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入學學會,在熱心入學研究和建設的人士的支持下, 已
召開過三次全國性的理論研討會。這本論文集是第三次會議的成
果,但卻是中國入學學會編輯出版的《入學與現代化》系列論文
集的第四本,第三本是一次北京市的入學理論研討會的成果。.
入學與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系是一個常作常新喲
課題,因為人學的研究和建設是我國文化建設的一部分,而文化
建設又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三大建設之一,其與現代化
建設的密切聯系是自不待言的。入學研究將對推動現代化建設做
出自己的貢獻,而現代化事業的進展也將推動人學研究和建設。
入學與現代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理的生動體
現。中國入學學會將把入學與現代化這個課題長期做下去,把
《入學與現代化》系列論文集長期出下去。當然,這里的“現代
化”可以理解得廣泛一點,不僅是中國的現代化,而且是世界的
現代發展。
現在趁《入學與現代化》系列論文集第四本出版之機,我想
按入學的幾個重要問題來考察時代的發展向入學提出的挑戰。這
幾個重要問題:一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即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是人與社會的關系,即人在社會中的地位;三是人的本質。即
人是什么。自古以來的思想家們都對這幾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
法,馬克思主義產生以來,許多馬克思主義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
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現時代對這幾個問題提出了怎樣的挑戰。
一、人與自然的關系。自近代科學發達以來,思想界的主流
是肯定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馬克思和恩格斯
用實踐來概括這種關系,但科技發達的結果,特別是20世紀下
半葉,出現了人類用科技毀滅自己的可能性,即生態環境問題,
一些思想家因而提出了反人類中心主義的主張。科技的發展向人
類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成為理論界的一個熱
點。傳統的觀點被稱為人類中心主義,許多人認為這是根本錯誤
的,是主客二分、天人相分思想,必然導致人與自然不和諧,應
以反人類中心主義來取代它,承認動物、植物和一切物體都與人
一樣具有生存與發展的平等權利,不僅有人權,而且有動物權、
植物權、物權,認為不僅人際之間有倫理關系,還應建立生態倫
理學,研究人與自然的倫理關系。但是,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要依
賴動物和植物,要以人類為中心來生產,即改造自然。不以人類
為中心,人又如何生存和發展呢?總之,現代科學技術和生產的
發展給人提出了難題,入學必須研究和回答。
二、我國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軌已
經引起了關于人際關系或人與社會的關系的討論,即個人主義與
集體主義的爭論,這個爭論的內容大家都很熟悉,不必細說,但
作為一個理論問題并沒有解決,人們的意見有較大分歧,而且隨
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種爭論越來越尖銳。入學應當回答這個問
題。今天人們談得很多的經濟全球化也向入學提出了問題。當代
的經濟全球化是由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發達來推動的,
一方面是交通、通信(包括intemet)的高速發達大大加強了全
球的交流,密切了全球各地的關系;另一方面是巨型跨國公司的
經濟力量高度膨脹,有的跨國公司的產值超過了中等發達國家的
國民經濟收入,控制了重要的全球經濟領域,如金融、通信、高
新科技、鋼鐵、石油、化工等重要行業,這個全球化是以資本主
義為主導同時還存在社會主義的全球化,那么,政治上是否存在
全球化呢?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從政治活動上看,確實存在全
球化的趨勢,許多政治問題都要進行全球性的協商,特別是聯合
國在一定范圍內對政治問題發揮著一定的協調、溝通的作用。但
從政治權力上講,不僅不存在全球化,而是多極化。這是一個矛
盾。在這種矛盾中出現人權與主權的矛盾問題。西方國家受經濟
全球化的推動,要求政治全球化,提出人權高于主權;而對于發
展中國家,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能夠在資本主義全球化中捍衛
自己的武器就是主權,它們只能以主權來捍衛民族經濟,使自己
不致淹沒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在這種情況下,人權靠主權來
維護,沒有主權就沒有人權。但也不能完全否定人權的普遍性,
把人權完全限制在一國之內。人權與主權的關系問題也正是一個
人學問題,這個問題今天應很好地根據情況的變化來討論和解
決。
三、人是什么?人的本質是什么?討論了多年, 已達成一定
的共識,雖然還有分歧。綜合研究馬克思的論述和根據科學所提
供的資料,我們認為人的本質是人的社會實踐,社會性無疑是一
個重要方面。現代分子生物學對人是什么提供了新的思考。現代
分子生物學的一些新發現不僅對提高人的生產能力有極大的作
用,而且可以進一步證實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本質是實踐的觀
點,同時對人的發展前景提供了科學的預測。現代分子生物學認
為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分子片斷,即遺傳密碼,它們按不同順
序排列在DNA(脫氧核糖核酸)上。人類基因組的基因總數有6
萬一10萬個。人之所以為人,就其生理基礎來講,就是其基因
組與猿猴的基因組的差別,這些不同的基因約占總數的2%。這
2%的變化產生于500萬年之間。這是怎樣發生的?只能是由準
勞動和勞動造成的。當然,僅有人的基因組而不生存與發展于社
會中,嬰兒也不會成為人。但如無人的基因,也不可能成為人。
科學家們正在繪制全部人類基因組,如能成功,就意味著破譯了
全部人類遺傳密碼。人與人之間基因的差別只有0.1%,99.9%
都是相同的,如有人長壽,有人短命;有人高,有人矮;有人
美,有人丑;有人聰明,有人愚蠢;有人有某種天才或疾病、缺
陷等,都與這O。1%有關。破譯了這些密碼,就有可能用基因移
植創造優秀的人,在容貌、體力、智力上遠遠高于今天的人,即
理想的人。這就是人自己設計人、創造人,即人的人工進化。這
種設計人的工程可以設計出優秀的人,也可以設計出兇惡的人,
甚至怪物。當然,設計出來的基因工程只是遺傳基因,基因所具
有的特點還須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中才能實現。所以,一個良好的
社會環境十分必要。單單基因工程并不能創造出英雄或偉大人
物、專家、藝術天才。有同志認為,基因組就是人的本質,我想
是不確切的,但現代分子生物學對人的本質確實提出了一系列問
題,入學必須研究和回答。
以上只是現時代給入學提出來的幾個重要問題,其他問題還
很多。這本論文集提出并回答了其中的一些問題,這不僅會推動
人學的研究和建設,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特別是
人的建設,也會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