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1713
- 書名:公平競爭權論(經濟與法文叢)
- 作者:王顯勇著
- 出版社:人民法院
- 出版時間:2007年11月
- 入庫時間:2007-11-21
- 定價:22
圖書內容簡介
作為侵權行為的反競爭行為侵犯了經營者何種權利?這種權利是否屬于競爭法上獨立的權利類型?這種權利有何特質?如何得以實現?對這些問題所做出的理論回答,無論是對于競爭法學理論研究與司法實踐,還是對于整個經濟法學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這種權利的本體性問題,可以確立競爭沖突的訴因,構建一種新型的權利類型,并為經濟法學研究提供一種權利研究的新路徑;研究這種權利的實現機制問題,可以擴大私人在競爭法實現中的作用,在發生法律競合時能夠更好地適用法律。本文將經營者的這種權利概括為公平競爭權,沿著公平競爭權命題的提出--公平競爭權命題真假性的證明--公平競爭權的歷史生成--公平競爭權的基本理論--公平競爭權的實現機制--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的比較分析--我國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的具體構建--公平競爭權研究結論的邏輯思路構建全文,力圖對上述問題做出理論回答,并得出自己基本的研究結論:反競爭行為侵害了經營者的公平競爭權,公平競爭權是競爭法上獨立的權利類型,它屬于經濟法上的社會性經濟權利,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競爭公益訴訟、行政途徑等得以實現。
圖書目錄
導論:公平競爭權旨在解決什么問題…………………………(1)
一、典型競爭沖突案例及其評析………………………(1)
二、問題……………………………………………………(9)
三、研究思路、方法、意義………………………………(13)
第一章公平競爭權命題真假論………………………………(18)
第一節競爭法益……………………………………………(18)
一、競爭法益問題的提出與分析的理論工具……………(18)
二、競爭法屬于公私法交融的法律……………………(22)
三、競爭利益是競爭法所創設的一種新的法益…………(24)
四、競爭法益的內容及調整模式…………………………(26)
第二節關于競爭者權益的幾種觀點及其評析……………(28)
一、外國學者的主要觀點及其評析………………………(28)
二、本國學者的主要觀點及其評析………………………(32)
第三節公平競爭權的確立…………………………………(39)
一、公平競爭:原則、權利還是義務……………………(39)
二、立法已經逐步確立公平競爭權………………………(41)
三、司法已經逐步承認公平競爭權………………………(42)
本章小結:公平競爭權是個真命題…………………………(46)
第二章公平競爭權生成論……………………………………(48)
第一節現代化進程與企業財產關系的演進………………(49)
一、現代化進程……………………………………………(49)
二、企業財產關系的演進…………………………………(53)
三、市場競爭范式的轉化…………………………………(56)
第二節市場與國家關系的近現代演變及其
法治(制)架構……………………………………(58)
一、分離式市場與國家關系及其法治架構………………(59)
二、統一式市場與國家關系及其法制架構………………(62)
三、結合式市場與國家關系及其法治架構………………(63)
四、市場與國家關系近現代演進及其法治
架構的總結與結論……………………………………(66)
第三節競爭法與公平競爭權的生成………………………(70)
一、競爭法是調整競爭規制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70)
二、公平競爭權的生成……………………………………(77)
本章小結:公平競爭權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79)
第三章公平競爭權基本理論…………………………………(81)
第一節公平競爭權的憲法基礎……………………………(81)
一、現代憲法基礎的變化與憲法的現代發展……………(81)
二、公平競爭權的憲法基礎………………………………(84)
第二節公平競爭……………………………………………(88)
一、從自由競爭到公平競爭………………………………(88)
二、何謂公平競爭…………………………………………(89)
三、有效競爭:判斷公平競爭的標尺……………………(94)
四、妨礙公平競爭行為的類型……………………………(97)
第三節公平競爭權的概念及其法律特點………………(100)
一、公平競爭權的概念…………………………………(100)
二、公平競爭權的法律特點……………………………(103)
第四節公平競爭權的具體構成及法律責任……………(107)
一、權利主體……………………………………………(107)
二、義務主體……………………………………………(108)
三、權利內容與法律適用………………………………(110)
四、侵害公平競爭權所承擔的法律責任………………(112)
第五節公平競爭權的法律性質…………………………(114)
一、公平競爭權是一種社會性經濟權利………………(114)
二、公平競爭權屬于經濟法的范疇……………………(115)
第六節公平競爭權的實現方式…………………………(117)
一、概述…………………………………………………(117)
二、民事訴訟……………………………………………(118)
三、競爭公益訴訟………………………………………(119)
四、行政途徑……………………………………………(119)
本章小結:公平競爭權屬于經濟法上的社會性
經濟權利………………………………………(121)
第四章競爭公益訴訟論……………………………………(123)
第一節公益訴訟概述……………………………………(123)
一、公益訴訟的產生與發展……………………………(123)
二、公益訴訟的概念與特征……………………………(126)
三、公益訴訟的理論基礎………………………………(128)
四、公益訴訟模式………………………………………(131)
第二節競爭公益訴訟……………………………………(134)
一、競爭公益訴訟生成論………………………………(134)
二、競爭公益訴訟根據論………………………………(136)
三、競爭公益訴訟制度論………………………………(141)
四、阻卻競爭公益訴訟制度生發的制度因素…………(143)
本章小結:競爭公益訴訟是公平競爭權的特殊
實現方式………………………………………(146)
第五章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比較論………………………(148)
第一節美國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148)
一、美國公平競爭權的確立模式與方式………………(148)
二、美國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149)
三、美國公平競爭權的重要實現機制 …………………(155)
第二節 日本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159)
一、日本公平競爭權的確立模式與方法………………(159)
二、日本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162)
三、日本公平競爭權的重要實現機制…………………(166)
第三節德國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167)
一、德國公平競爭權的確立模式與方式………………(167)
二、德國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168)
三、德國公平競爭權的重要實現機制…………………(172)
第四節我國臺灣地區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174)
一、臺灣公平競爭權的確立及其方式…………………(174)
二、臺灣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175)
三、臺灣公平競爭權的重要實現機制…………………(180)
第五節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比較分析…………………(182)
一、公平競爭權確立模式與方式之比較分析…………(182)
二、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主要內容之比較分析………(184)
三、公平競爭權實現機制比較分析……………………(190)
本章小結:公平競爭權是一個世界性法律現象…………(195)
第六章我國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構建論…………………(196)
第一節我國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應采取合并
立法模式…………………………………………(196)
一、合并立法模式是本來意義上的競爭法模式………(196)
二、分別立法模式只是基于歷史因素的考慮,不
具有現代意義上的科學性…………………………(198)
三、百年競爭立法及司法實踐表明合并立法是
競爭法發展的趨勢…………………………………(201)
四、總結:我國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應采
合并立法模式………………………………………(203)
第二節我國公平競爭權確立方式及其規制對象………(204)
一、我國公平競爭權應實行總則肯定性與分則禁止性
相結合的確立方式…………………………………(204)
二、我國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的主要規制對象………(208)
第三節建立競爭公益訴訟制度…………………………(212)
一、公平競爭權社會屬性的司法保護呼喚
競爭公益訴訟制度…………………………………(212)
二、破除體制性弊端,建立競爭公益訴訟制度………(214)
三、我國競爭公益訴訟制度的具體構建………………(216)
第四節建立綜合性的公平競爭權法律責任制度………(219)
一、設置綜合性公平競爭權法律責任制度的根據……(219)
二、民事責任制度……………………………………(220)
三、行政責任制度………………………………………(223)
四、刑事責任制度………………………………………(224)
本章小結:實行制度創新,構建公平競爭權法律制度…(225)
結語:競爭法--公平競爭權的宣言書與保障書…………(227)
參考文獻………………………………………………………(232)
參考著作…………………………………………………(232)
參考論文…………………………………………………(239)
后記……………………………………………………………(244)
作者簡介………………………………………………………(246)
本書共有2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