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57305
- 書名:網絡犯罪的罪名體系與發展思路/法學格致文庫系列
- 作者:于志剛.于沖著
- 出版社:中國法制
- 出版時間:2013年11月
- 入庫時間:2013-11-15
- 定價:58
圖書內容簡介
《法學格致文庫:網絡犯罪的罪名體系與發展思路》以目前網絡空間中存在的典型的與普遍的網絡犯罪行為類型為切入點,分析不同犯罪類型的犯罪規律及其對傳統刑法的沖擊,在現有法律框架下謀求通過刑法理論的微調來尋找切實可行的規制路徑,并在理論應對不足的前提下,進行人罪化的合理性與必要性論證。并在此基礎上反思當前導致網絡犯罪激增的真正背景和現實因素,反思當前網絡刑事立法、司法以及刑法理論面對網絡犯罪所采取的應對舉措及其不足,進而探索未來刑法應對網絡犯罪的解決思路與路徑選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三網融合視野下網絡犯罪的評價模式
一、三網融合的時代背景與刑法關切
二、三網融合視野下傳統刑法面臨的挑戰和司法困境
三、三網融合背景下刑法罪名適用的擴張解釋
第二章 “大數據”時代計算機數據的財產化與刑法保護
一、“大數據”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表征
二、關于建立“犬數據”刑法保護體系的必要性思索
三、刑法保護“大數據”的現有罪名體系及其缺憾
四、關于構建“大數據”刑法保護體系的思考
第三章 信息時代的口袋罪與消減思路
一、引言:從一起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件談起
二、信息時代的新生口袋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三、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口袋化”的司法亂象及其本質反思
四、自然推論:盲目擴大“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適用范圍的批判
五、當前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口袋化”的消減思路
第四章 網絡犯罪“資助”行為及其入罪化思路
一、網絡犯罪“資助”行為的出現及其內涵
二、網絡犯罪“資助”行為的現狀及其危害性
三、網絡犯罪“資助”行為的現有制裁模式及其本質思考
四、網絡犯罪“資助”行為的刑法制裁模式的合理構建
第五章 網絡誹謗行為的規律分析與處置思路
一、網絡誹謗行為的背景因素和當前特點
二、以100個隨機案例為基礎的網絡誹謗的現狀分析
三、網絡誹謗行為的罪刑評價體系及其缺憾
四、他山之石:網絡誹謗域外處置模式的考察與借鑒
五、網絡誹謗行為防治策略的體系化思考
第六章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司法困境及其解決
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現狀及其危害性評價
二、侵犯個人信息犯罪的現有刑法制裁體系及其立法本質
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司法爭議與困境
四、現行刑法視野中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名的擴張性解釋
五、侵害個人信息犯罪的后續行為:身份盜竊行為的刑法應對
第七章 網絡空間中的商標“冒用”行為與立法對策
一、網絡商標“冒用”行為的出現及其內涵
二、網絡商標“冒用”行為的類型考察與特征剖析
三、網絡商標“冒用”行為的傳統罪名評價體系及其局限性
四、刑法介入網絡商標“冒用”行為的理論考察
五、面對虛擬空間的自我跟進:網絡商標“冒用”行為的刑法回應
第八章 制裁流氓軟件的罪名體系與未來方向
一、流氓軟件的類型及其危害性
二、現行刑法應對流氓軟件的罪名體系及其困境
三、流氓軟件的刑法評價思路及其限度
第九章 信息時代犯罪定量標準的滯后與解決思路
一、“定量標準滯后”問題的現狀和回顧性梳理
二、“定量標準滯后”的司法對策模式及其經驗總結
三、信息時代定量標準確立的理論基礎及其考察
四、“定量標準滯后”問題的理性解決方案
第十章 網絡犯罪的刑法應對思路及未來方向
一、網絡犯罪態勢的回溯性思考:網絡犯罪之刑法對策的基礎分析
二、我國當前網絡犯罪的立法現狀及其缺憾
三、網絡犯罪的基本刑事立法對策及其路徑選擇
四、司法實踐視野中網絡犯罪的應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