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28962
- 書名:國際司法裁判制度
- 作者:杉原高嶺著
- 出版社:政法大學
- 出版時間:2007年4月
- 入庫時間:2007-4-17
- 定價:32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論述國際法院的裁判制度。從國際社會整體的秩序形成
角度來看,國際法院的作用很有限,加之其制度上的制約,這一作用
就受到更大的限制。這種現狀必須視為是現代國際社會發展階段的投
影。然而, 同時,法院的活動,如將其前身常設國際法院的活動期間
包括在內的話, 已經有75年之久,在這期間,法院所做出的許多業績,
無疑都是在回應國際社會的要求和期待(參見卷末案件目錄)。至今為
止,國際法院對國際糾紛的解決(以判決形式)、對國際組織所面臨法
律問題的解答(以咨詢意見的形式), 以及通過這些司法活動對國際法
的形成和發展都做出了著實的貢獻。
眾所周知,國際法院的判決,不是依靠超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其執
行的。然而,不管世人如何猜測,法院的判決不依靠強制力卻在實際
上有效地發揮了作用。畢竟法院判決具有很高的內在價值。展望相互
關系更為密切的21世紀國際社會,我們有理由相信,依據法和正義而
行動的法院的職能,今后將進一步得到重視和強化。本書也正是以這
一問題意識為起點,從學術觀點的角度來分析國際法院的判決和咨詢
意見制度。
在執筆過程中,筆者一方面致力于闡明國際司法裁判制度的全貌,
同時對各個主要論點,不僅通過對法院規約或規則的相關條文的解說,
而且通過深入分析與論點有關的法院判例來進行探討。因為只有這樣。
才能真正闡明這一具有生命力的法律制度。而且,對相關的少數意見
和各種學說也給予了相當的重視, 以期能更明確地把握各種問題的法
理地位。
圖書目錄
譯者序
中文版寄語
前 言
主要文獻資料略語表
第1章 國際裁判的歷史
第l節古希臘時代的仲裁裁判
第2節羅馬世界及其對外關系的處理
第3節中世紀的仲裁裁判
羅馬教皇的裁判 君主的仲裁裁判
第4節近代的仲裁裁判
第5節近代國際裁判的發展
近代國際裁判的展開 阿拉巴馬號案的意義
第6節海牙和平會議和常設仲裁法院 第7節現代的國際裁判
司法裁判和仲裁裁判 職能性法院的發展
國際法院活動狀況的變遷
第1章 國際法院的創設
第l節 常設國際法院的設立構想
第2節 海牙法律家咨詢委員會的規約草案
第3節 聯盟理事會和大會上的討論
理事會上的審議和修改 大會上的討論和修改
第4節 常設國際法院的成立和活動
第5節 新法院的創設之路
第6節 舊金山會議與新法院的成立
第7節 國際法院在聯合國機構中的地位
組織上統一的意義
安理會和國際法院在履行職能上的地位關系
第3章 國際法院的組成
第1節 法官的構成
第2節 法官的資格
第3節 法官候選人的提名
第4節法官的選舉
選舉的方式 選舉的實施及其存在的問題
第5節 專案法官制度
本制度的導入和評價
制度的適用及其實際運作狀況
第6節 法官的地位
法官的身份保障 裁判的回避義務
第4章 分庭
第1節 分庭的類型
簡易分庭 特種案件分庭 特別分庭
第2節 促進分庭的利用
第3節 特別分庭的設立方法
設立方法的變更經過 現行方式的意義和問題
特別分庭的構成人數
第4節 緬因灣案件的特別分庭
第5章 裁判的當事人
第1節 當事人能力
當事人能力僅限于國家 利用法庭的資格
第2節 國際組織和國際法院的關系
對國際組織的當事人能力的否定
擴大當事人能力的提案
第3節 個人和國際法院的關系
個人的訴訟請求和外交保護權
個人的問題和咨詢意見
第6章 裁判管轄權
第1節 管轄權的基本原則
同意原則的形成 第三國利益和管轄權
不超出請求事項的規則
第2節 管轄權的存在形式
特別協議 應訴管轄
裁判條約和裁判條款 選擇條款的承諾宣言
第3節 管轄權基礎的復合式存在
第4節 管轄權基礎的失效和系屬案件
所謂諾特波姆規則 同意的不可撤回性原則
第7章 選擇條款制度
第l節 選擇條款制度的形成過程
海牙委員會的管轄權構想 聯盟理事會的修訂
聯盟大會對該制度的采納 新法院下的繼承
第2節 選擇條款制度的法律構造
有關其法律構造的學說 條約法的適用性
第3節 選擇條款的承諾
第4節 保留
保留的許可性 保留的類型
自我判斷式保留的有效性 隨時修正權保留的有效性
第5節 承諾宣言的期限
第6節 保留的相互主義原則
相互主義的法律基礎 相互主義發生作用的期日
相互主義的適用范圍
第7節 制度的現狀與展望
第8章 訴訟程序
第1節 訴訟的開始
訴訟的提起 裁判提訴與國家的消極態度
案件的合并 訴訟的撤銷
第2節 書面程序
訴答文書的種類 訴答文書的提出方法
第3節 口頭程序.
口頭程序的實施方法 法院的質問和證人的詢問
法院要求提出資料以及傳喚證人、鑒定人
第4節 最終訴訟主張
最終訴訟主張的意義 最終訴訟主張的變更
第5節 事實和法律的認定
事實認定的方法 舉證責任
第6節 當事國的缺席和裁判審理
缺席規定的適用范圍 缺席國的地位
第9章 先決性抗辯
第1節 先決性抗辯制度的發展
第2節 抗辯的類型和審理順序
抗辯的類型和分類的標準 抗辯的審理順序
政治問題的抗辯一一抗辯案例的分析
第3節 先決性抗辯的提起
提起抗辯的當事者 提起抗辯的時間性要件
第4節 不依據先決性抗辯的管轄權審理
第5節 與實質問題的合并
合并制度的導入
新制度的采用一一否定先決性的宣言
新制度的意義
第6節 法院管轄權的決定權
第10章 臨時保全措施
第1節 臨時保全措施的制度性意義
第2節 臨時保全的權限與實質問題管轄權的關系
可能性說一一法院過去的立場
蓋然性說一一判例的變更
實際存在說一一部分法官的主張
第3節 臨時保全措施的申請與訴訟事由的關聯性
訴訟事由和臨時保全措施申請的關系
臨時保全措施與臨時判決的區別
第4節 緊急性的要求和權利的不可恢復性
第5節 實體性權利的合理預見說
合理預見說的主張 大海帶海峽案中的發展
第6節 臨時保全命令的效力
關于效力的意見分歧 臨時保全命令的拘束力
拘束力的界限
第11章 訴訟參加
第1節 參加制度的意義和目的
第2節 法院規約上的參加制度
第3節 第63條參加的法律制莊
制度的特性 關于條約解釋的判決的拘束力
第4節 第62條參加的制度性分析
法律利益的舉證
參加制度的框架一一擴大參加說和限制參加說
是否需要管轄權關聯
限制參加說的妥當性
判決對參加國的效力
第5節 其他幾個相關論點
附隨程序的參加問題 專案法官的任命問題
第12章 判 決
第1節 判決的評議
秘密評議 表決和法官的姓名表示
判決書的制作
第2節 判決的效力
判決的拘束力 判決的終局性
判決的既判力 既判力的范圍
既判力的效果
第3節 少數意見制度
仲裁裁判和少數意見 少數意見制度的導入
少數意見的類型 少數意見的功能和問題點
第13章 判決的解釋和復核
第l節 判決的解釋
解釋制度的采用 解釋請求的法律性質
受理請求的要件 解釋判決的意義
第2節 判決的復核
復核制度的沿革 復核請求的受理要件
復核程序
第14章 咨詢意見
第1節 咨詢意見制度的導人和制度的具體化
聯盟盟約對該制度的導入
海牙委員會的構想和聯盟的處理
法院規則對司法性處理的保障
咨詢意見制度的繼承
制度繼承上的問題
第2節 咨詢意見的請求
咨詢意見的請求權持有者
咨詢意見請求的運作實態評價
請求權持有者擴大議
國家間爭端和咨詢意見的請求
第3節 咨詢意見的審理
提供咨詢意見的權限的性質
相關國家同意的意義
第4節 先例中有關拒絕事由的主張
相關國家的反對 程序上的不規則
非法律問題 政治問題的抗辯
第5節 專案法官的參與
第6節 聯合國行政法院判決的審查請求程序的
特殊性
判決審查請求委員會的性質 關于提出異議的問題
法院審查程序的問題點 審查制度的改善方案
第7節 咨詢意見的效力
咨詢意見的一般性效力 由外部賦予的拘束力
附錄1 國際法院規約
附錄2 國際法院規則
附錄3 判例.案例索引
附錄4 事項.人名索引
附錄5 國際法院案例索引
附錄6 常設國際法院案例索引
本書共有4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