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7490
- 書名:緩刑制度比較研究(刑事法律科學文庫)
- 作者:左堅衛
- 出版社:人民公安
- 出版時間:2004年12月
- 入庫時間:2005-3-8
- 定價:20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前 言………………………………………………………(1)
第一章緩刑起源論
第一節國外緩刑制度的起源…………………………(1)
一、英美法系國家緩刑制度的誕生………………(2)
二、大陸法系國家緩刑制度的起源………………(9)
第二節中國緩刑制度的起源…………………………(12)
一、中國古代名為“緩刑”的某些措施…………(12)
二、中國封建社會暫緩執行刑罰的制度…………(13)
三、現代緩刑制度在中國的出現…………………(16)
第二章緩刑類型論
第一節緩宣告緩刑……………………………………(21)
一、緩宣告緩刑的種類……………………………(21)
二、對緩宣告緩刑的評析…………………………(24)
第二節緩執行緩刑……………………………………(28)
一、緩執行緩刑的種類……………………………(28)
二、原罪刑宣告失效的緩執行緩刑………………(29)
三、保留犯罪記錄的緩執行緩刑…………………(32)
第三節不執行余刑的緩刑……………………………(35)
一、不執行余刑的緩刑之基本內容………………(35)
二、對不執行余刑的緩刑制度的評析……………(36)
第三章緩刑存在與發展的基礎及緩刑價值論
第一節緩刑存在與發展的基礎………………………( 44 )
一、緩刑存在的現實基礎…………………………( 44 )
二、緩刑存在與發展的人文基礎…………………( 45 )
三、緩刑存在與發展的理論基礎…………………( 51)
第二節緩刑的價值及其局限…………………………(58 )
一、探討緩刑價值的合理角度……………………(59)
二、緩刑在實現正義方面的價值及其局限………(61)
三、緩刑在維護社會秩序方面的價值及其
局限…………………………………(66)
四、緩刑在挽救個人自由方面的價值及其
局限……………………………………(80)
第四章緩刑法律性質論
第一節緩刑法律性質觀點述評………………………( 86 )
一、緩刑法律性質觀點聚訟………………………( 86)
二、緩刑法律性質觀點評析………………………9 89)
三、緩刑法律性質之定位:一種刑罰消滅
制度……………………………………………(92)
四、理解和把握緩刑法律性質時應注意的
幾個問題………………………………………( 95 )
第五章緩刑適用論
第一節適用緩刑的罪種條件…………………………( 98)
一、規定有緩刑適用罪種條件的立法例…………(99)
二、對規定緩刑適用罪種條件之立法例的
評析……………………………………(99)
第二節緩刑適用的刑種條件…………………………(101)
一、短期自由刑的緩刑……………………………(101)
二、罰金刑的緩刑…………………………………(109)
三、附加刑的緩刑…………………………………(118)
第三節緩刑適用的實質條件…………………………(123)
一、規定緩刑適用實質條件的立法例……………(124)
二、對規定緩刑適用實質條件的諸種立法例
的評析…………………………………………(128)
三、緩刑適用實質條件的具體內容………………(132)
第四節緩刑適用的排除條件…………………………(147)
一、規定有緩刑適用排除條件的立法例…………(148)
二、對于規定緩刑適用排除條件之我見…………(149)
第五節緩刑適用的其他條件…………………………(151)
一、設置有緩刑適用其他條件的立法例…………(151)
二、對有關立法例的評析…………………………(152)
第六節數罪并罰情況下的緩刑適用…………………(153)
一、一人犯數罪可以適用緩刑的立法例…………(153)
二、對被數罪并罰的犯罪人能否適用緩刑的
理論爭議………………………………………(154)
三、對被數罪并罰的犯罪人如何適用緩刑之
研討……………………………………………(155)
第七節緩刑適用的法律后果…………………………(159)
一、保留有罪宣告而免除刑罰執行:緩刑的
法律后果之一…………………………………(159)
二、緩刑人被視為未曾犯罪:緩刑的法律
后果之二………………………………………(159)
三、兩種立法例優劣評析…………………………(162)
第六章緩刑考察論
第一節緩刑考驗期……………………………………(167)
一、緩刑考驗期的立法例…………………………(168)
二、對各種立法例的評析…………………………(169)
三、我國刑法對緩刑考驗期的規定及利弊
評析……………………………………………(171)
四、司法實踐中如何確定緩刑考驗期……………(172)
第二節緩刑人義務的設定……………………………(175)
一、緩刑負擔………………………………………(175)
二、緩刑指示………………………………………(178)
第三節負責緩刑考察的機構和人員…………………(181)
一、法院及其指定的人員…………………………(182)
二、其他非專門機構或者法院負責刑罰執行
的法官…………………………………………(182)
三、專門負責緩刑監督考察工作的機構和
人員……………………………………………(183)
四、我國緩刑監督考察機構和人員的性質………(184)
五、關于緩刑機構和人員設置之管見……………(185)
第四節緩刑考驗期的縮短和延長……………………(190)
一、縮短和延長緩刑考驗期的立法例……………(190)
二、縮短和延長緩刑考驗期的意義………………(191)
三、我國縮短和延長緩刑考驗期的司法實踐
和理論探討……………………………………(192)
第五節緩刑的撤銷……………………………………(196)
一、緩刑考驗期間再犯罪…………………………(197)
二、緩刑考驗期間發現緩刑人在緩刑前犯
他罪……………………………………………(203)
三、緩刑考驗期間發現緩刑人在緩刑前曾被
判處一定之刑罰………………………………(211)
四、緩刑考驗期間違反應當遵守之事項…………(212)
第七章緩刑發展趨勢及我國緩刑制度的完善
第一節緩刑制度的發展趨勢…………………………(216)
一、適用緩刑的條件不斷放寬……………………(216)
二、緩刑率高長……………………………………(218)
三、緩刑類型多樣化………………………………(218)
四、緩刑考察制度日趨完善………………………(219)
第二節我國緩刑制度的完善…………………………(221)
一、緩刑類型的完善………………………………(221)
二、緩刑適用制度的完善…………………………(222)
三、緩刑考察制度的完善…………………………(240)
四、關于我國刑法中緩刑規定的具體構想………(249)
結束語…………………………………………………………(254)
參考文獻………………………………………………………(256)
附錄一新中國關于緩刑的立法和司法解釋………………(264)
附錄二關于犯罪人個人情況的若干統計表………………(282)
后 記………………………………………………………(288)
總計2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