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25092
- 書名:新編法理學(高等學校法學本科研究生教材)
- 作者:劉金國 蔣立山
- 出版社:政法大學
- 出版時間:2006年7月
- 入庫時間:2006-8-6
- 定價:32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編導論
第一章法學……………………………………………………………………(1)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1)
一、法學對象………………………………………………………………(1)
二、法學體系………………………………………………………………(2)
三、法理學…………………………………………………………………(3)
第二節(jié)主要問題……………………………………………………………(5)
一、新自然觀與法學世界觀的第三次變革………………………………(5)
二、新自然觀對法理學研究的啟示………………………………………(9)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13)
周光召《復雜適應系統(tǒng)和社會發(fā)展》概述………………………………(13)
孫小禮《向復雜性進軍——關于研究方法的一些思考》概述…………(15)
附一討論與提示…………………………………………………………(16)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17)
附三背景知識:中國哲學界關于非線性科學的討論…………………(17)
第二章法學史…………………………………………………………………(20)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20)
一、中國法學的歷史發(fā)展…………………………………………………(20)
二、西方法學的歷史發(fā)展…………………………………………………(23)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26)
一、法學理論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26)
二、馬克思遺留的主要法學問題…………………………………………(28)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31)
朱景文《革命的馬克思主義法學和建設的馬克思主義
法學》概述……………………………………………………………(31)
蘇力《美國的法學教育和研究對我們的啟發(fā)》概述……………………(32)
附一.討論與提示…………………………………………………………(33)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34)
附三背景知識:證實、證偽與理論競爭………………………………(34)
第三章法理學研究方法………………………………………………………(36)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36)
一、方法和方法論…………………………………………………………(36)
二、分析方法和經驗方法…………………………………………………(37)
三、歷史方法和價值方法…………………………………………………(39)
四、法學方法論……………………………………………………………(40)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42)
一、如何看待傳統(tǒng)法學……………………………………………………(42)
二、如何看待現(xiàn)代法學……………………………………………………(44)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50)
蒲萊斯《法學的方法》概述………………………………………………(50)
拉德布魯赫《法哲學和哲學立場》概述…………………………………(52)
附一討論與提示…………………………………………………………(54)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54)
附三背景知識:法律的經濟分析………………………………………(55)
第二編法律的性質
第四章法的本質………………………………………………………………(57)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57)
一、法的概念………………………………………………………………(57)
二、法的外在特征…………………………………………………………(59)
三、法的本質問題…………………………………………………………(61)
四、法的基本分類…………………………………………………………(63)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65)
一、法律、人類文明與社會共同利益……………………………………(65)
二、馬克思為什么說社會共同利益以虛幻的共同體形式存在…………(69)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72)
周鳳舉《法單純是階級斗爭的工具嗎?——兼論法的社
會性》概述……………………………………………………………(72)
科特威爾《法律社會學導論》第四章概述………………………………(73)
附一討論與提示…………………………………………………………(74)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74)
附三背景知識:法律與形式理性………………………………………(75)
第五章法的起源………………………………………………………………(77)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77)
一、人類行為規(guī)則的生物學前提…………………………………………(77)
二、從動物群體規(guī)則向社會群體規(guī)則的演變……………………………(80)
三、原始氏族公社的制度特征……………………………………………(83)
四、不平等法律的出現(xiàn)……………………………………………………(84)
五、氏族公社規(guī)則(原始法律)與階級社會法律的區(qū)別………………(85)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86)
一、關于法律起源的學術爭論……………………………………………(86)
二、階級不平等法律產生的主要標志和一般規(guī)律………………………(88)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90)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概述……………………………(90)
霍貝爾《初民社會的法律》第二部分“原始法的幾種形式”
概述……………………………………………………………………(92)
附一討論與提示…………………………………………………………(94)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94)
附三背景知識:科爾伯格道德發(fā)展階段理論…………………………(95)
第六章法的演進………………………………………………………………(97)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97)
一、法的歷史類型的概念…………………………………………………(97)
二、法的四種歷史類型……………………………………………………(98)
三、法律變遷中的改良(改革)與革命………………………………(102)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103)
一、全球史觀與法律的歷史演進………………………………………(103)
二、西方學者關于法律歷史類型的劃分………………………………(107)
第三節(jié) 基礎文獻概述……………………………………………………(110)
王林聰《略論(全球歷史觀)》概述…………………………………(110)
伯爾曼《法律與革命》概述……………………………………………(111)
附一討論與提示………………………………………………………(113)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1l3)
附三背景知識:布羅代爾關于歷史時段的理論……………………(114)
第七章法的價值……………………………………………………………(116)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116)
一、法律價值要素………………………………………………………(117)
二、法律價值體系………………………………………………………(120)
三、法律的實體價值與程序價值………………………………………(122)
四、法與人權……………………………………………………………(122)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125)
一、實體價值與程序價值的關系………………………………………(125)
二、關于解決效率與平等沖突的理論…………………………………(127)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128)
徐國棟《法律的諸價值及其沖突》概述………………………………(128)
秦暉《中國改革的經驗教訓》概述……………………………………(129)
附一討論與提示………………………………………………………(130)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131)
附三背景知識:酷刑、功利主義與人類的倫理底線………………(131)
第八章法的作用……………………………………………………………(135)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135)
一、法的作用概述………………………………………………………(135)
二、法的規(guī)范作用和社會作用…………………………………………(136)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142)
一、法的預期作用與社會效果之間的反差……………………………(142)
二、如何認識法的作用的局限性………………………………………(143)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145)
《各國法律概況》英國法部分概述………………………………………(145)
科特威爾《法律社會學導論》第二章概述……………………………(147)
附一討論與提示………………………………………………………(148)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148)
附三背景知識:美國的禁酒令………………………………………(149)
第三編法律的運行
第九章法律運行的整體分析………………………………………………(151)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151)
一、法律運行環(huán)節(jié)………………………………………………………(151)
二、法律運行環(huán)境………………………………………………………(153)
三、法律運行的修正……………………………………………………(155)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158)
一、法律如何回應新的社會變化………………………………………(158)
二、如何分析法律運行的成本…………………………………………(160)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163)
王晨光《法律運行的不確定性》概述…………………………………(163)
俞梅蓀等《立法的社會論爭和民問游說與司法互動》概述…………(164)
附一討論與提示………………………………………………………(166)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166)
附三背景知識:《中國農民工維權成本調查》(新聞報道) ………(167)
第十章法的創(chuàng)制……………………………………………………………(169)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169)
一、立法特征……………………………………………………………(169)
二、立法體制……………………………………………………………(170)
三、立法原則……………………………………………………………(172)
四、立法程序……………………………………………………………(174)
第二節(jié)主要問題…………………………………………………………(175)
一、如何理解立法中的“國情”因素…………………………………(175)
二、加入wTO與中國立法的應對措施…………………………………(177)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178)
賀衛(wèi)方《立法與風俗》概述…………………………………………(178)
杜兆勇《立法對風俗習慣的立場》概述………………………………(179)
附一討論與提示………………………………………………………(180)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181)
附三背景知識: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yǎng)法》實施的
兩則新聞…………………………………………………………(181)
第十一章法律制度的構造…………………………………………………(184)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184)
一、法律制度的微觀構造………………………………………………(184)
二、法律制度的宏觀構造………………………………………………(188)
三、國際法的遷入與轉化………………………………………………(190)
第二節(jié)主要問題…………………………………………………………(192)
一、法律規(guī)則如何在法律文件中體現(xiàn)…………………………………(192)
二、法律規(guī)則與法律原則的區(qū)別………………………………………(193)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194)
哈特《法律的概念》概述………………………………………………(194)
舒國瀅《法律原則適用的困境——方法論視角的四個追問》
概述…………………………………………………………………(196)
附一討論與提示………………………………………………………(198)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198)
附三背景知識:從四川滬州遺產案看法律原則的運用……………(199)
第十二章法律效力與法律責任……………………………………………(200)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200)
一、法律效力……………………………………………………………(200)
二、法律責任……………………………………………………………(203)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206)
一、法律效力與法律實效的關系………………………………………(2061
二、如何認識法律責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208)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209)
鄭永流《法的有效性與有效的法——分析框架的建構和經驗實證的
描述》概述………………………………………………………(209)
薛虹《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概述……………………………………(210)
附一討論與提示………………………………………………………(211)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212)
附三背景知識:殺人是不是就得償命………………………………(212)
第十三章法律關系…………………………………………………………(213)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213)
一、法律關系的概念……………………………………………………(213)
二、法律關系構成的要素………………………………………………(214)
三、法律關系的發(fā)生、變更與消失……………………………………(219)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221)
一、法律關系是特殊的社會關系………………………………………(221)
二、從器官移植研究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222)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224)
張文顯《法哲學范疇研究》(修訂版)權利和義務部分概述………(224)
張恒山《義務先定論》概述……………………………………………(225)
附一討論與提示………………………………………………………(227)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227)
附三背景知識:最低限度的自然法理論……………………………(227)
第十四章法的適用…………………………………………………………(229)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229)
一、法的適用概念………………………………………………………(229)
二、法的適用主體………………………………………………………(230)
三、法的淵源……………………………………………………………(231)
四、法的適用的基本要求和原則………………………………………(235)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237)
一、現(xiàn)代司法的功能及其局限…………………………………………(237)
二、司法改革的路徑:司法民主化和司法職業(yè)化……………………(239)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241)
季衛(wèi)東《世紀之交日本司法改革的述評》概述………………………(241)
何兵《司法民主化》概述………………………………………………(243)
附一討論與提示………………………………………………………(245)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245)
附三背景知識: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ADR) ……………………(246)
第十五章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248)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248)
一、法律解釋……………………………………………………………(248)
二、法律推理……………………………………………………………(253)
第二節(jié)主要問題…………………………………………………………(256)
一、法律解釋的目標:主觀說還是客觀說? …………………………(256)
二、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形式法律推理還是實質法律
推理…………………………………………………………………(257)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259)
王澤鑒《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第六章第三節(jié)第四款概述…………(259)
《法國民法總論》之“司法三段論”部分概述………………………(260)
附一討論與提示………………………………………………………(262)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262)
附三背景知識:事實判斷、價值判斷與規(guī)范判斷…………………(263)
第plj編法律與社會轉型
第十六章法治與政治轉型…………………………………………………(265)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265)
一、近代政治轉型的類型與法律特點…………………………………(265)
二、發(fā)展中國家的政治轉型與法律特點………………………………(266)
三、當代中國的政治轉型與法律特點…………………………………(268)
四、法治與中國執(zhí)政黨執(zhí)政方式的轉變………………………………(270)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272)
一、當代中國民主化的進程……………………………………………(272)
二、當代中國民主法治化的基本架構…………………………………(274)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276)
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概述………………………………(276)
蔣立山《中國法制(法治)改革問題基本框架和實施步驟》概述…………
………………………………………………………………………………(277)
附一討論與提示………………………………………………………(279)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279)
附三背景知識:俄國的民主轉型……………………………………(280)
第十七章法治與經濟轉型…………………………………………………(282)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282)
一、法治與經濟…………………………………………………………(282)
二、法治與市場經濟……………………………………………………(284)
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法治建設………………………………………(286)
四、法治與經濟體制改革………………………………………………(288)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290)
一、構建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治體系………………………………(290)
二、法治在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的功能………………………………(291)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293)
吳敬璉《現(xiàn)代公司與企業(yè)改革》概述…………………………………(293)
王家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建設問題》概述………………(294)
附一討論與提示………………………………………………………(296)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296)
附三背景知識:中國過渡經濟學簡介……………………………(296)
第十八章法治與文化轉型…………………………………………………(300)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300)
一、法律文化……………………………………………………………(300)
二、法律意識……………………………………………………………(302)
三、法與道德…………………………………………………………(303)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306)
一、怎樣正確認識和處理法律與道德的沖突…………………………(306)
二、如何化解法治化進程中的文化沖突………………………………(309)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311)
范愉《情、理、法的沖突》概述………………………………………(311)
林端《儒家倫理與法律文化》中“全球化下的儒家倫理”
概述…………………………………………………(313)
附一討論與提示………………………………………………………(314)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315)
附三背景知識:《印度:法律難敵傳統(tǒng)習俗》………………………(316)
第十九章法治國家的目標與道路…………………………………………(318)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318)
一、法制與法治…………………………………………………………(318)
二、中國法治建設的歷史道路…………………………………………(322)
三、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與基本標志………………………(323)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326)
一、如何看待關于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道路的不同思路…………………(326)
二、如何看待中國法治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328)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330)
蘇力《變法,法治及其本土資源》概述………………………………(330)
蔣立山《中國法治道路問題討論》概述………………………………(331)
附一討論與提示………………………………………………………(333)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333)
附三背景知識:《中共中央關于廢除國民黨六法全書與
確定解放區(qū)司法原則的指示》 …………………………………(334)
第五編法律與社會發(fā)展
第二十章法律與科學技術…………………………………………………(336)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3361
一、科學技術概述………………………………………………………(336)
二、科學技術對法律的影響……………………………………………(337)
三、法律對科學技術的規(guī)制……………………………………………(339)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341)
一、當代科技發(fā)展對法律的挑戰(zhàn)………………………………………(341)
二、對科技發(fā)展的法律回應……………………………………………(344)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345)
蘇力《法律與科技問題的法理學重構》概述…………………………(345)
威拉曼特里(主編)《人權與科學技術發(fā)展》概述…………………(347)
附一討論與提示………………………………………………………(348)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f348)
附三背景知識:全球氣候變暖將使東京等大城市消失……………(349)
第二十一章法律與可持續(xù)發(fā)展……………………………………………(350)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3501
一、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含義……………………………………………(350)
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由來…………………………………………………(351)
三、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傳統(tǒng)法律的局限……………………………………(352)
四、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相關法律的特點及國際趨勢………………………(353)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356)
一、中國環(huán)境法實施的困境:守法吃虧違法獲利……………………(356)
二、環(huán)境法背后的理念爭論:需要拋棄人類中心主義嗎……………(358)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361)
世界環(huán)境與發(fā)展委員會《我們的共同未來》概述……………………(361)
鄭少華《可持續(xù)發(fā)展與第三次法律革命》概述………………………(363)
附一討論與提示………………………………………………………(365)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365)
附三背景知識:德國的《動物保護法》 ……………………………(365)
第二十二章法律與社會和諧………………………………………………(367)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367)
一、和諧社會的政策解讀………………………………………………(367)
二、和諧社會與法治國家建設………………………………………(369)
三、社會和諧的法律保障………………………………………………(370)
第二節(jié)主要問題………………………………………………………(373)
一、為什么有法律卻無秩序……………………………………………(373)
二、中國社會步入良性秩序的拐點分析………………………………(377)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382)
國際先驅論壇報《(盛世危言)警示中國人》概述…………………(382)
張紅宇《工業(yè)化進程中的城鄉(xiāng)收入差距》概述………………………(384)
附一討論和提示………………………………………………………(386)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387)
附三背景知識:美國工業(yè)化進程中的三次犯罪高潮………………(387)
第六編全球視野中的法律
第二十三章法律現(xiàn)代化的特征與類型……………………………………(389)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389)
一、法律現(xiàn)代化的特征…………………………………………………(389)
二、法律現(xiàn)代化的基本類型……………………………………………(390)
三、近代西方擴張與世界法律格局的改變……………………………(392)
四、非西方國家法律現(xiàn)代化的三個歷史時期…………………………(393)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395)
一、為什么說法律現(xiàn)代化是社會現(xiàn)代化的一部分……………………(395)
二、如何理解法律現(xiàn)代化類型的復雜性………………………………(397)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399)
孫立平《傳統(tǒng)與變遷——國外現(xiàn)代化及中國現(xiàn)代化問題研究》
第四章概述…………………………………………………………(399)
金泳鎬《論第四代工業(yè)化——對格爾申克隆與希施曼模式的
反思》概述…………………………………………………………(401)
附一討論與提示………………………………………………………(402)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403)
附三背景知識:第二次現(xiàn)代化理論…………………………………(403)
第二十四章法律移植與法律本土化……………………………………(406)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406)
一、法律移植……………………………………………………………(406)
二、法律移植的類型與方式……………………………………………(407)
三、法律移植與法律本土化……………………………………………(408)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410)
一、如何理解法律本土化的內在矛盾…………………………………(410)
二、如何理解法律現(xiàn)代化的內在規(guī)律…………………………………(412)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414)
高鴻鈞《伊斯蘭法系:法律現(xiàn)代化的艱難抉擇》概述………………(414)
蕭功秦《清末立憲時期的保守主義思潮》概述………………………(415)
附一討論與提示………………………………………………………(416)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417)
附三背景知識:20世紀60年代的“法律與發(fā)展運動” …………(417)
第二十五章超國家法………………………………………………………(419)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419)
一、歐洲聯(lián)盟的法律形態(tài)………………………………………………(419)
二、歐洲法院…………………………………………………………(421)
三、歐盟共同體——歐洲聯(lián)盟法律的基本屬性………………………(422)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424)
一、超國家法能與國內法、國際法并列嗎……………………………(424)
二、超國家法的模式對中國法律系統(tǒng)的發(fā)展和未來建構的
啟示…………………………………………………………………(425)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427)
沈宗靈《歐洲聯(lián)盟的法律與比較法學》概述…………………………(427)
奚俊堅《歐共體法的至高性原則與成員國主權矛盾、互動
與平衡》概述………………………………………………………(429)
附一討論與提示………………………………………………………(430)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431)
附三背景知識:從歐洲共同體到歐洲聯(lián)盟的歷史發(fā)展……………(431)
第二十六章法律全球化……………………………………………………(434)
第一節(jié)基本理論…………………………………………………………(434)
一、法律全球化的對應面………………………………………………(435)
二、法律全球化的相似面………………………………………………(437)
三、法律全球化的表現(xiàn)形態(tài)……………………………………………(438)
四、尚不能總結…………………………………………………………(439)
第二節(jié) 主要問題…………………………………………………………(440)
一、怎樣理解“法律全球化”與“法律本土化”的關系……………(440)
二、法律全球化與人權觀念的發(fā)展……………………………………(441)
第三節(jié)基礎文獻概述……………………………………………………(443)
勞倫斯.弗里德曼《全球化的法律社會學》概述……………………(443)
米健《比較法學與世界法律文化》概述………………………………(444)
附一討論與提示………………………………………………………(445)
附二基礎文獻目錄……………………………………………………(446)
附三背景知識:第22屆世界法哲學及社會哲學年會
《格拉納達全球化宣言》…………………………………………(446)
附:司法考試及法律碩士聯(lián)考法理學知識要點……………………………(449)
第一節(jié) 司法考試及法律碩士聯(lián)考之法理學部分復習指南……………(449)
一、司法考試之法理學部分復習指南…………………………………(449)
二、法律碩士聯(lián)考之法理學部分復習指南……………………………(453)
第二節(jié) 如何使用本教材準備司法考試及法律碩士聯(lián)考………………(454)
一、使用本教材準備司法考試…………………………………………(454)
二、使用本教材準備法律碩士聯(lián)考……………………………………(456)
第三節(jié) 司法考試法理學部分真題及參考答案…………………………(456)
第四節(jié) 法律碩士聯(lián)考法理學部分真題及參考答案……………………(467)
共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