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八十周年院慶與學術文庫的誕生
迄今為止,尚未求證廈大法學院是不是距離大海最近的法學院,只知道近得抬眼一望就看見驚濤駭浪,俯身觸摸就是溫柔的海灘;尚未求證廈大法學院是不是享受陽光最充裕的法學院,只知道所有的教師工作室都是向南面海,從日出東山的那一刻就開始接受陽光的恩賜,即使在黃昏的瞬間,也能收攬最后一縷光芒!
海納百川,自然會賦予她寬廣浩瀚的胸懷;陽光普照,更使她天生充滿了博愛與無限生機。廈大法學院就是在大海與陽光的厚愛中悄然迎來了八十周年華誕,更為欣喜的是伴隨生日慶典的到來,廈門大學法學學術文庫猶如一個新的生命宣告誕生!
翻開廈大法學院八十年的歷史畫卷,值得回眸和感慨的片段有很多:1926年6月,廈門大學設立法科,下設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三系。1930年2月,廈門大學改科為院。1934年6月,法學院與商學院合并為法商學院。1937年年底,法商學院中的法科停辦。1940年復辦法律學系。1950年,廈門大學文學院、法學院合并為文法學院。1953年全國院系調整,法律學系再次停辦。1979年法律學系再次復辦。1984年12月,法律學系與哲學、政治學與行政學系成立了政法學院。1998年9月政法學院正式更名為法學院。直至2003年11月,才在法律學系的基礎上組建了現在的法學院。
從某種意義上講,廈大法學院的歷史就是中國近現代法律發展歷程的縮影:她命運坎坷,多次起落于創辦、停辦、復辦的變化之中;她成長曲折,在不同的階段分別與文學、商學、政治學聯姻,以文法學院、法商學院、政法學院的姿態出現。這看似廈大法學院的悲哀,抱憾于以往多年未以能獨立的法學院實體和學術形態面世,卻無意中塑造了廈大法學院所擁有的海納百川的氣魄與心存千智的人文品格。
古人云: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告別了沉重的歷史,迎來了燦爛的今朝。自1979年廈門大學復辦法學專業以來,經過兩代法律人二十余年的奮斗,法學院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廈大法學院得到飛速發展。秉承“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訓,堅持以“學術建院、民主治院”為宗旨,法學院在創造民主和諧的工作氛圍的同時,更致力于提高科研水平,提升學術品位。廈門大學法學學術文庫的建立就是一個良好開端和鮮明的例證。她的問世,不僅是獻給法學院八十誕辰的賀禮,更意味著“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雖不足回報八十年中為法學院的今天做出卓越貢獻的前輩,卻能激勵為法學院的未來努力開創的新人!
八十華誕,對于自然人來說意味著飽經滄桑,已近暮年,但對于法學院而言,則彰顯出豐富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而法學文庫的誕生猶如新生的嬰兒,代表著新的起點,預示著新的希望。瀏覽首批出版的學術論著,既有青年教師的銳利創新,又有年長學者的沉穩深邃;既有對于某一學科前沿問題的瞻望,又有對古老法律思想的深刻挖掘;既有對歷史線索的回顧與梳理,又有對當今世界范圍內重大法律問題的思考與回應。或許,這套學術論著看起來還有些單薄和稚嫩,可因為每位作者都懷著真誠與謙遜,寬容與執著,傾注心血而著,故而,值得讀者們去閱讀和品味;或許這套論著稱不上是“流諸筆端的天籟”,更難為“無以倫比的杰作”,但我們相信她能夠給讀者一個清新的感受,學術的交流,思想的碰撞……
我們期待著日益接受大海的熏陶和陽光普照的廈大法律人不斷地推出優秀的法學著作,讓廈大法學學術文庫成為集中、及時展現法學院教師的具有創新性、思辨性、建設性研究成果的學術窗口。
我們期待著學術文庫不懈努力追求超越與成功,而非簡單的重復與成名。欲求成名相對容易,只要運用現代傳播工具,即能聲名遠播,飲譽一時;而欲求成功,則另當別論,需要卓越的天賦以及孜孜不倦的刻苦追求。
我們期待著廈大法律人在燦爛的朝陽前,絢麗的黃昏中,碧藍的海水邊和細致的沙灘上,還有火紅的鳳凰花樹下,不斷激發靈感,永葆創作激情,讓大海和陽光見證廈大法學學術文庫永遠充滿希望、富有朝氣!
衷心祝福您,蒸蒸日上的廈門大學法學院!
誠摯感謝您,鼎力推助文庫面世的法律出版社!
也特別祝福您,明知道我們并不完美,但依然給予廈大法學學術文庫鼓勵和關注的讀者們!
廈門大學法學學術文庫編委會
2006年8月18日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