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6532
- 書名:社區矯正通論
- 作者:郭建安 鄭霞澤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04年10月
- 入庫時間:2004-11-29
- 定價:62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社區矯正概述 3
第一節社區矯正的概念 3
一、社區矯正的定義和相關概念 3
二、社區矯正的基本特征 7
第二節社區矯正的種類 11
一、外國社區矯正的種類 11
二、中國社區矯正的種類 15
第三節社區矯正的任務 16
一、執行法律 16
二、改造罪犯 16
三、幫助罪犯 16
第二章社區矯正的歷史與現狀 18
第一節外國社區矯正的歷史沿革 18
一、社區矯正理念的產生 19
二、英美法系國家社區矯正的發展演變 22
三、大陸法系國家社區矯正的發展演變 26
第二節 中國社區矯正的歷史沿革 34
一、清末法律移植與行刑改革 34
二、國民黨統治時期的社區矯正立法 37
三、新中國成立后社區矯正立法 40
第三節 中外社區矯正新動向 48
一、當前中國社區矯正的發展情況 49
二、國外社區矯正的發展狀況 55
第三章社區矯正的基本理論問題 67
第一節社區矯正的性質 67
一、傳統刑法學理論中的刑罰 67
二、社區矯正是刑種、量刑和行刑制度的結合 68
三、充分認識社區矯正的意義 70
第二節社區矯正的利弊 73
一、社區矯正的優點 73
二、社區矯正的問題 79
第三節發展社區矯正的必要性 82
一、有利于探索中國特色的刑罰制度 82
二、有利于鞏固執政基礎 83
三、有助于促進整個國家的文明水平 83
四、能夠體現行刑人道化的要求 83
五、有利于解決監獄擁擠問題和維護監管安全 84
六、有利于合理配置行刑資源 85
七、有利于提高罪犯改造質量 86
八、有利于實現司法工作的根本目的 86
第四節發展社區矯正的可行性 87
一、有一定的實施社區矯正的經驗 87
二、有關機關和領導十分重視 88
三、有一定的法律基礎 88
四、有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89
五、有實事求是的作風 89
六、有不斷改善的社區工作基礎 89
第四章外國社區矯正概述 93
第一節社區矯正的基本問題 93
一、社區矯正的概念 93
二、社區矯正的重要性 99
三、社區矯正目標 10l
第二節社區矯正的機構與人員 103
一、外國社區矯正的決定機關 103
二、外國社區矯正的執行機構和人員 104
第三節社區矯正中的非專業人員 105
一、社區矯正中的公民參與 105
二、志愿人員 107
三、準專業人員 117
四、刑釋人員 120
第四節社區矯正中的危險控制 122
一、概述 122
二、危險管理 123
三、個案管理 129
第五章外國的緩刑 133
第一節緩刑及其適用 133
一、緩刑概述 133
二、緩刑的適用 136
第二節緩刑的執行 138
一、緩刑組織 138
二、緩刑官 143
三、緩刑監督 156
四、緩刑津貼 164
五、緩刑撤銷 165
六、志愿緩刑人員 169
七、緩刑效果 174
第六章外國的中間制裁 177
第一節概念與背景 177
一、中間制裁的概念 177
二、中間制裁產生的背景 178
三、中間制裁的目的 179
第二節嚴格監督的緩刑 180
一、概念與內容 180
二、緩刑官管理的案件量 183
三、評價與改進 185
第三節休克監禁 187
一、概念 187
二、休克緩刑 188
三、間歇性監禁 191
四、復合刑罰 192
五、矯正訓練營 193
第四節家庭監禁 204
一、概述 204
二、家庭監禁的適用對象 206
三、家庭監禁的目標與優劣 207
第七章外國假釋制度及司法處遇 208
第一節外國假釋理念與制度沿革 208
一、假釋理念與制度的演變發展 208
二、主要國家假釋決定機構及執行程序 215
三、假釋的類型 218
第二節特殊類型的假釋及司法處遇制度 219
一、精神障礙犯罪者假釋審查及社區援助 220
二、精神障礙違法者的司法處遇 225
三、長刑犯適用假釋的反思 228
第八章外國的特別釋放與赦免 232
第一節提前釋放 232
一、概述 232
二、減刑 234
三、善時制 236
四、緊急釋放 240
五、強制性釋放 241
六、法定釋放 243
第二節暫時釋放 246
一、概述 246
二、暫時離監 249
三、學習釋放 253
四、工作釋放 254
第三節赦免 261
一、概述 261
二、特赦的相關問題 264
第九章外國社區矯正的其他形式 267
第一節社區服務 267
一、社區服務及其特點 267
二、社區服務的判處與執行 269
三、對社區服務效果的評價 271
第二節電子監控 272
一、概述 272
二、理論與實踐問題 277
第三節中途之家 281
一、概述 281
二、建設與管理 285
第四節其他社區矯正形式 290
一、日間報告中~" 290
二、犯罪人中心計劃 293
第十章外國的恢復性司法 297
第一節恢復性司法的基本問題 297
一、概述 297
二、恢復性司法的歷史與現狀 303
三、恢復性司法與傳統司法的比較 310
四、恢復性司法的局限性 313
第二節恢復性司法的運作模式 313
一、社區恢復委員會 314
二、量刑小組 315
三、賠償 316
四、社區服務 317
五、被害后果陳述 318
六、被害人一犯罪人調解 319
七、家庭小組會議 322
第三節恢復性司法的實踐問題 323
一、恢復性司法發展中的有關問題 323
二、恢復性司法的效果 327
第十一章進一步發展社區矯正的基本條件 333
第一節樹立科學的社區矯正觀念 333
一、適應時代要求轉變行刑觀念 334
二、樹立“罪犯融入社會”的理念 337
第二節建立社區矯正的管理體制 340
一、社區矯正的管理模式 340
二、培養社區矯正專業隊伍 341
三、協作機制與經費保障 343
第十二章管制 346
第一節管制的問題和改革 346
一、管制刑的價值 347
二、管制的問題和改革 349
第二節管制刑的執行 358
一、執行的內容和重點 358
二、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361
三、管制執行的改革探索 363
第十三章緩刑 369
第一節緩刑的問題與改革 370
一、立法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建議 370
二、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建議 380
第二節緩刑的執行 385
一、執行的內容與重點 385
二、執行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革 388
三、緩刑執行的探索 392
第十四章假釋 394
第一節假釋的問題與改革 394
一、立法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革 394
二、適用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革建議405
第二節假釋的執行408
一、執行的內容與重點408
二、執行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革建議411
三、假釋新形式探索 415
第十五章監外執行419
第一節監外執行的適用419
一、適用條件和適用程序419
二、適用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革422
第二節監外執行的實施427
一、實際執行的內容與重點427
二、實際執行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革建議430
三、監外執行的探索434
第十六章剝奪政治權利437
第一節剝奪政治權利的歷史演進及其價值437
一、剝奪政治權利的歷史演進 437
二、剝奪政治權利的價值438
第二節剝奪政治權利的問題與改革439
一、立法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革439
二、適用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革 444
第三節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446
一、執行的內容和重點446
二、執行中存在的問題450
三、剝奪政治權利執行的探索450
第十七章改革和完善社區矯正的立法452
第一節增加社區服務刑452
一、社區服務刑在國外的立法和適用情況452
二、我國刑法中增設社區服務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54
三、我國刑法中規定社區服務刑的主要內容458
第二節增加賠償與和解措施460
一、我國刑事法律中增加賠償與和解措施的意義461
二、我國刑事法律中增加賠償與和解措施的構想464
第三節改革與完善罰金刑468
一、我國罰金刑立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468
二、改革與完善罰金刑的立法472
主要參考文獻479
附錄485
附錄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 司法部《關于開展
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487
附錄2聯合國非拘禁措施最低限度標準規則(東京規則) 49l
附錄3 歐洲社區制裁與措施規則 499
附錄4 成員國部長委員會關于改進實施歐洲社區制裁和措施規則的
第(2000)22號建議 511
附錄5 歐洲委員會部長委員會對成員國關于刑事調解的第R(99)
19號建議 516
附錄6芬蘭《社區服務法》 520
附錄7 中國與西方國家在非監禁刑統計方面的統計差異問題 524
后 記 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