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9747
- 書名:邏輯/2010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突破教材
- 作者:李永新主編
- 出版社:人民日報
- 出版時間:2009年2月
- 入庫時間:2009-6-2
- 定價:38
圖書內容簡介
邏輯學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思維科學,是行政能力測驗考試的必備作答工具(或:邏輯思維方法是作答行政能力測驗考試的必備知識與能力)。邏輯推理作為一種考試題型.可以測試一個人的智力,并被各級公務員錄用考試所采用。由于多數考生并未受過系統的邏輯思維訓練,對邏輯推理試題的命題間的內在推理關系不明,無法有效的答題。實際上很多題目,如果考生能夠利用邏輯學的基礎知識,那么做題的速率和準確率將大大提高。有鑒于此,中公教育的頂尖職業研發團隊結合邏輯學的基礎知識和公務員考試邏輯推理(邏輯判斷)的歷年真題,編寫了這本《邏輯專項突破》教材。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篇 邏輯概論
第一章 概念、命題和推理
第一節 邏輯概述
一、邏輯學的發展
二、邏輯的研究對象
三、思維
四、思維的形式和結構
第二節 概念
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二、概念的種類
三、概念外延間的關系
第三節 命題
一、命題
二、命題的性質
三、命題與語句
四、命題的分類
五、命題的形式
六、命題的真值
第四節 推理
一、推理及其結構
二、推理的分類
三、推理的邏輯性
四、推理的省略形式
五、論證
第二章 邏輯基本規律和邏輯謬誤
第一節 基本規律及其謬誤
一、同一律
二、矛盾律
三、排中律
四、充分理由定律
第二節 其他常見邏輯謬誤
一、相關謬誤
二、歧義性謬誤
三、假設性謬誤
第二篇 必然性推理
第一章 直言命題及推理
第一節 直言命題
一、直言命題的定義
二、直言命題的結構
三、直言命題的質和量
四、直言命題的種類
五、直言命題的真假
六、詞項的周延性
第二節 對當關系及其推理
一、矛盾關系及推理
二、反對關系及其推理
三、下反對關系及其推理
四、從屬關系及其推理
五、邏輯方陣圖
第三節 直言命題的變形推理
一、換質推理
二、換位推理
三、完全換質位推理
第四節 三段論
一、三段論及其結構
二、三段論推理的規則
第二章 復言命題及其推理
第一節 聯言命題及其推理
一、聯言命題
二、聯言推理
第二節 選言命題及其推理
一、選言命題
二、選言推理
第三節 假言命題及其推理
一、假言命題
二、假言推理
三、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之間的關系
第四節 二難推理
一、簡單構成式
二、簡單破壞式
三、復雜構成式
四、復雜破壞式
第五節 負命題及其推理
一、負命題
二、負命題種類及其推理
第三章 模態命題及其推理
第一節 模態命題
一、模態命題
二、模態命題的分類
三、模態命題的真假關系
第二節 模態推理
一、模態命題的對當關系
二、具有矛盾關系的模態命題及其負命題的推理
三、具有反對關系的模態命題的推理
四、具有下反對關系的模態命題的推理
五、具有從屬關系的模態命題的推理
六、標準模態命題與非模態命題的推出關系
第四章 常用解題方法
第一節 文氏圖法
第二節 圖表法
第三節 排序法
第四節 代入法
第五節 計算法
第六節 假設法
第七節 排除法
第三篇 可能性推理
第一章 歸納推理
第一節 歸納推理的概述和分類
一、完全歸納推理
二、不完全歸納推理
三、其他歸納
第二節 因果聯系及尋求方法
一、因果關系的特點
二、求同法
三、求異法
四、求同求異并用法
五、共變法
六、剩余法
第二章 類比推理
一、類比及其分類
二、類比推理
第三章 削弱、加強和前提型題目及其解題方法
第一節 論證結構的組成及鑒別
一、論證結構的組成
二、論證結構的鑒別
第二節 論證有效性分析
一、概念的有效性
二、論據的有效性分析
三、論證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四、結論的有效性分析
第三節 削弱型
一、題型特點
二、通過削弱論據削弱題干
三、直接否定論點
四、前提與結論之間沒有聯系或有差異
五、以偏概全
六、因果倒置
七、另有他因
第四節 加強型
一、題型特點
二、直接加強論據
三、直接支持結論
四、在前提與結論之間建立聯系
五、排除他因
六、從反面場合加強題干
第五節 前提型
一、題型特點
二、前提與結論之間有本質聯系
三、推論可行或有意義
四、沒有別的因素影響推論
第四章 解釋和評價題型題目及其解題方法
第一節 評價論證方法
一、論證方式
二、論證方法
三、反駁方法
第二節 解釋型
一、題型特點
二、解釋結論或現象
三、解釋差異或矛盾
第三節 評價型
一、題型特點
二、常規評價
三、找類似的邏輯結構
四、找爭論的焦點
五、找論證的漏洞或缺陷
第五章 結論型題目
一、題型特點
二、對題干信息的轉化
三、歸納論點
四、經過簡單計算得出結論
中公教育·2010年強大課程體系
中公教育·全國分校一覽表
本書共2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