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2497
- 書名:貨物買賣與租賃(第3版)(民商法精要系列.影印注釋本)
- 作者:[美]STOCKTON
- 出版社:中國人大
- 出版時間:2003年8月
- 入庫時間:2003-9-27
- 定價:39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導讀
由美國的John M.Stockton 和Frederick H.Miler教授所著的<貨物買賣與租
賃>一書是1981年<貨物買賣>一書的第三版,本版不僅對貨物買賣的內容進
行了修訂,而且還增加了貨物租賃的內容,從而將貨物買賣與租賃有機地結合起
來.本書涉及美國<統一商標法典>第2篇及第2篇A款關于貨物買賣與租賃的
主要內容,并給讀者留下了充分的討論和分析空間.本書還根據需要研究了與貨
物買賣事租賃有關的美國<統一商法典>的其他內容(如第5篇和第7篇的內
容)和<反欺詐條例>的內容.
貨物買賣與租賃法律制度不僅是市場經濟社會重要的法律制度,也是進行公
正,公理貨物買賣與租賃交易的重要保證.本書作者以通俗流暢的語言向人閃展
示了一幅幅貨物買賣與租賃的生動畫面,以邏輯性極強的結構安排向人們揭示了
貨買賣與租賃法律制度的深刻內容.
本書共分十二章,按邏輯順序可分為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也就是第一章的內容,主要說明貨物買賣與租賃合同標的物及各個
有關的定義.此部分是貨物買賣和租賃制度的基礎,內容涉及美國<統一商法
典>第2篇及第2幅A款的適用范圍.<統一商法典>與其他相關法律之間的關
系以及下述概念的特征分析:貨物買賣合同與買賣,租賃協議與租賃,貨物,特
定化的貨物,未來貨物,現存貨物和可替代貨物,商人,消費者租賃和融資租賃
等.
第二部分是貨物買賣與租賃合同成立及效力方面的法律制度,包括第二章、
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內容。一般來講,貨物買賣與租賃合同的成立與其他類型的合
同的成立具有共性,包含要約和承諾兩個主要階段,因此關于合同成立的基本法
律原則同樣規制貨物買賣與租賃合同。第二章在論述合同成立過程中要約與承諾
的基本原理的基礎上,著重探討了,統一商法典所規定的適用于貨物買賣與租
賃合同成立的特殊規則。第三章則主要論述了《反欺詐條例》適用于貨物買賣與
租賃合同的條例和范圍,第四章詳細說明了貨物買賣與租賃合同的和款以及各條
款對合同效力的主要作用。合同自由是一項法律原則意味著在很大程度上當事
人可以通過協議自行確定合同的和款。通常雙方當事人都會在合同中明確約定許多條款,如價格條款、質量條款、貨物條款以及交貨條款等。但在許多情況下,
合同條款并不明確,此時就需要根據法律規定以及當事人的履約習慣、交易習慣
以及貿易慣例來確定當事人協議的內容。合同自由原則還意味著當事人必須善意
履行合同,但在合同條款顯失公平情況下,法院有權拒絕執行整個合同或其中
翠失公平的部分。
第三部分也就是第五章的內容.對各種所有權憑證如提單、倉單及信用證的
特點和作用等進行了闡述。監于所有權憑證和信用證在貨物買賣交易中的重要
性,本章探討了《統一商法典》第7篇和第5篇規定的內容。各種所有權憑證實
際上代表著貨物的所有權,對于在特定情況下不占有貨物的貨物所有人來說,能
夠掌握所有權憑證是至關重要的。同時信用證作為一種支付方式,其特點是以銀
行信用代替商業信用,在實踐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第四部分是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以及與履行義務有關的問題,包括第
六、七、八、九章的內容。第六章是關于貨物買賣與租賃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履
行際上是雙方當事人履行合同所確定的義務,就一般義務面言,在貨物買賣合
同中,賣方的義務是交付貨物并轉移貨物的所有權,買方的義務是接受貨物并支
付價款:在貨物租賃合同中,出租人的義務是在租賃期內轉移租賃物的占有權。
承租人的義務則是對付約定的租金。但雙方當事人履行義務必情況因合同的差異
而有不同,因此,本章重點探討了合同雙方當事人履行義務和特殊性問題。第七
章是關于所有權及第三人的權利,對確定貨物所有權的方式,貨物所有權轉移的
法定規則。轉移的時間以及第三人權利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第八章是損失
負險,通過區分違約和沒有違約兩種情況對貨物損失風險責任的承擔問題進行了
探討。第九章是保證義務。在貨物買賣或租賃交易中,賣方或出租人就貨物的性
質以及效用對于買方或承租人負有保證責任。根據《統一商法典》的規定。保證
分為三類:明示保證、默示保證以及所有權保證(實際上也屬于默示保證》。本
章主要對各種保證所涉及的內容,保證責任的免除以及相關的法律規則作了介紹。
第五部分論述了貨物買賣與租賃合同的違約與救濟問題,包括第十,十一、
十三章的內容。第十章對實賣或租賃雙言的各種違約形式以及免責問題進行了論
述。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分別率述了賣方或出租人以及買方或承租人的救濟問
題,從救濟方式上講主要包括金錢救濟和罪金錢救濟兩種。
傳統上;中國屬大陸法系國家/入們在理解法律的時候習慣于把注意力集中
在成文法的具體規定上,這種慣性思維不僅體現在學校的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
習方法上,而且也體現在教材的寫作以及學術著作的寫作風格上。而美國屬英美
法系國家,與中國不同的是,人們在理解法律的時候習慣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具有
拘束力的判例上。這種思維方式較好地體現在本書的寫作風格上,即幾乎每一個
法律概念、法律原則及基本理論的闡述都輔以真實的案例或舉例來說明,從而使
靜態的法律制度具有了動態的特點
本書注釋本出版的意義在于:從學術的角度,幫助讀者邁過閱讀英文原文了
解英美法律文化的內涵,培養理論聯系實際以及從實踐中抽象出原則的思維方
式。從實務的角度,在我國成為wTO的正式成員后,我國經濟必將以前所未有
的速度融入到世界經濟中去,掌握包括貨物買賣與租賃法律制度在內的英美法律
基本原理無疑對于從事經濟工作的讀者會有極大的幫助。從立法的角度,隨著經
濟全球化,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趨勢日益明顯,了解英美
貨物買賣與租賃法律制度的發展動態,對我國的立法工作者無疑具有一定的借鑒
和參考價值。
由于注釋者水平有限,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