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錄制和無線電通訊技術的發展催生了鄰接權制度,同時也給此項制度深深地打上了這兩項技術的烙印。數字技術的發展豐富了鄰接權客體的表現形式和使用方式,以數字技術為支撐的互聯網的日益普及更是引發了鄰接權客體傳播方式的革命。本書基于對各國立法例、相關案例及各種學術觀點的評析,探討鄰接權的保護與限制問題,重點放在鄰接權制度為順應數字技術的發展已做出和應做出的調整和變更上。
本書主體部分包括七章。
第一章討論鄰接權的概念和特征,以明晰本書的探討范圍并探究鄰接權在知識產權體系中的合理定位。
第二、三、四章分別在對表演者權、錄音制品制作者權和廣播組織權(狹義的鄰接權)制度的源起和發展概況進行述評后,基于技術發展對鄰接權制度造成的沖擊,以對我國的立法、司法和執法建議為落腳點,對鄰接權客體和主體問題進行分析,并對鄰接權權利內容和保護期限等問題進行探討,重點放在鄰接權在數字空間的保護上。
第五章對技術措施以及權利管理信息的定位、保護方式和限制等問題進行探討。在對各國立法例及相關案例進行比較分析的基礎上,本章提出無論是技術措施保護還是權利管理信息保護,都必須定位于服務鄰接權保護這一大前提下;同時要處理好與相關技術產業和公眾利益的關系,不得對后兩者造成不當影響。
第六章探討鄰接權的例外與限制問題。在對鄰接權例外與限制的總體趨勢、主要限制情形及設定標準進行述評后,本章將從網絡服務提供者侵權責任的角度分析鄰接權的限制,指出鄰接權體系應當結合數字技術的特點和發展的實際需要,對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進行例外性規定;同時也要從保護鄰接權人利益的角度出發,為網絡服務提供者設定公開用戶信息等義務以防止侵權行為在網絡空間的擴散。本章另一個重點探討的問題是應否將錄音制品下載視為一種合理使用行為。在對侵權論、合理使用論以及適用補償金制度這三種目前對錄音制品下載行為最為典型的法律定位進行述評后,本章提出時下的當務之急是促進錄音制品的授權和合法的在線傳播,而非承認那些打著公眾利益的旗號在網絡空間損害鄰接權人利益作法的合法性。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