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41358
- 書名:中國刑事審判指導案例;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 作者:最高院刑事審判一庭主編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09年10月
- 入庫時間:2009-11-5
- 定價:89
圖書內(nèi)容簡介
《中國刑事審判指導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一至五庭主辦的業(yè)務指導和研究性刊物——《刑事審判參考》1999年至2008年所有各集的合訂精編本。《刑事審判參考》自1999年創(chuàng)辦以來,秉承立足實踐、突出實用、重在指導、體現(xiàn)權威的編輯宗旨,在編輯委員會成員、作者和讀者的共同努力下,密切聯(lián)系刑事司法實踐,為刑事司法人員提供了有針對性和權威性的業(yè)務指導和參考,受到刑事司法工作人員和刑事法律教學、研究人員的廣泛歡迎。為了滿足廣大讀者的實際工作中的需要,我們在已出版各集《刑事審判參考》的基礎上,精心匯編出版《中國刑事審判指導案例》。
圖書目錄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指導案例】
王征宇故意殺人案[第9號]
——駕車致人死亡的行為如何定罪
王勇故意殺人案[第19號]
——被害人有嚴重過錯的殺人案件應如何處理
宋有福、許朝相故意殺人案[第35號]
——農(nóng)村鄰里糾紛引發(fā)的故意不明確的侵犯人身權利案件應如何定性
羅登祥搶劫、故意殺人、脫逃(未遂)案[第36號]
——對在搶劫過程中殺人(致人死亡)的案件如何定罪處刑
胡斌、張筠筠等故意殺人、運輸毒品(未遂)案[第37號]
——誤認尸塊為毒品而予以運輸?shù)男袨閼绾味ㄗ锾幮?
葉永朝故意殺人案[第40號]
——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規(guī)定的正當防衛(wèi)權應如何理解與適用
張栓厚故意殺人案[第41號]
——犯罪后由親屬送司法機關歸案并在一審宣判前如實供述罪行的應認定為自首
張杰故意殺人案[第42號]
——被告人投案后未如實供述罪行但有搶救被害人情節(jié)的應如何處理
劉加奎故意殺人案[第43號]
——因民間矛盾激化引發(fā)且被害人有一定過錯的案件如何適用死刑
李典故意殺人案[第49號]
——限制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殺人如何處罰
楊政鋒故意殺人案[第50號]
——駕車故意擠占車道致使追趕車輛車毀人亡的行為如何定性
閻留普、黃芬故意殺人案[第58號]
——被告人同時具備多種法定從輕、減輕、免除處罰情節(jié)和其他酌定情節(jié)的如何具體量刑
魏榮香、王招貴、鄭建德故意殺人、搶劫、脫逃、窩藏案[第76號]
——單人劫獄的行為如何定罪
王洪斌故意殺人案[第80號]
——到公安機關報假案與自動投案的區(qū)別應如何把握
王彬故意殺人案[第104號]
——對在盜取自己被公安機關依法查扣的機動車輛的過程中致人傷亡的行為應如何定性
梁小紅故意殺人案[第105號]
——對故意殺人后為掩蓋罪行而寫信勒索錢財并恐嚇他人的行為應如何定性
曹成金故意殺人案[第132號]
——間接故意犯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態(tài)
張君等搶劫、殺人犯罪集團案[第116號]
——犯罪集團應如何認定,犯罪集團案件是否應全案審判
阿古敦故意殺人案[第152號]
——對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應如何處罰
計永欣故意殺人案[第153號]
——故意殺人后又取走被害人財物的如何定性
李春林故意殺人案[第171號]
——為逃避債務故意殺人后又拿走被害人財物的行為如何定性
王志峰、王志生故意殺人、保險詐騙案[第198號]
——為騙取保險金而搶劫、殺人的應如何定罪
李林故意殺人案[第222號]
——二審法院能否采納出庭支持抗訴的檢察人員超出抗訴書范圍提出的抗訴意見
張怡懿、楊*故意殺人案[第240號]
——公安機關待犯罪嫌疑人分娩后再采取強制措施的,能否視為審判時懷孕的婦女
張義洋故意殺人案[第241號]
——犯罪嫌疑人的親屬報案后,由于客觀原因沒能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但予以看守并帶領公安人員將其抓獲的,能否視為自動投案
王元帥、邵文喜搶劫、故意殺人案[第242號]
——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區(qū)別
冉國成、冉儒超、冉鴻雁故意殺人、包庇案[第254號]
——如何理解和認定事前通謀的共同犯罪
陳宗發(fā)故意殺人、敲詐勒索案[第259號]
——將被害人殺死后,以被害人被綁架為名,向被害人親屬勒索錢款的行為構成敲詐勒索罪
王某故意殺人案[第343號]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第(三)項中的“證據(jù)不足”應當如何理解
官其明故意殺人案[第344號]
——如何判定行為人的犯罪故意
賈淑芳故意殺人案[第362號]
——在被害方有明顯過錯的殺人案件中對被告人一般不應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
……
【刑事立法、司法規(guī)范】
【審判實務釋疑】
【經(jīng)驗交流】
【裁判文書選登】
附:高法公報案例
本書共6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