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8101
- 書名:不純正不作為犯研究(南開大學法學院學術文庫)
- 作者:劉士心著
- 出版社:人民
- 出版時間:2008年12月
- 入庫時間:2009-2-8
- 定價:20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于研究“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專著,書中立足犯罪是實質違法性與形式違法性相統一的立場,以不純正不作為犯的違法等價性為中心,對不純正不作為犯的事實特征、規范結構、處罰根據、作為義務的范圍、等價性的判斷標準、未完成形態、共犯形態、阻卻違法事由等問題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和論述。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基礎觀念
第一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意義
一、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概念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的范圍
第二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與作為犯的界限
一、中外刑法理論中的主要觀點分析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與作為犯區別的標準
三、不純正不作為犯與作為犯區別的幾種特殊情形
第三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形式可罰性
一、形式可罰性問題的由來
二、大陸法系刑法理論中的代表性觀點評析¨
三、處罰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法規范根據
第二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
第一節 作為義務的基礎問題
一、作為義務的內容
二、作為義務的犯罪論地位
三、形式的作為義務與實質的作為義務
第二節 作為義務的實質根據
一、大陸法系刑法理論中作為義務根據學說概覽
二、我國刑法理論對作為義務根據的初步研究
三、作為義務根據的法理學探究
四、作為義務的實質類型
第三節 作為義務的形式來源
一、外國刑法理論中作為義務形式來源的研究概況
二、我國刑法中作為義務形式來源范圍的確定
第四節 作為義務的具體來源形式
一、法律規定的義務
二、職務或業務要求的義務
三、自愿承擔的義務
四、基于法律精神的義務
第五節 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
一、先行行為義務的含義
二、先行行為義務的學理根據與限制
三、先行行為的范圍
第六節 關于“緊急救助義務”
第三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與作為犯的違法等價性
第一節 等價性的意義
一、等價性問題的含義及由來
二、“等價性否定論”之否定
三、等價性的實質和理論地位
第二節 等價性的判斷標準
一、大陸法系刑法理論中諸學說述評
二、等價性判斷的具體標準
第三節 限制手段犯的等價性問題
第四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中的認識錯誤與義務沖突
第一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認識錯誤
一、作為義務的認識錯誤
二、作為可能性的認識錯誤
第二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中的義務沖突
一、義務沖突的概念
二、義務沖突的特征
三、義務沖突的類型
四、義務沖突的法律本質
五、義務沖突中義務履行的選擇原則
第五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非典型形態
第一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未完成形態
一、不純正不作為犯的著手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未遂形態
三、不純正不作為犯的中止形態
第二節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共犯形態
一、不純正不作為犯與共同正犯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與教唆犯
三、不純正不作為犯與幫助犯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