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風景名勝區條例釋義
    編號:28131
    書名:風景名勝區條例釋義
    作者:國務院法制辦農業
    出版社:知識產權
    出版時間:2007年1月
    入庫時間:2007-3-1
    定價:25
    該書暫缺

    圖書內容簡介

    風景名勝資源是大自然和前人留給我們的珍貴的自然與歷史
    文化遺產,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為了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保
    護,從開始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國政府陸續制定了一些法規、規
    章和規范性文件,對遏制破壞風景名勝資源的活動,規范開發利
    用風景名勝資源的行為,起到了積極作用。1985年6月,國務
    院頒布了《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 (以下簡稱《暫行條
    例》)。《暫行條例》是我國第一個關于風景名勝區工作的行政法
    規。《暫行條例》的頒布,確立了風景名勝區制度,界定了風景
    名勝區的定義,為我國風景名勝區資源保護以及風景名勝區的設
    立、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使風景名勝
    區工作進入了法制化時期,對指導和保障風景名勝區事業的健康
    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暫行條例》頒布后,國務院制定頒布了一系列有關風景名
    勝區管理的規范性文件,如《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關于加
    強風景名勝區工作報告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風景
    名勝區保護管理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城鄉
    規劃工作的通知》、《國務院關于加強城鄉規劃監督管理的通知》
    等等。建設部也相繼制定了《風景名勝建設管理規定》、《風景
    名勝區管理處罰規定》、《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規劃編制審批管
    理辦法》、 《建設部關于加強風景名勝區規劃管理工作的通知》
    以及《關于開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綜合整治工作的通知》等。
    風景名勝區是風景名勝資源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具有一定
    規模和范圍,具有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可供廣大人民群眾游
    覽、休息或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為了做好風景名勝區的
    資源保護和利用:r一作,促進各地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國務院先
    后于]982年、1988年、1994年、2002年、2004年及2006年分
    六批審定公布了187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到目前為止,我國
    現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87處,省級風景名勝區477處,市
    縣級風景名勝區48處,合計面積超過國土面積的1%。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風景名勝區事業的不斷發
    展,各地風景名勝區開發、利用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在風景名
    勝區內發展旅游業,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地方
    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愈來愈緊密。在風景名勝區及其周邊發展旅
    游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提高了當地的知名度,解決了當
    地群眾的就業問題,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弘揚了民
    族文化。同時,作為第三產業的旅游業,推動了當地經濟結構調
    整,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巨大影響力。
    但是,伴隨著風景名勝區的不斷深入開發,風景名勝區給人
    們帶來越來越多的物質利益。一些單位和個人為了追求經濟利
    益,盲目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開發建設,造成了風景名勝區的嚴
    重破壞。同時,政府監督管理不到位,現有管理措施已經不能適
    應新形勢下風景名勝事業發展的需要。
    風景名勝區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引起了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
    的高度重視。溫家寶同志1999年12月27日在全國城鄉規劃工
    作會議上講話時指出:“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對
    于改善生態環境,發展旅游業,弘揚民族文化,激發愛國熱情,
    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作用。” “要切實加強對風
    景名勝區保護和利用工作的領導,按照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
    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把風景名勝區保護、建設和管理好。
    搞好風景名勝區工作,前提是規劃,核心是保護,關鍵在
    管理。”
    為了解決風景名勝區管理中出現的新問題,加強對風景名勝
    資源的保護,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建立和完善風景名勝區管
    理制度,國務院于2006年9月19日頒布了《風景名勝區條例》
    (以下簡稱《條例》),并于2006年12月1日起實施。 《條例》
    分七個章節,共五十二條。第一章是總則;第二章是設立;第三
    章是規劃;第四章是保護;第五章是利用和管理;第六章是法律
    責任;第七章是附則。針對風景名勝區管理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條例》以“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為指
    導思想,正確處理嚴格保護和合理利用的關系,對《暫行條例》
    確立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予以保留,又通過設立新的制度,切實解
    決風景名勝區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保持了法規和制度
    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在嚴格規范風景名勝區管理程序和各有關主
    體權利義務的同時,增強了《條例》的可操作性。與《暫行條
    例》相比,《條例》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條例》突出了嚴格保護的重要性。由于風景名勝資
    源的公共性和不可再生性,必須正確處理風景名勝資源有效保護
    和合理利用之間的關系。同時注意保護風景名勝區內土地、森林
    等自然資源和房屋等財產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針
    對權利多元化的需求,《條例》建立了與權利人的協商機制和補
    償機制。
    二是,《條例》強調了風景名勝區規劃的科學性和嚴肅性。
    規劃是風景名勝區各項工作的依據。《條例》嚴格規定了風景名
    勝區規劃的編制審批程序,規定不得擅自修改經批準的風景名勝
    區規劃。同時,規定了在規劃制定的過程中,應當廣泛征求意
    見;必要時,應當進行聽證。
    三是,《條例》改變了《暫行條例》確立的風景名勝區設立
    機制,由過去的三級風景名勝區改變為二級風景名勝區。從風景
    名勝區保護的實際需要出發,《條例》適用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和省級風景名勝區。
    四是,《條例》規定了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對風景名勝區實
    行統一管理。長期以來,我國風景名勝區管理體制混亂,有的由
    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進行管理,有的由風景名勝區人民政府進行
    管理,還有的由政府的下屬機構或事業單位進行管理。《條例》
    明確了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的執法主體地位,明確了風景名勝區
    管理機構對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利用和開發建設的管理工作的責
    任以及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風景名勝區工作的
    監督管理職責。
    五是,《條例》規定了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經營活動的基本
    制度。風景名勝區內的經營項目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通過公開
    公平競爭的方式確定經營者,并實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制
    度。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應當切實履行好管理職能,不得從事以
    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實現政企分開。進入風景名勝區的門票
    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負責出售,實行門票收支兩條線管理,使
    門票收入切實用于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
    六是,《條例》強化了對風景名勝區的保護措施,加大了對
    破壞風景名勝資源的處罰力度。第一,強化規劃管理,建立健全
    風景名勝區規劃編制和審批制度,使風景名勝區保護、利用和管
    理有規可循。第二,明確風景名勝區內的禁止行為;并且規定了
    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各種活動,應當依據規劃,嚴格審批,且不
    得破壞景觀、污染環境、妨礙游覽。第三,充實和完善法律責
    任,增加行政責任追究制度,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通過設立及強化上述制度,《條例》旨在妥善處理在風景名
    勝區管理工作中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
    保護各個利益主體的合法權益;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加強對風景
    名勝區事業的管理;統籌風景名勝區開發經營和生態環境保護,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可持續發展。《條例》的頒布實施
    標志著風景名勝區管理的新階段的到來,把風景名勝區的管理全
    面納入法制化的軌道。

    圖書目錄

    上編刑法總則
    第一章 刑法學緒論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第一節 刑法的基本原則
    一、罪刑法定原則
    案例1-1 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
    案例1-2 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案例1-3 禁止類推適用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案例1-4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三、罪刑相當原則
    案例1-5 罪刑相當原則的司法適用
    第二節 刑法的體系和解釋
    案例1-6 刑法的文理解釋
    第三節 刑法的適用范圍
    一、刑法的空間效力
    案例1-7 屬地管轄原則
    案例1-8 屬人管轄原則
    案例1-9 保護管轄原則
    案例1-10 普遍管轄原則
    二、刑法的時間效力
    案例1-11 刑法的溯及力
    思考與討論
    第二章 犯罪與犯罪構成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第一節 犯罪概念
    案例2-1 犯罪概念的司法意義
    第二節 犯罪構成
    案例2-2 犯罪構成在區分罪與非罪中的作用
    案例2-3 犯罪構成在區分此罪與彼罪中的作用
    思考與討論
    第三章 犯罪客體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案例3-1 犯罪客體之區分罪與非罪的意義
    案例3-2 犯罪客體之區分此罪與彼罪的意義
    案例3-3 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的關系
    思考與討論
    第四章 犯罪客觀方面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案例4-1 危害行為的判斷(1)——危害行為的特征
    案例4-2 危害行為的判斷(2)——迷信犯
    案例4-3 危害行為的表現形式(1)——作為
    案例4-4 危害行為的表現形式(2)——不作為
    案例4-5 不作為的義務來源
    案例4-6 危害結果的概念與意義
    案例4-7 持有行為的定性
    案例4-8 因果關系的認定
    案例4-9 不作為犯罪的因果關系
    案例4-10 犯罪客觀方面的選擇要件
    思考與討論
    第五章 犯罪主體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第一節 自然人犯罪主體
    案例5-1 絕對無刑事責任年齡
    案例5-2 相對有刑事責任年齡
    案例5-3 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案例5-4 減輕刑事責任年齡
    案例5-5 刑事責任能力的認定
    案例5-6 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責任
    案例5-7 醉酒的人犯罪的刑事責任
    案例5-8 聾啞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責任
    第二節 單位犯罪主體
    案例5-9 單位犯罪主體的范圍
    案例5-10 單位犯罪的構成要件
    案例5-11 單位犯罪的刑事責任
    第三節 犯罪主體的特殊身份
    案例5-12 特殊犯罪主體的認定
    思考與討論
    第六章 犯罪主觀方面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案例6-1 罪過在定罪中的作用
    案例6-2 直接犯罪故意
    案例6-3 間接犯罪故意
    案例6-4 疏忽大意的過失
    案例6-5 過于自信的過失
    案例6-6 間接故意與過于自信過失的區分
    案例6-7 意外事件
    案例6-8 意外事件與疏忽大意的過失的區別
    案例6—9 違法性認識在定罪中的作用
    案例6一10 犯罪目的
    案例6—11 犯罪動機
    案例6—12 刑法中的認識錯誤
    案例6一13 法律認識錯誤對刑事責任的影響
    案例6—14 事實認識錯誤對刑事責任的影響
    案例6一15 因果關系認識錯誤
    思考與討論
    第七章 正當化事由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第一節 正當防衛
    案例7一1 正當防衛的構成要件
    案例7—2 假想防衛的認定
    案例7—3 互毆與正當防衛
    案例7—4 防衛過當及其刑事責任
    案例7—5 無過當防衛
    第二節 緊急避險
    案例7—6 緊急避險的構成要件
    案例7—7 避險過當及其刑事責任
    思考與討論
    第八章 故意犯罪形態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第一節 犯罪預備
    案例8一l 犯罪預備的構成要件
    案例8—2 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的區別
    案例8—3 犯罪預備行為的種類
    案例8—4 預備犯的處罰
    第二節 犯罪未遂
    案例8—5 犯罪未遂的構成要件
    案例8—6 犯罪的“著手”的認定
    案例8—7 不能犯未遂
    案例8—8 未遂犯的處罰
    第三節 犯罪中止
    案例8—9 犯罪中止的構成要件
    案例8一10 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區分
    案例8—11 放棄重復侵害行為構成犯罪中止
    案例8一12 中止犯的處罰
    第四節 犯罪既遂
    案例8—13 犯罪既遂的判斷標準
    思考與討論
    第九章 共同犯罪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第一節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
    案例9一l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
    案例9—2 共同犯罪行為的認定
    案例9—3 共同犯罪故意的認定
    案例9—4 共同犯罪與身份的關系
    案例9—5 實行行為過限
    第二節 共同犯罪的分類形式
    案例9—6 犯罪集團的認定
    第三節 共同犯罪人的種類及其刑事責任
    案例9一了 主犯的認定及其刑事責任
    案例9—8 從犯的認定及其刑事責任
    案例9—9 脅從犯的認定及其刑事責任
    案例9—10 教唆犯的認定及其刑事責任
    第四節 共同犯罪的犯罪未完成形態
    案例9—11 共同犯罪的未完成形態
    思考與討論
    第十章 罪數形態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第一節 罪數的判斷標準
    案例10-1 判斷罪數的標準
    第二節 實質的一罪
    案例10-2 繼續犯
    案例10-3 想象競合犯
    案例10-4 結果加重犯
    第三節 處斷的一罪
    案例10-5 吸收犯
    案例10-6 牽連犯
    思考與討論
    第十一章 刑事責任和刑罰概述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案例11-1 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征
    案例11-2 對我國刑罰目的的理解
    思考與討論
    第十二章 刑罰裁量制度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第一節 累犯
    案例12-1 累犯的認定
    第二節 自首
    案例12-2 自首的認定和處罰
    第三節 數罪并罰
    案例12-3 數罪并罰的原則
    案例12-4 數罪并罰的方式
    第四節 緩刑
    案例12-5 緩刑的適用條件
    思考與討論
    第十三章 刑罰的執行與消滅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案例13-I 減刑的適用條件
    案例13-2 假釋的條件
    案例13-3 追訴時效的期限-
    思考與討論
    下編刑法分論
    第十四章 危害國家安全罪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案例14-1 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的認定
    案例14-2 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的認定
    案例14-3 間諜罪與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
    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的區分
    思考與討論
    第十五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案例15-1 放火燒毀自家房屋行為的定性
    案例15-2 在火車站實施爆炸企圖自殺行為的認定
    案例15-3 投放危險物質罪與破壞生產經營罪的界限
    案例15-4 安裝放射源照射他人行為的定性
    案例15-5 在繁忙路段上故意擠別他車行為的定性
    案例15-6 用“電貓”狩獵致人死亡行為的定性
    案例15-7 失火罪與放火罪的界限
    案例15-8 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的認定
    案例15-9 剪斷他人汽車剎車油管行為的定性
    案例15-10 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的認定
    案例15-11 非法出租、出借槍支罪的認定
    案例15-12 出借槍支被盜后不報告的定性
    案例15-13 “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的認定
    案例15-14 指使肇事者逃逸能否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案例15-15 交通肇事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
    案例15-16 交通肇事罪主體的認定
    案例15-17 危險物品肇事罪與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界限
    案例15-18 不認真履行工程質量監管職責的定性
    思考與討論
    第十六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第一節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案例16-1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認定
    案例16-2 購買假冒名牌卷煙銷售牟利行為的定性
    案例16-3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同生產、
    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的界限
    案例16-4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與生產、銷售
    假藥罪的界限
    第二節 走私罪
    案例16-5 變相走私的認定
    案例16-6 走私貴重金屬入境行為的定性
    第三節 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
    案例16-7 籌建中的公司、企業工作人員受賄行為的定性
    第四節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案例16-8 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的認定
    第五節 金融詐騙罪
    案例16-9 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界限
    案例16-10 以虛假票據支付合同貨款騙取財物行為的定性
    案例16-11 利用偽造的銀行存單作質押詐騙貸款行為的定性
    案例16-12 信用卡詐騙罪同侵占罪的界限
    案例16-13 保險事故發生后倒簽保單行為的定性
    第六節 危害稅收征管罪
    案例16-14 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后又出售的認定
    案例16-15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的認定
    第七節 侵犯知識產權罪
    案例16-16 非法制造注冊商標標識罪的認定
    案例16-17 盜版非法經營數額的認定標準
    案例16-18 未經許可將非法獲得的計算機軟件修改后出售牟利的行為如何定性
    案例16-19 違反約定披露計算機軟件源代碼行為的定性
    第八節 擾亂市場秩序罪
    案例16-20 捏造并散布虛偽信息損害他人商品聲譽行為的認定
    案例16-21 合同詐騙罪的認定
    案例16-22 販賣盜版光碟行為的定性
    案例16-23 擅自經營國際電信來話業務行為的
    認定
    思考與討論
    第十七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案例17-1 相約自殺過程中故意殺人罪的認定
    案例17-2 故意殺人罪與故意傷害罪的界限
    案例17-3 間接故意殺人與過失致人死亡之界限
    案例17-4 故意殺人罪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案例17-5 故意殺人罪與遺棄罪的界限
    案例17-6 駕駛機動車撞人行為的定性
    案例17-7 強奸罪共犯的認定
    案例17-8 為逼人還債非法關押借款人以外的第三人的行為如何定性
    案例17-9 拐賣婦女罪與收買被拐賣的婦女罪的罪數認定
    案例17-10 將代養男嬰換取5 500元錢是否構成拐賣兒童罪
    案例17-11 告陷害罪的認定
    案例17-12 侮辱罪與強制侮辱婦女罪的界限
    案例17-13 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的對象
    案例17-14 侮辱罪罪與非罪的界限
    案例17-15 刑訊逼供罪與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案例17-16“事實婚姻”能否成為重婚罪的構成要件
    案例17-17 家庭暴力犯罪中如何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案例17-18 虐待罪與遺棄罪的界限
    案例17-19 遺棄罪中扶養能力的認定
    思考與討論
    第十八章 侵犯財產罪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案例18-1 入戶搶劫中是否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態
    案例18-2 以暴力手段強迫他人交出錢財行為的定性
    案例18-3 “飛車行搶”行為的定性
    案例18-4 對轉化型搶劫罪的認定
    案例18-5 灌醉他人竊取財物是否構成搶劫罪
    案例18-6 搶劫罪與強迫交易罪的界限
    案例18-7 盜竊財產憑證既遂與未遂的認定
    案例18-8 利用計算機盜劃銀行資金再行取款行為的定性
    案例18-9 將交通事故被害人的財物據為已有的行為應如何認定
    案例18-10 猜配撿拾存折密碼非法提取他人存款行為的定性
    案例18-11 盜竊罪與詐騙罪的界限
    案例18-12 盜竊被發覺后強取財物應定何罪
    案例18-13 為雇主開車運油后將油賣出應定侵占還是盜竊
    案例18-14 緊急避險后侵占他人財產的定性
    案例18-15 挪用資金罪和職務侵占罪的界限
    案例18-16 侵占罪與職務侵占罪的界限
    案例18-17 職務侵占罪同盜竊罪的界限
    案例18-18 群眾性自治組織在刑法上的性質
    案件18-19 買福利彩票是否屬于挪用資金罪中的“進行營利活動”
    案例18-20 對偷竊者實施暴力并索要超額賠償金的行為構成敲詐勒索罪
    案例18-21 采用盜竊手段破壞生產經營的應如何處理
    案例18-22 司機偷走所駕駛車輛里的現金能否認定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
    案例18-23 偽稱物主嚇唬買贓人并非法占有贓物行為的定性
    案例18-24 “綁架” 自己向父母索財行為的認定
    案例18-25 股民惡意使用他人賬號“高進低出”行為的定性
    ‘思考與討論
    第十九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第一節 擾亂公共秩序罪
    案例19-1 妨害公務罪的認定
    案例19-2 如何理解妨害公務罪之暴力、威脅手段
    案例19-3 利用不知情的公安人員辦理內容虛假的居民身份證應如何定性
    案例19-4 利用偽造的法院離婚調解書騙取房屋拆遷安置款行為的定性
    案例19-5 T集親戚上門報復能否構成尋釁滋事罪
    案例19-6 ~E確區分搶劫罪與尋釁滋事罪
    案例19-7 肆意毆打他人是尋釁滋事還是故意傷害
    案例19-8 警察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如何定罪
    案例19-9 多名婦女同時向行為人賣淫的, 能否構成聚眾淫亂罪
    案例19一lO 尸骨能否成為盜竊、侮辱尸體罪的侵害對象
    案例19—11 協助賭頭聚眾賭博的構成賭博罪
    第二節 妨害司法罪
    案例19一12 窩藏、轉移、 收購、銷售贓物罪中明知對象的認定
    案例19一13 非法處置被扣押財產應如何定性
    案例19—14 脫逃罪與相關犯罪的區分
    案例19一15 “知情不舉”不能構成包庇罪
    案例19一16 嚇走盜賊并占有贓物的行為應如何認定
    案例19—17 幫助犯罪嫌疑人拋尸滅跡的行為應定幫助毀滅證據罪還是包庇罪
    案例19一18 共同盜竊罪與窩藏、轉移贓物罪的界限
    案例19一19 保外就醫期滿故意不歸行為的定性
    第三節 妨害國(邊)境管理罪
    案例19—20 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與相關犯罪的區分
    第四節 妨害文物管理罪
    案例19—21 倒賣文物、非法出售館藏文物、盜掘古墓行為的定性
    第五節 危害公共衛生罪
    案例19—22 非法行醫罪主體資格的認定
    案例19—23 私自為他人摘取節育環致人死亡的行為應如何認定
    第六節 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
    案例19—24 非法運輸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罪的認定
    案例19-25 非法占有林地行為的定性
    案例19-26 出賣林木者能否構成濫伐林木罪
    第七節 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
    案例19-27 販賣假毒品與摻假毒品的行為應如何定性
    案例19-28 運輸毒品罪與非法持有毒品罪之區分
    第八節 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案例19-29 組織賣淫罪與相關犯罪的區分
    第九節 制造、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
    案例19-30 在互聯網上刊載淫穢圖片、小說、電影的行為應如何定性
    思考與討論
    第二十章 貪污賄賂罪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案例20-1 國有事業單位管理、使用中的私人財物的性質
    案例20-2 利用企業改制侵吞公共財物行為的定性
    案例20-3 侵吞租賃的國有財產行為的認定
    安例20-4 混合主體共同侵吞本單位財物行為的認定
    案例20-5 國家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中工作人員的身份應如何確定
    案例20-6 收取差價作為回扣行為的定性
    案例20-7 貪污罪與不當得利的界限
    案例20-8 利用以前的職務便利竊取公款行為的定性
    案例20-9 村官非法占有糧食銷售款行為的定性
    案例20-10 挪而未用是否構成挪用公款罪
    案例20-ii 擅自用單位存款擔保貸款行為的定性
    案例20-12 挪用公款罪與挪用資金罪的界限
    案例20-13 非國有公司中管理工作的人員挪用本單位資金行為的定性
    案例20-14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的認定
    案例20-15 非特定公物應否為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對象
    案例20-16 斡旋受賄行為的定性
    案例20-17 行賄罪行為方式的認定
    案例20-18 私分國有資產罪的認定
    思考與討論
    第二十一章 澳職罪
    本章教學要點歸納
    案例21-I 機關臨聘人員為犯罪人員提供虛假證件的定性
    案例21-2 看守所長用在押人員干私活致其脫逃行為的定性
    案例21-3 玩忽職守罪罪與非罪的界限
    案例21-4 偵查員包庇犯罪嫌疑人行為的定性
    案例21-5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認定
    案例21-6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的認定
    案例21-7 放縱走私罪的認定
    案例21-8 招收學生徇私舞弊罪的認定
    思考與討論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视频成人 | 香港日本韩国三级网站 | 欧美操人| 国产片在线天堂av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欧美做暖小视频xo免费 | 一个人看的日本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字幕 |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成人午夜精品久久不卡 | 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2022 | 手机看片神马午夜片 | 毛片看| 91久久99 | 日本三级免费网站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 国内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一级香蕉视频 | 手机在线观看黄色网址 |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 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 | 日本乱理伦中文三区 | 一极毛片 |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久久综合婷婷香五月 |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毛片 | 欧美色爱综合 | 另类毛片 | 成人性视频免费网站 | 久久久久毛片免费观看 |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不卡 | 一级欧美日韩 |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99 | 国产精品黄网站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