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3968
- 書名:語詞和對象(當代世界學術名著.哲學系列)
- 作者:[美]蒯因
- 出版社:中國人大
- 出版時間:2006年12月
- 入庫時間:2008-4-30
- 定價:33
圖書內容簡介
語詞和對象》是蒯因繼《從邏輯的觀點看》之后關于語言哲學的一部系統的論著。作者以語言的社會性為出發點,從主體與對象的刺激-反應關系和機制對語詞、語句及其意義做了經驗主義的發生學的研究,提出了關于兒童的語言習得、全然陌生語言的“徹底翻譯”和翻譯的不確定性、語詞的刺激意義和刺激同義性等重要的概念和學說。書中對牛津日常語言哲學多有批評,充分運用和發展了形式語言的邏輯分析方法(“義釋”、“語義上溯”);對各種指稱的語言手段的暗昧性的根源及其解決方案做了細致的討論。本書較以前的著作更明確、深入地闡述了作者在物理對象和心理對象問題上的物理主義觀點及關于抽象對象(類、數學對象)的柏拉圖主義觀點。
本書是蒯因繼《從邏輯的觀點看》之后關于語言哲學的一部系統的論著,被譽為當代世界哲學經典著作。作者以語言的社會性為出發點,從主體與對象的刺激-反應關系和機制對語詞、語句及其意義做了經驗主義的發生學的研究,提出了關于兒童的語言習得、全然陌生語言的“徹底翻譯”和翻譯的不確定性、語詞的刺激意義和刺激同義性等重要的概念和學說。
圖書目錄
前言/l
第一章語言與真理/1
1.從日常的事物著手/1
2.客觀的引力;或者e pluribus unum/6
3.句子的互動/9
4.語詞的學習方式/14
5.證據 /17
6.設定物與真理/21
第二章翻譯和意義/27
7.徹底翻譯的先期步驟/27
8.刺激與刺激意義/32
9.場合句。干擾的信息/37
10.觀察句/42
11.場合句的主體內的同義性/47
12.詞的同義性/53
13.翻譯邏輯聯結詞/59
14.同義句和分析句/63
15.分析假設(analytical hypotheses)/68
16.論未能察覺不確定性的原因/73
第三章指稱的個體發生史/84
17.語詞和性質/84
18.語音的規范/89
19.分離指稱/94
20.述謂(predication)/100
21.指示詞。定語/105
22.關系詞。指稱的四階段/111
23.關系從句。不定單獨詞項/117
24.同一性/123
25.抽象詞/127
第四章指稱之異常多變/136
26.模糊性/136
27.詞的歧義/140
28.句法的某些歧義/146
29.范圍的歧義/152
30.指稱的暗昧性/157
31.暗昧性和不定詞項/163
32.某些動詞的暗昧性/170
第五章嚴格規整化/179
33.嚴格規整化的目的和要求/179
34.量詞和其他算子/184
35.變元與指稱暗昧性/189
36.時間。普遍詞項的限制/195
37.名字再分析/201
38.調解性評論。單獨詞項的消除/207
39.定義與雙重生命/213
第六章逃離內涵/221
40.命題與永恒句/22l
41.模態/225
42.作為意義的命題/231
43.摒棄內涵對象/236
44.命題態度的其他對象/241
45.雙重標準/248
46.傾向式和條件式/253
47.理論的一個框架/258
第七章本體論的判定/268
48.唯名論和實在論/268
49.虛假的偏好。本體論的許諾/273
50.ENTIA NON GRATA/278
51.極限的神話/283
52.幾何對象/287
53.作為哲學范式的序偶/292
54.數、心與身/298
55.類向何處去?/302
56.語義上溯/306
參考書目/315
索引/331
后記/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