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29204
- 書名:行政解釋論:作為行政法之適用方法意義探究
- 作者:張弘
- 出版社:中國法制
- 出版時間:2007年5月
- 入庫時間:2007-5-22
- 定價:26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富有理論創新的著作。在對立法性解釋進行分析研究,指出其存在的問題與完善途徑的基礎上,對作為適用方法意義上的行政解釋作了全面、系統而深入的探索。作者將此類解釋放在“行政過程”中觀察,從解釋主體、解釋性質、解釋的理論基礎、解釋的正當性等各個不同視角和行政執法、行政司法不同過程進行探索,進而研究行政解釋的原則和解釋的規制,試圖構建起作為適用方法意義上的行政解釋理論的框架,最后,作者還對此類行政解釋從實踐的角度,作了實證分析,確是道前人所未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 論
——解釋的法律意義追問
一、法律為什么需要解釋
二、誰有權解釋法律
三、法律解釋在西方
四、法律解釋在中國
第二章 行政解釋之邏輯起始
——行政與法
一、行政為什么重要
二、行政為什么重要
三、行政法
四、行政解釋的研究現狀及思考
五、行政解釋的基本涵義
現實剖析篇 作為行政法淵源的行政解釋
第三章 中國現行的行政解釋
一、我國現行行政解釋的法律依據
二、現行行政解釋的概念分析
三、現行行政解釋與其它法律解釋的區別
第四章 中國現行的行政解釋體制
一、我國現行行政解釋體制的特點
二、我國現行行政解釋體制的弊端
三、我國現行行政解釋體制的改善
四、我國現行行政解釋評析
第五章 現行司法解釋和行政解釋
一、司法解釋
二、司法解釋與行政解釋的異同
三、司法解釋與行政解釋的關系
理論創新篇 作為行政法的適用方法的行政解釋
第六章 行政過程的性質
一、行政與法律關系的表征
二、行政之過程性
三、行政過程的性質
四、行政過程法律性解析
五、行政過程之法律解釋性
第七章 行政解釋的重新解讀與定位
一、行政解釋主體的定位:行政機關與公務員
二、行政解釋回歸解釋的本源:公務員
三、行政解釋的性質:執法性和司法性
四、行政解釋的理論基礎:權力分立、不確定法律概念、正義
五、行政解釋的正當性分析
第八章 行政解釋的范域與對象
一、行政執法過程中的行政解釋
二、行政司法過程中的行政解釋
三、行政解釋的對象
四、行政解釋的限度
第九章 行政解釋的原則
一、客觀性原則
二、合法性原則
三、合理性原則
四、可接受原則
五、先例原則
六、比例原則
第十章 行政解釋的規制
一、法律淵源的規制
二、解釋原則的規制
三、解釋方法的規制
四、推理規則的規制
五、論證規則的規制
六、程序規則的規制
七、先例規則的規制
八、行政道德的規制
九、行政復議的規制
十、司法審查的規制
第十一章 行政解釋與司法審查
一、行政解釋與法治
二、司法審查的含義
三、司法審查對行政解釋的審查
四、其他國家和地區制度的借鑒
五、理順我國行政解釋與司法審查的關系
實踐方法篇 作為行政法適用方法的行政解釋之方法
第十二章 行政解釋的具體操作
一、說明理由:行政解釋的表現方式之
二、行政解釋的具體操作
第十三章 行政解釋的方法
一、法律解釋的一般方法
二、行政解釋的方法
三、德國方法論多元主義的解釋方法
第十四章 行政解釋判例研究
一、誰有權進行行政解釋
二、行政主管部門的解釋權問題
三、對一件行政案件解釋方法的評析
四、行政解釋及其在行政法律淵源中的地位
第十五章 依法行政新解
一、問題的提出
二、西方依法行政的含義
三、依法行政新解
四、依法行政的社會基礎:政府角色轉變
五、依法行政的目標
六、依法行政的方法
參考文獻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