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57437
- 書名:被害人過錯與罪刑關系研究
- 作者:張智勇.初紅漫著
- 出版社:政法大學
- 出版時間:2013年10月
- 入庫時間:2013-11-21
- 定價:30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于被害人過錯的研究,作者選取被害人過錯作為研究的視角,意圖通過論證被害人在刑法體系中的主體性地位的轉向,為互動型或者關系型犯罪案件尋求一種更為完善和合理的罪刑評價體系。我國刑法在此方面的研究是比較欠缺的。司法部門在處理實務中的案件的時候常常引發錯誤。本書的出版可以作為我國刑法理論增加有益的補充和完善,亦可為司法實務提供指導的理論依據。
圖書目錄
目 錄
引 言(1)
第一章 被害人過錯研究的興起與刑法研究范式之轉換(14)
第一節 被害人過錯研究的實踐推動(14)
一、被害人權利運動對被害人的“重新發現”(15)
二、被害人過錯研究的興起(21)
第二節 被害人過錯研究的理論推動(32)
一、加害——被害互動關系理論的提出與發展(32)
二、康德刑法哲學思想之局限與主體際哲學的興起(36)
三、主體際哲學對被害人過錯研究的推動(49)
第三節 被害人過錯與刑法研究范式的轉換(58)
第二章 被害人過錯概述(60)
第一節 被害人過錯的概念(60)
一、“被害人”的界定(61)
二、“過錯”的界定(63)
第二節 被害人過錯的成立要件分析(72)
一、對國外學者代表性觀點的介紹(73)
二、我國學者對被害人過錯成立要件的分析(84)
三、本書對被害人過錯成立要件的分析(86)
第三節 被害人過錯的行為類型(94)
一、我國刑法學者對被害人過錯類型的劃分(94)
二、本書對被害人過錯類型的劃分(99)
第三章 被害人過錯影響刑事責任的理論依據(102)
第一節 被害人過錯應當影響刑事責任的理論學說(102)
一、“有條件的權利”理論(102)
二、成本與效率理論(108)
三、自我創設危險理論(115)
四、分配理論(119)
五、期待可能性理論(122)
六、其他的理論學說(126)
第二節 刑事責任結構分析(129)
一、刑事責任的概念與本質(130)
二、刑事責任的根據(136)
三、刑事責任的構成要素(141)
第三節 被害人過錯影響刑事責任的正當性闡明(142)
一、“規范”路徑之選取(142)
二、將被害人過錯納入刑事責任考量符合道義
與功利主義的刑罰本質(146)
第四章 被害人過錯與犯罪構成的關系(156)
第一節 被害人過錯影響定罪的刑法認可(156)
一、挑釁原則及其成立條件(157)
二、自我創設危險原則(162)
三、對比較過錯原則的局部認可(165)
四、正當防衛——被害人過錯影響定罪的一種特殊形式(166)
第二節 被害人過錯在犯罪構成中的體系地位(168)
一、國外學者對被害人過錯在犯罪構成中體系定位的路徑探索(168)
二、犯罪構成體系模式與本書的路徑選擇(183)
三、犯罪構成體系中被害人過錯抗辯事由之制度設計(189)
第五章 被害人過錯與量刑的關系(203)
第一節 被害人過錯作為量刑情節的立法概況(203)
一、國外立法狀況(203)
二、我國的立法狀況(212)
第二節 被害人過錯量刑情節之提取(213)
一、量刑與量刑情節(213)
二、量刑情節的提取應遵循的原則(221)
三、被害人過錯量刑情節之提取(223)
第三節 被害人過錯量刑情節的制度設計(228)
一、將被害人過錯視為酌定量刑情節存在的問題(229)
二、被害人過錯量刑情節的制度設計(234)
結 語(242)
參考文獻(244)
后 記(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