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岸橋 ]——(2002-5-31) / 已閱21777次
蘭州市青少年結伙搶劫出租車司機類案件的剖析報告
――兼談盜搶機動車類案件的偵防對策
康岸橋
2001年11月以來,金城蘭州突然冒出一個專門搶劫出租車司機的犯罪集團,他們行蹤不定,頻頻作案,作案時窮兇極惡,貪婪之極。一時間蘭州出租車司機談虎色變,人心惶惶。蘭州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受命出擊,成立專案組,通過公秘結合的各種偵查措施手段,歷時百日有余,終于在2002年1月8日將這一集團7名成員一網打盡,一舉查破了60余起搶劫案,落實并移送起訴34起,追回被搶手機12部,贓款1120元,皮夾克6件,眼鏡1副,皮帶3條。
風平浪靜兩月有余,又有多名出租車司機報案稱遭到暴力持械搶劫,有3名司機被歹徒用刀捅傷。經過艱苦工作,蘭州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于今年3月27日~28日,又抓獲了以鐘鳴鼎為首的搶劫團伙成員共9名,破獲案件16起,追回手機3部。
通過這兩起系列特大搶劫案的成功偵破,我們不無憂慮地看到,雖經多次打擊,蘭州市青少年結伙搶劫甚至形成犯罪集團實施暴力搶劫出租車的惡性案件的發生反而有強勁反彈現象,而且成員日趨低齡化、職業化,且有由結伙作案向有組織犯罪演變的趨勢;作案手段日趨智能化,“犯罪移植”更加普遍;逃避打擊方式日趨多樣化,反偵查意識更加主動。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為此,我們特意對呂建龍集團和鐘鳴鼎團伙進行剖析研究。
呂建龍集團和鐘鳴鼎團伙在犯罪形式、作案對象、作案方式和犯罪目的方面有著驚人地相似。首先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實施了共同犯罪行為,由“散兵游勇”轉向了“集團作戰”;其次他們在作案對象的選擇上煞費苦心,全部選擇有一定經濟基礎而又容易下手的的士或面的司機,搶劫的都是現金或容易變現的財物,而對機動車本身不感興趣;再有在具體的作案方式上,他們也往往采用先騙租再搶劫的方式,中間還伴有暴力或暴力威脅行為,一但得手便逃離現場;最后在犯罪目的上,他們主要是求財,目標指向明確,一般不傷人命,財物一但得手馬上銷贓變現,然后在集團或團伙內部分贓。這兩幫人之間也是藕斷絲連,不少人都互相認識,鐘鳴鼎團伙部分成員還曾經參與過呂建龍集團搶劫出租車司機的犯罪活動。
但是呂建龍集團和鐘鳴鼎團伙最大的區別就是“專業”和“業余”之分,由于兩者生存的經濟基礎不同,個體又有著不同的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從而決定了兩者有以下六個方面的區別:
一、成員結構。呂建龍集團由呂建龍(20歲)、汪文旭(22歲)、馬慧清(18歲)、唐占倉(17歲)、張建雄(20歲)、冶斌(25歲)、馬尤努斯(23歲)7人組成,均為進城打工的回族農民,成員成分單一;鐘鳴鼎團伙由鐘鳴鼎(20歲)、鐘新輝(21歲)、馬蘭生(21歲)、馬小亮(18歲)、孫大偉(18歲)、妥旭東(16歲)、馬立成(18歲)、崔云軍(15歲)、楊國才(16歲)等9人組成,有農民、城鎮無業人員和在校中學生,成員成分較為復雜。
二、內部組織結構。呂建龍集團內部組織結構緊密,其成員分為核心成員、一般成員和外圍分子三種,核心成員呂建龍、汪文旭、馬慧清、唐占倉4人同居一屋,呂建龍專門制定了值班制度,規定4人中每天留一人在家值班,呂作為集團首腦,通過掌握集團犯罪收入分配權控制了其余6人,形成呂位于塔尖位置的、較為穩定的金字塔狀權力結構;鐘鳴鼎團伙內部組織較為松散隨意,雖然鐘鳴鼎也掌握了團伙犯罪收入的分配權,但是尚未形成穩定的核心成員和權力中心,團伙成員隨聚隨散,形成了一種鐘鳴鼎居于中心位置的、松散的網狀權力結構。
三、形成基礎和犯罪動機。呂建龍集團7名成員是從農村盲目流動到蘭州后,在蘭州結識的,由于有相同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和共同的生存需求,所以臭味相投成了一丘之貉,進而結成較為穩固的犯罪集團瘋狂作案,犯罪動機單純,就是為了謀生,反映到作案目標選擇上,則體現為從現金、手機和貴重物品到眼鏡、打火機、皮帶、皮鞋、衣服等日用品無論貴賤照單全收,一受害人就曾在大冬天被搶得只剩毛衣毛褲前來報案;鐘鳴鼎團伙則較為松散,成員間結識主要通過社會關系、“朋友看朋友”就互相認識,結成團伙的基礎僅僅是出于尋求刺激和小團體內的認同尊重的心理需求,犯罪動機較為復雜,有時是為了好玩刺激,有時是為了滿足“泡小姐”、高享受的需要,不一而足,在作案目標的選擇上只要現金和手機等容易變現的貴重物品,對其它不感興趣。
四、作案過程。呂建龍集團在作案前,都由其首腦呂建龍事先踩點,確定好作案地點和時間后再組織其他成員動手,各成員有明確的分工,一般在半夜,或兩三人騙租一輛出租車,行至預定地點后開始搶劫,或由一人騙租一輛出租車,其他同伙埋伏在預定地點,出租車一到該地便里應外合開始搶劫,搶得的財物均由呂建龍負責銷贓變現,然后由呂論功行賞,統一分配贓款;鐘鳴鼎團伙則是臨時聚集,隨機產生犯意,隨時都可能作案,作案時也沒有明確的策劃和分工,有時是三四個人結伙租車然后搶劫司機,最多的一次竟然八個人合伙搶劫了一個面的司機,搶劫所得財物多由鐘鳴鼎負責分贓。
五、使用暴力程度。呂建龍集團成員自以為“不拿刀是要錢拿刀是搶錢”,他們認為如果傷及人命會引起警方的特別關注,不利于繼續作案,因此一般都不使用兇器,有時甚至不攜帶兇器,也不造成受害人人身傷害,一但財物到手就立即停止施暴,迅速離開現場,受害人除了隨身財物再無損失;鐘鳴鼎團伙則更加肆無忌憚,每次都是持械行搶,被害人稍有不從就大打出手,甚至動用刀、鐵棍、螺絲刀等兇器,已知有3名司機被他們捅傷,作案后他們不急于逃跑,有一次甚至當著被害人的面大搖大擺地走回附近一棟樓房,而且還在窗口觀察被害人如何處理“后事”,被害人看在眼里卻是敢怒不敢言,忍氣吞聲離開了現場,甚至沒有報案。
六、逃避打擊意識。呂建龍集團犯罪經驗豐富,反偵查能力和逃避打擊意識強,平日集團成員分居多處,通過手機、BP機等先進的通訊工具單線聯系,日常生活十分樸素,為人處事保持低調,以免引起他人注意,利用治安管理中的死角、漏洞,伺機作案、銷贓,所選擇的作案地點多為偏僻而無警察巡邏地段,且不頻繁在同一地、同一時段作案,作案后迅速匿蹤,除非必要,一般不使用自己作案所獲贓物;鐘鳴鼎團伙則相對比較囂張,團伙成員都有固定住所,行事張揚,追求與自己身份不相稱的高消費享受,作案不選擇時機場合,行搶時膽大妄為不計后果,作案后不急于藏蹤匿跡、隱瞞身份,團伙成員崔云軍(15歲)、楊國才(16歲)是蘭州31中初三一班同學,抓獲時還在上課,根本沒有逃跑的意思。
那么呂建龍集團和鐘鳴鼎團伙是如何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呢?我認為是由于以下幾個原因:
成為被社會忽視的“邊緣群體”是他們走向犯罪道路的社會原因。呂建龍集團和鐘鳴鼎團伙成員均為無業人員,年齡在15~25歲間,其中農民占絕大多數,他們處于人生觀和世界觀最重要的形成和發展階段,可塑性強,但他們卻生活在社會最底層,沒有社會福利保障,沒有穩定的職業和收入來源,除了雙手幾乎一無所有,法制觀念淡薄,道德觀念扭曲,成為缺乏社會必要關注的 “邊緣群體”,必需的文化知識和法制教育對他們來講是一件奢侈的事,為了生存和獲得社會的認同、接納和尊重,他們往往會因為臭味相投而勾結在一起鋌而走險。
漏洞頻頻的社會環境是滋生犯罪的溫床。蘭州市的地下二手通訊器材市場長期吸納盜搶手機、小靈通、BP機等贓物已是公開的秘密,有關部門對這一“黑市”的打擊成效卻始終難以持久。呂建龍集團和鐘鳴鼎團伙成員搶劫所獲的手機等通訊工具除了自用部分外全部在這個“黑市”里順利脫手,銷贓渠道的暢通便利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呂建龍集團和鐘鳴鼎團伙的大多數成員長期租住出租屋,鐘鳴鼎團伙成員大多有反常的經濟表現,而有關部門和個人卻缺乏必要的警惕性,以致養癰成患。這說明我們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的確存在漏洞,并已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
刑偵破案的措施手段相對滯后使犯罪分子有了喘息之機。在呂建龍集團案發之初,公安機關曾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組織偵破,卻收效甚微,原因之一就是通過摸排、走訪、調查獲得的線索數量和質量和公安機關投入的精力不成正比,在增加刑偵破案工作的科技含量、加強刑偵工作“三大支柱”建設方面重視不夠,犯罪信息情報渠道不暢。后來通過通訊監控技術和犯罪情報資料庫的檢索,這才調整了偵查方向,串并了一大批案件,劃定了嫌疑人范圍,進而將7名集團成員一網打盡。
受害人放棄和警方合作實際上是姑息養奸。鐘鳴鼎團伙成員有一次作案后大搖大擺地進了離現場不遠的一棟樓房,并且公然趴在窗戶上觀察受害人,此時受害人如果及時報警的話,這一團伙可能會更早覆滅。還有更多的受害人抱著“明哲保身”、“破財消災”的想法,害怕打擊報復,因此忍氣吞聲,也沒有及時報案,甚至在破案后也不敢舉報,致使呂建龍集團成員交代的數十起案件無法落實。實際上犯罪分子也是利用了受害人這種心理上的弱點大肆作案,結果形成了越不報案越是被搶的惡性循環,客觀上助長了這類犯罪活動的囂張氣焰。
出租車全行業缺乏安全防范意識。呂建龍集團和鐘鳴鼎團伙搶劫出租車連連得手,這也和出租車全行業缺乏安全意識有相當密切的關系。包括出租車運營企業和司機在內,大多只算經濟帳,不算安全帳,缺乏主動建設和加入防盜搶綜合防范系統、加強與警方合作的意識,目前蘭州市數千輛出租車大多只采取了較為簡單的防盜搶護欄、警報器等安全防范措施,科技含量低,實際效用差,而出租車司機自我保護意識差,往往為了蠅頭小利而忘記自身安全。他們已經為這種短視行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痛定思痛,考慮到呂建龍集團、鐘鳴鼎團伙結伙搶劫出租車具有一般盜搶機動車類案件的共性,由此及彼,本人愿與諸同仁共同探討這類案件的偵防對策,故試作拋磚之論:
建設一支高素質、快速反應的專業化打擊隊伍是當務之急。高素質是對刑偵人員自身理論水平、執法水平和職業道德方面較高標準的要求,快速反應體現了刑偵隊伍的強烈責任心、作風建設成果和應付緊急狀態的效率,專業化則是對公安偵查隊伍整體作戰能力和發揮職能作用力度的考驗。時下盜搶機動車類案件頻發,這類案件對作案人的作案能力要求相對較高,共同犯罪形式較為普遍,作案人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利用一切可以掌握的高科技手段作案,所造成的惡劣影響和慘重損失已嚴重危及社會穩定大局,破案時機稍縱即逝,因此對偵查人員的要求自然也就呈水漲船高之勢,如何不遺余力在偵查破案工作中實踐“三個代表”、有效利用現代新科技、新理論、新技術提高偵查破案的效率和水平,自然也就成為新時期公安機關大力研究的課題之一。然而遺憾的是有不少盜搶機動車類案件原本是有破案基礎的,但卻由于低素質的辦案民警低水平的工作導致失去最佳破案時機,甚至造成新的“死案”,致使養癰成患,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建立一個資源共享、信息容量大、開放式的犯罪信息資源庫非常必要。犯罪情報資料工作增加科技含量,本身也是實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先進理論、提高工作效率和辦案質量的一大舉措,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公安機關網絡資源、人才優勢等,聯合有關部門共同建立一個資源共享、信息含量大、易操作查詢、開放式的犯罪信息資源庫和查詢平臺,內容可包括人員、案件、現場、贓物、物證、犯罪情報資料等豐富多樣的信息,使得一線實戰單位可以方便及時快捷地網住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其他兄弟部門和合作單位也可從中獲取有用信息,這樣做既降低了辦案成本,又實現了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發揮,實在是一舉多得的“多贏”之舉。這些在目前來說已基本沒有技術上的障礙,需要我們克服的是思想意識和觀念上的落后,需要我們打破的是地域和部門間的隔閡。
公安機關對社會面的控制工作必須進一步加強。在呂建龍集團和鐘鳴鼎團伙大肆活動期間,通過贓物控制、出租屋和外來人口管理等途徑反饋給公安機關的信息和線索寥寥無幾,這些不能不令人深思。加強對社會面有效控制是公安機關長期而又艱巨的基礎工作之一,然而這項工作在破獲這兩個系列搶劫案時卻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一方面說明我們可能并沒有真正重視起這項工作,另一方面也許說明了我們通過控制社會面收集信息線索的意識、能力、方式需要重新檢討。
深入調查研究盜搶機動車類案件的規律、趨勢,有針對性地制定打擊對策。盜搶機動車類案件社會危害性大,作案人侵財目的明確,作案動機復雜,由于事前多有預謀過程,事后還會有銷贓、揮霍非法所得的過程,在作案過程中和受害人還有一定程度的交流,因此大多數此類案件還是有偵破的可能的,這就要求偵查人員除了有高度的責任感和飽滿的工作熱情之外,還需要一個冷靜的頭腦,要主動運用科學方法和理論深入調查研究此類案件的規律、趨勢并做出正確的預測,在偵破工作中注意公秘結合、專案偵查和專項治理打擊、破案戰役結合、群眾路線和專門機關工作結合,大力發揮“三大支柱”的作用,大膽使用偵查謀略,保證打擊的針對性、有效性,而這些正是成功的打擊對策中所應該體現出來的內容。
強化證據意識,加大深挖余罪力度。盜搶機動車類案件由于多具有結伙多次作案的特性,破案時間不定,現場保護難度極大,受害人還常常采取不合作態度,極易出現隱案、同伙漏網和證據湮滅的現象,因此在刑事訴訟中對此類案件證據的要求相當嚴格,相應的對公安機關刑偵工作要求就會更加嚴格。一個稱職的偵查人員必須具有強烈的證據意識,從受理案件開始就要注意搜集各方面的證據并將其組成證據鎖鏈,在審訊時更要注意審訊策略深挖余罪,既不能急于求成暴露我們所掌握的情況,又不能違法超期羈押,更不能采用刑訊逼供的手段獲取口供。唯其如此,才能凸現公安機關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的職能作用,才能實現社會正義和公平。
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凈化治安環境刻不容緩。人是具有社會性的,犯罪嫌疑人也不例外,只要社會環境中有其立錐之地,違法犯罪活動就不會滅絕。然而目前我們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制“齊抓共管”不是流于形式,就是淪為“三亂”的借口,作為主力軍的公安機關不是疲于奔命就是束手無策,造成人民群眾對治安環境評價波動很大,說治安環境質量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一抓就好轉,一松就惡化。試想,如果我們的出租屋管理走向正規化、二手貨市場有序化、流動人口管理合理化、法制教育普及化,最終實現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制度化,建立了治安環境凈化長效機制,人民群眾還會有這樣的反映、呂建龍集團和鐘鳴鼎團伙還會一次次作惡得逞嗎?
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共同參與違法犯罪預防工作要常抓不懈。機動車的防盜搶工作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在技術防范方面公安機關要做好引導、宣傳、教育工作,真正建立起一個有著多方面參與的、具有高科技高水平高效能的技防體系,比如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車載智能報警通訊系統、機動車身份智能識別系統等高科技產品需大力推廣普及,構筑起針對盜搶機動車的犯罪嫌疑人的無形的“技術壁壘”,令其知難而退,打消犯意;另一方面公安機關要堅持走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防范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警民合作意識,取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形成“警民團結如一人”的魚水情誼,只有這樣才會讓盜搶機動車的犯罪嫌疑人無處遁形,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作者聯系方式:甘肅省蘭州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刑偵大隊 康岸橋
郵編:73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