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謨,18世紀英國哲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與約翰·洛克及喬治-貝克萊并稱英國“三大經驗主義者”。 休謨把哲學設想為一門歸納的和實驗的人性科學,重視從“生活經驗”中提煉出哲學觀點。他的思想對盧梭、康德等后世哲學家影響深遠。休謨的代表作有:《人性論》、《人類理智研究》、《宗教的自然史》等。
內容提要
《人性論》全書分三卷,分別是“論知性”、“論情感”和“論道德”。正文前有一篇簡短的“引論”,主要說明了人性科學的重要性和意義。 第一卷“論知性”的主題是認識論,主要說明了知識的起源、分類和范圍,人的認識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質和作用等認識論的內容。第一卷是《人性論》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其他部分的基礎,包含了休謨對哲學的主要貢獻。 第二卷“論情感”是第一卷的繼續,其主題是情感的起源、性質和活動,并為下一卷關于道德問題的討論打下基礎。其中對意志和自由的討論有相對的獨立性。 第三卷“論道德”是在前兩卷基礎上對道德問題的全面闡述。其中第一章論述了道德的基本原理,屬于倫理學的內容;第二章討論“人為的德”——既是倫理學的內容,也是政治學的內容;第三章討論的是“自然的德”。 《人性論》是休謨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對于人類思想史具有獨創性的理論貢獻。休謨思想中最重要的方面都在這本書中進行了闡述,如關于人性的三個假設,有關自私和同情的看法,有關社會秩序和制度正義的看法等等。 休謨所處的時代是英國資產階級“光榮革命”結束、產業革命剛剛開始的時代。在這一時期,英國的資產階級已經上升為統治階級,它既要維持同封建貴族的聯盟,同時又要加強對勞動人民的統治。英國資產階級也要對本階級內部關系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本階級內部發展的需要,還要防止封建勢力的復辟。資產階級的進步性與保守性交織在一起,這一階段資產階級思想的代表人物就是休謨。 休謨總結了自笛卡兒以來近代西方哲學的成果,其最直接、最重要的貢獻是推動了康德批判哲學的形成。休謨的哲學在西方哲學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但作為西方哲學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以其深刻的思想和豐富的內涵極大地影響著現代西方哲學的發展,是許多哲學思潮和觀點的理論來源。休謨的研究能力、深刻見解和道德品格贏得了康德的高度評價,康德曾多次稱休謨為“見解高明的人”,認為“休謨乃一世罕與匹之銳利思想家”。 唯意志論者叔本華贊成休謨的不可知論,認為這種不可知論表明了用理性方法認識世界本質的不可能性,為把直觀當作認識的普遍原則開辟了道路。尼采也特別肯定了休謨對因果推理的懷疑主義論證,把它作為否定客觀因果規律性的存在,反對理性主義認識作用的一個證據。羅素也明確指出休謨的懷疑主義摧毀了一切理性的信念,為非理性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溫床。他認為,休謨哲學代表了近代重理精神的破產,在對理性精神的破壞之后不可避免地會帶來非理性理念的爆發。他說:“整個19世紀內以及20世紀到此為止的非理性的發展,是休謨破除經驗主義的當然后果。” 休謨對19世紀以來西方哲學思想史的發展影響極大,可以說沒有休謨就沒有康德;沒有康德就沒有德國古典哲學;沒有德國古典哲學,便沒有馬克思、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 當歷史進入20世紀,隨著西方哲學的發展,休謨哲學得到了更廣泛的重視。人們發現,雖然休謨是18世紀的哲學家,但是他提出的許多問題實際是現代的問題,他的一些觀點和方法對于處理當今哲學的復雜問題仍然有重要的意義。尤其在經驗哲學方面,休謨比以往任何哲學家更徹底、更全面地考察了經驗知識的內容,揭示了它的內容、局限和內在矛盾,因此,休謨對于后來的實證主義、實用主義、新實在論等主張以經驗為基礎的各類哲學的發展都有深刻的影響。 休謨哲學不僅屬于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而且屬于從那個時代起至今的整個西方哲學。不論后人對休謨哲學的瑕瑜有何評說,都不能否認它對人類哲學思維的進步所做出的貢獻。休謨正因其哲學的價值而被納入西方哲學有持久而深遠影響的偉大思想家之列。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