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41447
- 書名:私法文化;價值訴求與制度構造/西北政法大學學術文庫
- 作者:李少偉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09年1月
- 入庫時間:2009-11-16
- 定價:28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以現代法律文化的價值意蘊及理論架構對現代私法制度進行解讀,以期能夠揭示現代法律文化和現代私法的價值訴求與制度構造之間的相互兼容和相互支持的關系。本書在民商分立的框架之下對現代私法價值進行提煉,認為現代民法文化既注重個人自由價值,又兼顧社會正義價值:追求既保障個人利益,又維護社會利益的目的,F代商法文化既注重營業自由價值,又兼顧交易安全價值,追求既保障個人利益,又體現維護市場交易者利益和諧的目的。我國民商事法律制度應以上述價值訴求為基準和尺度,進行反思與重構,以現代民法和商法的價值取向指導我國《民法典》和《商法通則》的制定,解決制定過程中所形成的一些理論難點和爭議問題。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私法文化與私法價值
第一章 法律文化闡釋
第一節 現代文化與現代法的精神
一、現代文化的價值
二、現代法的精神
第二節 法律文化的結構
一、結構與法律文化結構
二、法律觀念的輸出功能
三、法律制度的輸出功能
第三節 法律文化的社會結構基礎
一、家庭、家族共同體與法律文化
二、民族共同體與法律文化
第二章 私法文化的基礎及功能
第一節 私法與公法劃分的實益
一、公私法劃分的起源、演變及其成因
二、公私法劃分與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建構
三、“私法公法化”的澄清:以商法為例
四、公私法一體——中國傳統法律體系的結構形式
第二節 私法文化的物質基礎
一、利益追求的正當性
二、權利的基礎性
三、交易的普及性
第三節 私法文化運用:契約結構的文化分析
一、契約的演進與契約結構的確立
二、主觀精神:守約在契約結構中的基礎性
三、客觀精神:形式在契約結構中的共識性
四、契約與法律
第三章 中國傳統社會私法缺失的文化分析
第一節 民法缺失的私法文化分析:以所有權的缺失為例
一、集團權力本位與個人權利本位
二、“法者罰之體”與“法是人民自由的圣經”
三、“法自君出”與理性之法
四、民法缺失的實證表現:以所有權為例
第二節 商法缺失的私法文化分析:以公司人格的缺失為例
一、公司人格的發展與我國之繼受
二、公司人格在中國社會繼受之困境
第二部分 私法價值與私法制度構造
第四章 民法的價值與制度實現
第一節 個人自由與社會正義
一、個人自由和社會正義的價值內涵
二、現代法的本體價值——個人自由和社會正義的統一
……
第五章 商法的價值與制度實現
第六章 民商立法的體系結構
參考文獻
本書共3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