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41303
- 書名:無被害人犯罪研究/華東政法大學復校30周年慶典文叢
- 作者:王恩海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09年9月
- 入庫時間:2009-10-31
- 定價:20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在探討了無被害人犯罪概念的基礎上,重點討論了無被害人犯罪的哲學、刑法學和現實基礎,之后討論了我國刑法規定的無被害人犯罪的范疇并就其中關犯罪非犯罪化的理由和前景進行了論述,由此說明無被害人犯罪客觀存在的現象,以期引起刑法學界和實務界的關注和重視。
圖書目錄
導富
第一章 無被害人犯罪概述
第一節 無被害人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一、無被害人犯罪的概念和分類
二、無被害人犯罪的特征
第二節 部分國家(地區)規定的無被害人犯罪
一、墮胎
二、成年人之間相互同意的性行為
三、傳播淫穢物品、色情文學作品
四、服用麻醉品(毒品)
五、賭博
第二章 無被害人犯罪的哲學基礎
第一節 自由主義
一、自由主義的含義
二、社群主義——自由主義的對立
三、無被害人犯罪與自由主義
第二節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一、西方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模式簡介
二、能否對道德進行法律上的強制
三、無被害人犯罪屬于道德范疇
第三章 無被害人犯罪的刑法學基礎
第一節 非犯罪化思想
一、非犯罪化概述
二、非犯罪化在我國適用的可行性
第二節 法益保護思想
一、法益侵害說概述
二、規范違反說——法益侵害說的對立
第三節 刑法的謙抑思想
一、刑法謙抑思想概述
二、刑法謙抑思想對我國的影響
第四章 無被害人犯罪的現實基礎
第一節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
一、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提出
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含義及定位
三、無被害人犯罪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
第二節 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
一、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的提出
二、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的含義
三、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實現的途徑
第五章 我國刑法規定的無被害人犯罪
第一節 聚眾淫亂罪
一、聚眾淫亂罪的概念
二、聚眾淫亂行為非犯罪化的原因
三、應限制聚眾淫亂罪的范圍
第二節 賭博罪
一、賭博罪的概念
二、“以賭博為業”行為非犯罪化的原因
余論——無被害人犯罪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一、著作及譯注類
二、編著類
三、雜志類
四、畢業論文
后記
本書共1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