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文學 ]——(2008-12-29) / 已閱10889次
當前交通肇事案件的
特點、原因分析及對策建議
胡文學 付克非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車輛數量快速增加,特別是私家車、農用車數量增長迅速,交通肇事案件也逐年增多,嚴重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筆者結合2006年以來我市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的交通肇事案件的特點、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以期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一、當前交通肇事犯罪案件呈現的特點
一是案件呈高發態勢。2006年,仙桃市人民檢察院起訴交通肇事犯罪案件30件,占同期起訴案件總數的11%。2007年起訴106件,占案件總數的21%。案件呈逐年增加態勢。2008年1至8月,已起訴37件,占案件總數的15%。
二是涉案人員相對集中。肇事者以農用車、個體運輸車、私家車駕駛員居多,近3年來,這三類人員占交通肇事犯罪人員總數的62%。
三是道路通行情況復雜地點肇事多。近3年來發生的交通肇事案件,有近50%的案件發生在道路情況復雜的鄉鎮村公路和城區次干道上,高速公路也是事故頻發地點,約占22%。
二、交通肇事犯罪高發的原因
造成交通肇事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酒后駕車。許多駕駛員明知酒后不準駕車,但往往抱有僥幸心理,置交通法規于腦后,從而導致慘劇的發生。如犯罪嫌疑人熊某與朋友駕車到鄉下吃喜酒,席間飲白酒近1斤,主人勸其醒酒后再回城,但熊自恃駕駛水平高,執意駕車回家,結果在鄉鎮公路彎路處將路邊玩耍的小孩撞死。據統計,酒后駕駛造成交通肇事的比例高達33%。
二是無證駕駛。有些駕駛員沒有經過系統培訓,未獲得駕駛證,自恃有經驗或出于好奇駕車,從而釀造悲劇。如2006年“5.1”長假期間,未取得駕駛證的劉某借朋友的小車回老家看望親友,在行駛途中由于處置不當與一輛貨車發生追尾,致本人及3名同車親屬重傷。
三是超速駕駛。十次事故九次快,超速駕駛是發生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2008年8月,犯罪嫌疑人汪某駕駛大客車在漢宜高速公路欲超越前邊同向行駛的大貨車時,因前面貨車爆胎突然減速,處置不當,汪駕駛的客車撞上貨車尾部,致使客車上的1名乘客死亡。
四是“病車”上路。有些駕駛員明知所駕駛車輛不符合安全規定,仍然駕車上路,因而造成事故。如有些肇事的農用車本身就是由報廢車改裝而成。
五是駕駛員經驗不足。近年來由于車輛不斷增加,駕駛員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職業,因而駕駛者的技術、經驗難以達到職業化的要求。如有些私家車主甚至沒有經過培訓便“自學成才”拿到駕照,有些出租車司機往往由農民通過速成培訓而成,由于他們缺乏必要的駕駛經驗,一旦在駕駛中遇到緊急情況,往往會手忙腳亂,不能采取適當應急措施,造成事故的發生。
三、遏制當前交通肇事犯罪案件高發的對策及建議
根據當前交通肇事案件高發的嚴峻形勢,筆者建議采取宣傳、防范、建設、打擊等措施進行預防。
一是進一步加強交通法規宣傳,提高公民的守法意識。要重點加強對駕駛員和群眾的交通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常識了解,使廣大群眾自覺遵守道路交通法規,自覺抵制違反道路交通法規的行為。可通過新聞報道、電臺、宣傳欄等形式大力宣傳交通法規,對典型案例進行集中報道,以血淋淋的教訓來引起人們對交通法規的重視,讓駕駛人員認識到按章行車,遵守交通規則是對自己和家庭負責,從而使他們不斷提高遵守交通規則的自覺性。
二是進一步加強管理,防患于未然。交警部門要嚴格把好考試關、年審關,堅決杜絕違反規定濫發駕駛證現象,堵塞“馬路殺手”產生的源頭。要加強對車輛的審驗,對超期服役超速、超載車輛要依法處理。要重視對交通管理科學技術的開發應用,加快建立完善預防交通事故責任管理體系、源頭管理體系、路面防控體系、安全隱患排除整改體系,逐步形成科學高效的交通事故防范系統。
三是進一步加強公路及交通設施建設。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加強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路況。針對十字路口與岔道路口車輛與行人、車輛與車輛之間交會增多的現象,有關部門可考慮增設減速板、紅綠燈、警示牌等設施,清理、拆除有礙行駛視野的房屋、樹木,提高車輛通行質量。
四是進一步加大違法懲處力度。公安機關要嚴肅查處無證駕車、超速行駛、違章載物載人等各種違章行為,加大對駕駛員酒精度測量的力度,避免駕駛員酒后上路,同時對酒后駕車、多次違章的駕駛員要加大處罰力度,如吊銷駕駛證、行政拘留等。
五是進一步加大對交通肇事犯罪的打擊力度。公、檢、法各單位之間要加強協調配合,加快辦案節奏,提高辦案效率,形成打擊合力。同時檢察機關要加大訴訟監督力度,采取立案監督、偵查監督等形式,打擊交通肇事犯罪案件中的妨害他人作證、包庇、窩藏、偽證罪等犯罪,從而有效遏制交通肇事犯罪的發生。
(仙桃市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