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52719
- 書名:美國憲法軍事條款的淵源與變遷/西北政法大學學術文庫
- 作者:楊永康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2年8月
- 入庫時間:2012-9-11
- 定價:28
圖書內容簡介
《美國憲法軍事條款的淵源與變遷》通過對跌宕起伏的美國社會發展中憲法軍事條款命運的探索,本書作者認為,美國憲法軍事條款維護了美國的統一和穩定、為美國全球霸權體系的形成提供了“合法性”理論依據,也成為聯邦政府各部門和各種社會力量群體爭取其自身權力和權益的憲政基礎。同時,美國憲法的軍事條款也不斷為判例所解釋、為立法所完善并為歷史所發展。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美國憲法已經從“防衛型憲法”躍升為“戰斗性憲法”。戰時或緊急情況下,美國憲政機制的各個部門能迅速有效地達成默契,密切配合,并以“同一聲音說話”,但在戰爭的硝煙散去之后、危機的情勢逐漸緩和之時或者和平的曙光即將來臨之際,各個部門會快速的以憲法軍事條款的規定為依據,有效地恢復戰時或緊急情況下失衡的權力格局,并使之達到平衡的狀態,這或許是二百多年來,在這套精妙的憲政框架下,雖然美國不斷地對外“玩火”,但難以出現“引火燒身”下場的奧妙所在。《美國憲法軍事條款的淵源與變遷》適合美國憲法及相關領域研究者閱讀。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美國憲法軍事條款產生的淵源
第一節 理論淵源——歐洲立憲理論的影響
第二節 制度淵源——英國軍事制度和軍事法律制度的移植與借鑒
第三節 實踐淵源——建國前美國軍事立法實踐
一、殖民地時期基本法規關于軍事的規定
二、早期州憲法關于軍事的規定
三、《邦聯條例》關于軍事的規定
第二章 美國憲法軍事條款的產生
第一節 美國憲法軍事條款產生的背景
一、《邦聯條例》在軍事問題上的無能
二、國內動亂的風起云涌
三、印第安人的威脅
四、外國武裝力量的覬覦
第二節 聯邦制憲會議上關于憲法軍事條款的辯論
一、制憲者該如何認識戰爭和安全
二、如何授權政府在平時建立必要的軍事制度
三、如何提高聯邦軍事行動的效率
四、如何制衡軍事權力
第三節 美國憲法關于軍事的文本規定及其內容分析
一、憲法軍事目的的設定
二、軍事權力在憲法中的雙向分割
第四節 《聯邦憲法》的批準和《權利法案》的產生
一、反聯邦黨人對于憲法軍事規定的責難
二、《權利法案》關于軍事問題的規定
第三章 建國初期美國憲法軍事條款的修正與發展
第一節 早期憲政引領下的民兵條款的具體化
一、憲法文本中保留民兵制度的原因探析
二、建國初期憲法文本中“民兵”詞義考辯
三、建國初期民兵動用的實踐以及相關的立法、司法實踐
第二節 美國內戰與美國憲法上的總統統帥權條款
一、美國內戰中總統統帥權的行使
二、內戰中總統統帥權的行使對于公民自由的侵犯
三、內戰中總統統帥權與聯邦最高法院司法權的博弈
第四章 兩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憲法軍事條款內涵的重大變化
第一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憲法軍事條款的運用
一、征兵與強制勞役
二、戰爭與表達自由
第二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總統權力的膨脹
一、擴張化的總統權力的形成過程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聯邦最高法院對總統擴張性戰爭權力的支持
第五章 服務于美國全球軍事利益的憲法軍事條款
第一節 戰后美國國防領導體制和軍事指揮體制的重大調整
一、美國現代國防軍事統帥體制的奠基——《1947年國家安全法》
二、國防部領導地位的確立——《1949年國家安全法修正案》
三、國防部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權力的加強——《1953年第6號國防改組計劃》
四、作戰指揮和國防行政管理分立體制的形成——《1958年國防部改組法》
五、國防領導體制和軍事指揮體制的成熟——《1986年戈德華特一尼克爾斯國防改組法》
第二節 國會、總統戰爭權之爭與《戰爭授權法》的誕生
一、海外派兵與總統戰爭權的登峰造極
二、《戰爭授權法》的產生及其內容規定
三、《戰爭授權法》通過后的實踐及評析
第三節 “9?11”事件對美國憲法軍事條款的沖擊
一、“9?11”事件后美國在憲法框架下的應對措施
二、聯邦最高法院對失衡的“權力—權利”格局的“有限平衡”
第六章 研究美國憲法軍事條款引發的思考
第一節 美國憲法軍事條款對美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一、美國憲法軍事條款維護了美國的統一和穩定
二、美國憲法軍事條款為美國全球霸權體系的形成提供了“合法性”的理論依據
三、美國憲法軍事條款為聯邦政府各部門和各種社會力量群體爭取其自身權力和權益提供了憲政基礎
第二節 美國社會發展對美國憲法軍事條款的影響
一、判例對美國憲法軍事條款的解釋和發展
二、立法對美國憲法軍事條款的完善
第三節 從美國歷史視角透視軍事在美國憲法中的定位
一、憲法規制軍事的必要性分析
二、透過美國歷史探索軍事在美國憲政體制中定位的規律
結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