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5793
- 書名:道德理想國的覆滅-從盧梭到羅伯斯庇爾(上海三聯學術文庫)
- 作者:朱學勤
- 出版社:上海三聯
- 出版時間:2004年8月
- 入庫時間:2004-9-24
- 定價:24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序………………………………………………………………1
引言從神學政治論到政治神學論…………………………1
第一章思想的入口:原罪與贖罪…………………………1
一、日內瓦的道德王國……………………………………2
二、一顆“教士”心………………………………………11
三、笛卡兒之路——“另外一個導師”…………………21
四、伏爾泰——被攻擊的“進步”史觀…………………30
五、歷史負數下的異化…………………………………33
六、異化的外在層面——文化之異化…………………39
七、異化的內在層面——感性之遮蔽…………………42
八、復古與顛覆的背反…………………………………46
第二章至善論的政治哲學:自由之浮現…………………51
一、至善論——柏拉圖的方向…………………………52
二、至善論與法國啟蒙學派……………………………58
三、至善論與英國政治學說………………………66
四、至善論與分權說和代議制…………………………69
五、至善論與自由………………………………………74
第三章道德理想國的發生邏輯:自由之沉沒……………79
一、“公共意志”——道德理想國的入口………………80
二、“公意”克服“眾意”——自由的失落………………84
三、“公意”克服“眾意”——政黨政治的撲滅…………88
四、社會契約——一個失落社會自治、國家制度的
道德契約……………………………………………93
五、第三者統治與第四種法律——內心統治法………99
六、從道德理想走向政治神學——一個“暗含
‘魔心’的教士”……………………………………104
七、道德與國家相聯——政治哲學與政治學錯位……113
第四章至善論的社會思想:民粹主義…………………119
一、民粹主義的始祖……………………………………120
二、民粹主義的社會觀…………………………………123
三、民粹主義的婦女觀…………………………………130
四、民粹主義的文化觀——拒絕劇場…………………138
五、民粹主義的盛大節日——廣場狂歡………………145
第五章盧梭復活:從論壇到神壇………………………151
一、盧梭之死——控訴者被控訴………………………152
二、盧梭復活——大革命前的精神氛圍………………160
三、盧梭升溫——大革命的道德理想…………………171
四、盧梭信徒——羅伯斯庇爾…………………………183
五、盧梭熱究因何在——啟蒙運動的教訓……………193
第六章1789-1792:盧梭思想從背景走向前臺………201
一、革命初期的憲政觀念——冉森主義與盧梭
思想合流……………………………………………201
二、“法蘭西制憲之父”——西耶士轉述盧梭教義……206
三、“公意”鉗制下的憲法辯論…………………………213
四、代議制度——“劇場”里的風雨飄搖………………218
五、主權在民——“廣場”上的山呼海嘯………………224
第七章從雅各賓派到雅各賓專政:道德理想國的
實踐歷程…………………………………………235
一、道德法庭——統治合法性的轉移…………………236
二、道德救贖——重組市民社會………………………241
三、語言磁化——革命之道德魔力……………………253
四、道德越位——羅伯斯庇爾悲劇之發生……………257
五、內外禁錮——輿論劃一與道德對抗………………265
第八章從霜月到熱月:道德理想國盛極而亡…………273
一、霜月批判——百科全書派雪上加霜………………274
二、風月肅殺——雅各賓內部的道德災變……………281
三、花月法令——最高主宰開設道德宗教……………289
四、牧月嗜血——最后一次道德狂歡…………………293
五、熱月顛覆——顛覆者被顛覆………………………297
六、尾聲…………………………………………………301
第九章后論………………………………………………305
一、先驗與經驗共創歷史………………………………306
二、解構與建構平等對話………………………………309
三、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相互界定……………………312
四、政治神學論的消亡…………………………………314
參考文獻……………………………………………………320
索引…………………………………………………………329
附錄陽光與閃電…………………………………………337
跋……………………………………………………………369
總計3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