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規范票據行為,保障票據當事人的合法利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1995年5月8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3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以下簡稱“《票據法》”)。 該法共7章計111條,內容包括總則、匯票、本票、支票、涉外票據的法律適用、法律責任和附則等, 自1996年1月工日起實施。由于社會客觀情況的變化,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04年8月28日對1995年《票據法》作出了修改,這就是2004年《票據法》。為了指導各級法院審判有關票據法方面的糾紛,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2月24日頒發了《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對有關票據糾紛案件的受理和管轄、票據保、舉證責任、票據權利和抗辯、票據救濟、票據效力、票據背書、票據保證、法律適用和法律責任等問題作出了明確說明。此外,國家有關機關也制定了一些有關票據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包括《票據管理實施辦法》、 《商業匯票承兌、貼現與再貼現管理暫行辦法》、《支票結算辦法》等,這些文件共同構成我國有關票據方面的法律規范。
為了追求票據的流通性和票據交易的安全性,包括我國《票據法》在內的現代各國票據法規定了眾多的原則,其中最重要的原則是票據行為的無因性原則。所謂票據行為的無因性原則,是指票據行為有效無效不取決于票據取得的票因,而取決于票據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即只要票據的形式符合法律的規定,該票據即有效,而不因為票據原因無效而無效。票據無因原則是現代兩大法系國家票據法規定的基本原則,也是我國《票據法》規定的基本原則。與其他國家票據法不同的是,我國《票據法》在規定票據行為無因性的同時,也對這一原則作了例外的規定,例如,我國《票據法》第10條第一款規定,簽發取得轉讓票據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具有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務關系;我國《票據法》第21條規定,匯票的出票人必須與付款人有真實的委托付款關系,還要有保證支付的可靠資金來源。從這些規定中我們可以看出立法者的意圖,不保護沒有合法交易關系而簽發的票據的效力。票據效力與票據的基礎法律關系實際上是緊密相聯的。可見,雖然我國票據法律制度的立法初衷是為了保護交易效率和交易安全,但更注重的還是交易安全的保護。為了交易安全,有時法律規定甚至于過于嚴格而流于形式,例如,票據的形式要件之一簽章,我國《票據法》第7條第二款規定,法人和其他使用票據的單位在票據上的簽章,為該法人或者該單位的蓋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章。我國《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第17條則規定,出票人在票據上的簽章不符合票據法和本辦法規定的,票據無效。如果票據欠缺法人的蓋章或法定代表人的簽章,即使能證明票據
權利人的身份,票據也無效。這樣隨意降低票據的效力,對提高交易效率確實不利。我國《票據法》之所以更注重交易安全,從根本上說,是因為我國立法者的思路受民法的束縛,對票據法的定位不夠果斷,還沒有把票據法視為真正的商法,實際上民法理念與商法理念有很大的不同,民法以對人的終極關懷為價值理念,強調誠信、公序良俗,它同情、保護弱者,維持社會公正,而商法更強調效率,鼓勵市場活動主體營利,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因為《票據法》本身的專業性強,《票據法》所規范的匯票、本票和支票及其調整的票據法律關系與人們日常生活聯系并不十分密切,因此,《票據法》規定的一般原則、原理和具體制度往往無法為人們所理解,高等院校法學專業的學生很難掌握和透徹理解票據法所涉及到的各種抽象理論、原則和具體制度。為了加深學生對票據法一般原則、原理和具體制度的理解,掌握《票據法》規定的各種技術性規范,我們組織了長期從事票據糾紛審判的法官和長期從事票據糾紛代理案件的律師以及學者編寫了《票據法案例與評析》一書。《票據法案例與評析》選用了自1995年《票據法》頒布以來司法審判的大量案例,案件內容基本上包括了我國票據法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其中一些案例可堪稱《票據法》的經典案例,在全國范圍內影響巨大,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從本書所選用的案例也可以看出,各地各級法院的法官在審判票據糾紛案件時,對同樣的案件,不同法官基于不同的理解作出了相反的判決。這也說明我國《票據法》實施10年來逐漸暴露出了一些缺陷,這些不足之處不僅使法律在實際操作中面臨同一問題不同判決的尷尬。也誘使一些鉆法律漏洞的非法行為出現。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不僅案說法,還對票據法律制度的某些規定進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以期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票據法》雖然屬于民商事法律的范疇,但票據關系的司法保護除了民事保護之外,還包括行政保護和刑
事保護,當行為人侵犯他人票據權利時,他們不僅要對票據人承擔民事侵權責任,而且還可能要對國家承擔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因為, 《票據法》的保護并非僅僅涉及私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它實際上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對于平衡、保護票據人和社會公共利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前。如何加強懲治侵犯票據犯罪活動,已經成為票據法的重要內容,也成司法審判的工作重點之一。為此,我們專門選擇了有關票據犯罪方面的典型刑事案例,由從事刑事審判工作的法官進行評析,這既順應提高票據權利保護水平、加強票據關系刑事保護的現實需要,也使本書的內容更加豐富。當然,由于水平所限,我們在《票據法案例與評析》申提出的觀點也許存在問題,對有關案件的評析也許存在偏頗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便下一版能夠修改、補充和完善。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