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歲月如梭。轉瞬之間,鄭州大學法學院已經走過了二十六個春秋寒暑,現已將近而立之年。在兄弟單位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歷經幾代鄭大人的不懈努力,鄭大法學院逐步發展為擁有一個法學博士學位點,兩個一級學科(法學和法律)碩士點,九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一個法學本科專業,四個省級重點學科,兩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的教學研究性法學院,成為中原大地從事法學教育與學術研究的重鎮。
進入21世紀的鄭大法學院,師資隊伍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和學緣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按照引進與培養并舉、倡導教師博士化的方針,在近80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和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業已過半。作為法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中堅力量和學術骨干,一大批具有博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正在各自的學科領域嶄露頭角。為了充分展示其學術成果,并為我院培養的優秀博士生提供較高的學術平臺,我們在
編輯出版《鄭大法學文庫》的基礎上,經與法律出版社學術分社協商,擬推出一套具有更高學術價值的《法學博士文庫》。該文庫主要出版我院師生的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借此展示中原法律學人的學術精神、學術品格
和優秀學術成果,為發展壯大我們的科研團隊創造條件。
記得米蘭·昆德拉曾經講過,“我們有越來越多的大學和越來越多的學生。學生們要拿學位,就得寫學位論文。既然論文能寫天下萬物,論文題目便是無限。那些寫滿字的稿紙車載斗量,堆在比墓地更可悲的檔案庫里。即使在萬靈節,也沒有人去光顧他們。文化正在死去,死于過剩的生產中,文字的浩瀚堆積中,數量的瘋狂增長中……”。面對如此殘酷的文化現象,對于該文庫的出版,我們不能不慎之又慎。因此,作為我院
最高層次的學術出版物,該文庫將堅持學術第一的基本原則,努力出版一批真正具有學術價值的優秀博士論文。因此,凡列入出版計劃的每一部書稿,均須經文庫編委會認真審查后才推薦給法律出版社,再由法律出版社嚴格按照學術標準和學術規范的要求擇優出版。我們衷心希望,該文庫能夠集中展示中原法學界最高層次的研究成果,并為我國的法學研究和學術交流提供一方小小的園地;更希望鄭州大學法學院的各位同仁能
夠借此相互砥礪,在學術上百尺竿頭、更上一步!
該文庫的出版,得到了法律出版社學術分社的大力支持,是她們對待學術的嚴謹、開放、執著和熱情,才促成了這套文庫的最終出版。相信法學院的各位同仁一定不會辜負她們的深情和厚望。
值此文庫出版之際,作為項目主持人,我既欣喜又不安。欣喜的是,她可以為我們的中青年學術骨干提供一個學術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臺。不安的是,在人才輩出、高手林立的法學界,這套文庫能否真正引起學界的關注與共鳴!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將以發展教育事業、開展學術交流為出發點,以渴求真理、企盼爭鳴的平和心態來面對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一切.當然,我們十分清醒的知道,該《法學博士文庫》的生存、發展及成功與否,均有賴于法學界各位同仁的關注和愛護。我們真誠地希望學界的各位前輩、先進和同仁,能夠把我們和我們的文庫當作朋友,不斷給予關心和支持。“涓滴之流,可成江海”。如果該文庫能夠以其自身特色為中國法學領域的學術積累做些貢獻,那將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因學養有限,難有高論,只能真誠地將我們出版該文庫的一些真實想法告訴讀者,權當為序。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