[ 付克非 劉有道 ]——(2008-12-29) / 已閱7289次
強化“九大機制” 確保“快捕快訴”
付克非 劉有道
為了更好地打擊刑事犯罪,我院認真貫徹落實第十二次全省檢察工作會議提出的“改進審查批捕和審查起訴方式,加快辦案節奏”的精神,圍繞“優質高效,突出打擊重點”的要求,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刑檢部門工作實際,制定了促進“快捕快訴”的九大工作機制。
一是提前介入機制。對公安機關邀請提前介入的案件,以能夠逮捕、起訴、判刑為標準,及時指導公安干警準確收集、固定證據。對社會影響大、容易形成反復,以及退回補充偵查的疑難案件,主動介入引導偵查,提高案件辦理質量和效率。
二是優先辦理機制。對公安機關及我院自偵部門移送的案件,原則上按移送的先后順序審查批捕和起訴。對其中社會危害大、負面影響惡劣、造成國家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重大損失的嚴重刑事犯罪以及疑難案件,實行特案特辦,優先辦理,確?靷伞⒖觳、快訴,增強打擊嚴重刑事犯罪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三是專人辦理機制。公訴部門在繼續推行“1+1”工作模式,即由1名公訴人員和1名書記員結成對子,協同公訴、捆綁結賬的基礎上,根據案件類型、性質對公訴人員進行合理分組,分工負責。對其中的重大疑難案件,確定由經驗豐富、業務精通的骨干上陣,專人辦理,確保案件辦理的質量和效率。
四是內部協作機制。推行偵、捕、訴“一體化”工作模式,對其中案情復雜、社會影響大的案件,由偵監、公訴部門交換看法,統一認識,防止因內部意見不統一,致使辦案節奏梗塞的情況出現,保證及時、準確、有力地打擊犯罪。
五是外部溝通機制。既要加強與公安機關法制部門的聯系,又要將觸角延伸到基層派出所和案件承辦人,以便隨時了解案件情況和辦案進度,及時引導案件偵查,減少中間環節,提高辦案效率。定期與法院進行溝通,保持在法條理解和證據認識上的一致,提高量刑建議的質量。爭取與公安、法院聯合制定規范性文件,建立輕微刑事案件的快速辦理機制,提高司法效率。
六是自行補偵機制。對重大疑難案件,以及犯罪證據基本齊全的案件,公訴部門認為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依法自行補偵,減少退偵、審查等環節,加快辦案進度,防止因案件拖延導致犯罪嫌疑人翻供、證據滅失等情況,有效打擊犯罪。
七是快速辦理機制。實行案件限時辦結,偵監部門對單人單案等一般性案件確保3日結案,對一人多案等復雜案件確保5日結案;公訴部門對一般性案件確保20日內提請公訴;對社會影響大、案情復雜的疑難案件,集中力量,加班加點,確保在法定時限內高質量結案。
八是全程跟蹤機制。加強對立案后偵查、起訴和審判環節的全程監督,對立而不偵、久偵不結、犯罪嫌疑人在逃的,及時督促偵查機關加大偵查和追逃力度,提高立案監督案件的批捕率、起訴率和有罪判決率。
九是提升能力機制。以“崗位練兵”為載體,按照“能干事、不壞事、善共事、不怕事”的要求,開展庭審觀摩評議、法律文書評查、優秀公訴人和辦案能手評選等活動,通過以案促學,干練一體,不斷提高干警的綜合能力,從根本上保證“快捕快訴”。
(仙桃市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