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54307
- 書名:刑事警鐘:刑訊逼供理論與實務研究
- 作者:李新貴.李錦輝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2年12月
- 入庫時間:2013-3-8
- 定價:48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分四大部分,對刑訊逼供進行了較為深刻的理論與實務研究。一、基礎論:客觀、全面地闡釋了刑訊逼供行為的概念等基礎理論。二、縱深論:圍繞典型問題,闡述了相關重要法制問題。三、治理論: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處理刑訊逼供行為的方式和方法。四、典例論:用事實說話,用實例反映存在的問題。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基礎論
第一章 刑訊逼供行為概述
第一節 刑訊逼供行為的概念
第二節 刑訊逼供行為的特征
第三節 刑訊逼供行為的形式
第四節 刑訊與刑罰的區別
第五節 刑訊與私刑的區別
第二章 刑訊逼供存在的狀況
第一節 國內外刑訊逼供的情況
第二節 不同地域刑訊逼供的情況
第三節 刑訊逼供出現新的特點
第四節 刑訊逼供呈現出的規律
第三章 刑訊逼供產生的誘因
第一節 刑訊逼供的歷史原因
第二節 刑訊逼供的制度原因
第三節 刑訊逼供的工作原因
第四節 刑訊逼供行為人原因
第四章 刑訊逼供行為的危害
第一節 刑訊逼供容易造成冤假錯案
第二節 刑訊逼供容易致人傷殘死亡
第三節 刑訊逼供致被刑訊者家人痛苦
第四節 刑訊逼供容易貽誤破案時機
第五節 刑訊逼供行為人也難辭其咎
第六節 刑訊逼供破壞人權法律制度
第二部分 縱深論
第五章 刑訊逼供合理性觀念辨析
第一節 刑訊逼供合理性的社會反映
第二節 摒棄刑訊逼供的合理性觀念
第六章 無罪推定原則與刑訊逼供行為
第一節 無罪推定原則涵義由來及價值
第二節 無罪推定在我國法制中的運用
第三節 無罪推定原則運用的辯證分析
第四節 確立無罪推定遏制刑訊逼供
笫七章 疑罪從無原則與刑訊逼供行為
第一節 疑罪從無原則的由來
第二節 疑罪從無原則的意義
第三節 疑罪從無原則的適用
第八章 沉默權保護與刑訊逼供行為
第一節 沉默權制度的產生與由來
第二節 我國確立沉默權保護的爭議
第三節 盡快確立沉默權保護制度
第四節 建立適合國情的沉默權保護制度
第九章 刑訊逼供與陳述辯解口供辨析
第一節 不可忽視口供的特殊地位
第二節 認真辨析陳述辯解的真假
第三節 沒有口供證據不影響定案
第十章 “毒樹之果”非法證據的處理
第一節 “毒樹之果”規則的由來及學術分歧
第二節 “毒樹之果”使用價值的客觀分析
第三節 “毒樹之果”應怎樣“脫毒食用”
第十一章 刑訊逼供與科學采信鑒定意見
第一節 科學鑒定采信DNA檢測意見
第二節 科學鑒定采信測謊測試意見
第三節 科學鑒定采信法醫檢測意見
第三部分 治理論
第十二章 刑訊逼供行為舉報與查證
第一節 正確認識查處刑訊的重要性
第二節 認真受理刑訊逼供行為舉報
第三節 認真查證刑訊逼供事實真相
第十三章 刑訊逼供涉及案件的處理
第一節 偵查階段案件的處理
第二節 起訴階段案件的處理
第三節 審判階段案件的處理
第四節 裁判生效案件的處理
第五節 涉案受刑人訴求處理
第十四章 刑訊逼供行為人的紀律處分
第一節 檢察官、法官納入公務員管理
第二節 刑訊逼供違法人員的政紀處分
第三節 刑訊逼供行為人員的黨紀處分
第十五章 刑訊逼供罪的構成與裁判
第一節 嚴格區分違法與犯罪問題
第二節 嚴格區分此罪與彼罪問題
第三節 處理時實行責罰對等原則
第四節 刑訊逼供犯罪行為的處理
第五節 刑訊逼供罪的立法完善
第十六章 刑訊逼供行為的國家賠償
第一節 國家賠償制度的創立與發展
第二節 遭受刑訊可要求國家賠償
第三節 要求刑事賠償的相關程序
第四節 賠償的方式、標準和執行
第五節 求賠時效及新舊法的銜接
第十七章 完善相關制度防范刑訊逼供
第一節 狠抓教育,提高人員素質
第二節 狠抓管理,防范刑訊逼供
第十八章 遏制刑訊逼供工作的展望
第一節 人們渴望遏制刑訊行為
第二節 遏制刑訊逼供前景美好
第四部分 典例論
第一章 我國現代四起刑訊逼供引發的冤案
第一節 滕興善含恨赴黃泉受害人復活顯奇冤
第二節 杜培武蒙受不白冤 楊天勇落網得洗雪
第三節 余祥林背負殺妻冤枉坐牢一朝死人還
第四節 趙作海枉涉殺人案驚天冤慘遭家人散
第二章 我國古代四起刑訊逼供引發的冤案
第一節 湊巧兩個十五貫釀出一對冤魂人
第二節 乃武白菜遭刑訊復勘尸檢冤屈明
第三節 逼供害死兩人命細查毒蟲釀禍根
第四節 刑訊逼供釀冤案 惡人洗冤也從善
第三章 美國的兩起酷刑案例
第一節 長時審訊精神模糊訊逼之下認殺雙親
第二節 刀砍火燒喪盡人性酷刑慘烈黑人冤死
咐 錄
附一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附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關于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