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1564
- 書名:清代民事訴訟與法律秩序(中華文史新刊)
- 作者:吳欣著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07年10月
- 入庫時間:2007-11-16
- 定價:28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分析清代的農民、士紳、商人、僧人、道士、婦女、“中人”等民事訴訟主體,探討了制約基層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因素。作者力圖突破以王朝為中心的研究模式,以清代社會各階層的人為中心,從他們的差異性、主動性人手,闡發我國傳統社會法律規則的特點,以及法律與社會結構、秩序的關系。在清代法律、社會史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圖書目錄
序………………………………………………………………………l
導論…………………………………………………………………1
第一章一般訴訟與秩序……………………………2l
--以普通農民的民事訴訟案件為例
一、婚姻訴訟……………………………………………………22
二、“兄弟爭產”訴訟中的倫理、宗法與律例……………………40
三、田土、房屋訴訟中的契約與“組織”…………………………54
四、小結…………………………………………………………6l
第二章“權力”與訴訟………………………………62
--以士紳的民事訴訟案件為例
一、士紳的“特權”與其進行訴訟的事實………………………63
二、士紳訴訟案件的一般類型…………………………………68
三、士紳“遭遇”訴訟的懲罰……………………………………77
四、士紳的“權力”在維護秩序中的作用………………………80
五、小結…………………………………………………………83
第三章經濟交往中的權利與訴訟……………………86
--以民事訴訟中的商人為例
一、合伙貿易中東伙的訴訟糾紛………………………………87
二、合資合伙經營中的訴訟糾紛………………………………93
三、商人與主顧的訴訟糾紛……………………………………97
四、商人與商人之間的訴訟糾紛………………………………103
五、小結…………………………………………………………112
第四章信仰空間中的訴訟…………………………113
--以廟觀產業糾紛中的僧、道為例
一、僧尼、道士對廟產的處置權………………………………1115
二、舍主及紳民等對寺觀產業處置權的干預…………………117
三、地方官對廟觀產業管理權的剝奪…………………………121
四、僧道、民眾、地方官在寺觀空間中的矛盾與整合…………124
五、小結…………………………………………………………129
第五章“弱勢”群體的訴訟與權利……………………130
--以婦女的訴訟案件為例
一、婦女進行訴訟的一般條件…………………………………13l
二、婦女訴訟的特殊案件………………………………………135
三、“抱呈”與訴訟主體之辨析…………………………………137
四、婦女的“訴訟資源”與作為“訴訟資源”的婦女……………141
五、寡婦再嫁過程中的權利與社會關系………………………144
六、小結…………………………………………………………155
第六章民事訴訟主體的“人為”保障…………………159
--以徽州地區的“中人”為例
一、關于“中人”的概說……………………………………………159
二、中人的身份…………………………………………………162
三、中人群體及其法律作用……………………………………172
四、小結…………………………………………………………177
第七章民事訴訟主體的官方保障……………………182
--以地方官為例
一、民事訴訟中的地方官………………………………………182
二、賤訟與聽訟…………………………………………………186
三、“執法”與“泥法”……………………………………………193
四、民事訴訟中的官、民………………………………………198
五、小結…………………………………………………………202
結論………………………………………………………………203
后記………………………………………………………………209
本書共有2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