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60279
- 書名:認真對待權力與權利
- 作者:劉昌松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4年7月
- 入庫時間:2014-7-19
- 定價:35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收集了作者4年多時間為《新京報》撰寫的近130篇法治時評文章。這些文章,都是對公眾普遍關注的法治事件的及時專業解讀,因而是一部特殊的適時普法教材。
作者多重身份的優勢在文章中得到了體現——新聞評論員的身份,使其文章能夠及時捕捉到事件的社會敏感性;兼職法學教授的身份,使其文章能夠辯法析理,有一定的專業水準;執業律師的身份,使其文章能夠經常將所評事件和其他案例事例以及自己的經歷、經驗結合起來,做到理論和實踐較完美的結合。
“法眼看事件,公正寫評論”是作者撰稿的座右銘;“監督制約公權力,保障維護私權利”,是貫穿每篇文章的精神線索。每篇小稿千字左右,文字優美,邏輯清晰,深入淺出,好讀耐看,讀后讓人很受啟發。
該書可作為一般公眾的普法讀物,大學法律系學生學習法治時評寫作的參考讀物,參加司法考試人員“小論文”的寫作示例。"
圖書目錄
第一輯社論及個案專評
一、作為社論的評論001.保障“證人出庭”不妨借鑒英國經驗 /
002.保護兒童,應當設立虐童罪/
003.溫嶺虐童案尚有疑問需解釋/
004.深圳車禍案不必急于“斷言”/
005.浙江“趙作海案”責任追究在哪里/
006.誰來斬斷自考作弊的“產業鏈”/
007.防人情干擾是整治司法腐敗的關鍵/
008.截留善款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009.隔離觀察流感密切接觸者有法可依/
010.北京限制改裝供暖的15號令該修改了/
二、個案專評貴州習水嫖幼案/
011.\[背景\] “貴州習水嫖宿幼女案”簡介/
012.“強奸”變“嫖幼”,嚴打還是放縱/
013.習水嫖幼案:審理的每個環節都應合法/
014.習水嫖宿幼女案:“強奸”與“嫖幼”何以辨別/
015.\[相關\] 習水嫖幼案,判決結果符合刑法規定文/陳興良/
016.\[補評\] 就習水嫖幼案同陳興良教授商榷/吳保全誹謗政府案/
017.\[背景\] 吳保全誹謗案簡介/
018.什么力量使“吳保全案”迅速再審?/
019.\[補評\] 殘缺的公正源自體制性缺陷/
020.\[相關\] 誹謗政府既非犯罪也未侵權文/楊支柱/廣州老阿伯推人落橋案/
021.\[背景\]廣州老阿伯推人落橋案簡介/
022.\[相關\]老伯為什么敢推人落橋文/老卡/
023.推人落橋,老阿伯該負何責/春宮銅鏡是文物還是淫穢物/
024.\[背景\]春宮銅鏡案簡介/
025.春宮銅鏡是否淫穢誰說了算/
026.“春宮銅鏡”被銷毀,誰該擔責/劉江打假是否構成敲詐/
027.劉江打假構成敲詐罪?/
028.打假成敲詐,虛假廣告無罪?/北京奔馳車主與海南奧迪車司機聚眾打人/
029.飛揚跋扈的奔馳車主及其同伙該當何罪/
030.打人涉事奧迪車主到底什么來路/“我愛我家”客戶被設局的專題評論/
031.“我愛我家”客戶被設局,誰之責?/
032.賣房被設局,凸顯房產中介沉疴/
三、觀點交鋒持假槍搶劫是否構成“持槍搶劫”/
033.持槍搶劫,真假槍量刑不同/
034.\[爭鳴\] 持仿真槍搶劫也可定持槍搶劫文/車浩/
035.再談“持槍搶劫”不包括持假槍/
036.\[相關\]持仿真槍搶劫不能等同于
“持槍搶劫”文/陳愛和、王永剛/檢察官被逼強奸如何定性/
037.檢察人員被迫強奸女子:依情可宥,依法應究/
038.\[爭鳴\] 被逼強奸的檢察人員不應負刑責文/楊濤/
039.遭綁架者被迫參與奸殺:罪名應成,處罰可免/醉駕是否應一律入刑/
040.醉駕即入刑,沒有再討論的必要/
041.\[爭鳴\] 醉駕不一律定罪是法律理性的回歸文/孫瑞灼/“假想見義勇為”是否成立犯罪/
042.誤把經理當劫匪撞死該擔何責/
043.\[爭鳴\] “見義勇為”不能僭越生命權文/袁伊文/
第二輯認真對待權力與權利
四、認真對待立法權044.消費公益訴訟為何只能消協來做/
045.確保死刑程序正義,多些成本也值得/
046.應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047.應對民間收留流浪者立法規范/
048.醉駕肇事逃逸后投案,如何認定自首/
049.醉駕入刑面前,公務員不能例外/
050.遭猥褻女童獲賠應修法推廣/
五、認真對待警察權051.警察開槍權絕不可濫用/
052.謀殺案尸檢,該被害人家屬埋單?/
053.給助人少女上手銬,不能止于道歉/
054.勞教“探兒母親”,豈可如此隨便/
055.轉發微博怎能被勞教/
056.副行長暴打保安,尋釁滋事罪安在/
057.肇事庭長沒有酒駕和逃逸?/
058.警務人員打人,不能道歉了之/
059.拘留肝炎造謠者為何如此積極/
060.這起交通肇事案疑點重重/
061.要讓吹出酒駕的司機心服口服/
062.讓犯人扮演證人,升級版“躲貓貓”?/
063.小案不愿刑事立案的非法律因素/
064.被救受囚“性奴”女何以又遭刑拘/
065.懸賞通緝逃犯何必設置懸殊的兩檔獎金/
066.“刑拘”李雙江之子無法無據/
067.警方如此施救溺水女童涉嫌瀆職/
068.“出門倒垃圾被指賣淫”的執法邏輯/
069.是否該進精神病醫院,誰說了算/
六、認真對待教育行政權070.為子借讀買假章追究刑責須慎重/
071.“魔鬼訓練營”為何難以根治/
072.人民大學弄不清“直系親屬”的范圍/
073.如何避免學前教育小學化/
074.老師,您真的關注孩子的幸福嗎?/
075.變更“民族”應該取消錄取資格/
076.教育局豈可要挾家長/
七、認真對待衛生環保執法權077.為計生關押老人、兒童豈能只是處分/
078.藥監局收禮金涉嫌單位受賄/
079.“上戶”先“上環”涉嫌違法/
080.劉福堂印環保書被問罪令人心酸/
081.誰來給肖氏反射弧做個鑒定/
082.環衛工打點滴工作我們不能只是感動/
083.代孕行為亟待法律規范/
084.建立醫患互信機制迫在眉睫/
八、認真對待民政勞動執法權085.不要急著指責袁厲害“非法收養”/
086.突發疾病未死亡能否算工傷/
087.嫖客搭救被迫賣淫女,算不算見義勇為/
088.討要勞動合同的代價/
九、認真對待司法行政權089.律師的調查權應得到尊重/
090.北京律所實習新規應有充足理由/
十、認真對待一般公權力091.一群公務員襲警奪槍涉嫌數罪/
092.縣委書記用“套軍牌車”:應司法調查/
093.塌橋事故賠償,政府無須越俎代庖/
094.“非法拘禁陳慶霞”怎不見調查追責/
095.鄭州“房妹”案不能止于簡單回應/
096.開發商縣府大樓墜亡,誰來查?/
097.城管打殘疾人僅僅是不文明?/
098.怎可借護送之名“順便”旅游/
099.區政府的行政復議怎能以錯糾錯/
100.愿“行政強制法第一案”多些標桿意義/
101.官員駕車肇事怎能向員工“借款”/
102.書記女兒吃空餉涉嫌貪污罪/
103.煤氣中毒事故能否做到“零發生”/
104.商販刺死城管案審理應彰顯程序公正 /
105.政府保安毆打反映問題者,哪來的膽子?/
106.“打擊黑車”不能危害公共安全/
十一、認真對待司法權107.“唐慧女兒被迫賣淫案”定性沒問題/
108.“無曾成杰子女電話”的說法行不通/
109.蕭山錯案拷問審委會問責機制/
110.盜車殺嬰案判賠太少折射司法悖論/
111.公開裁判文書利于減少司法腐敗/
112.造“死亡證明”注銷貸款,涉嫌多重犯罪/
113.“17年前死緩案”:“疑罪從輕的代價” /
114.流氓罪重現并非法律耍流氓/
115.碾軋“小悅悅”的司機到底涉嫌何罪/
116.一起錯案,因為法官眼花了?/
117. 14歲男孩是非法組織“老大”/
118.根治垃圾短信不必過度依賴刑法/
119.舉報貪官,何以自捆保險柜8晝夜/
120.“臨時性強奸”原來是“臨時性判決”/
121.\[背景\] 陳書偉“操字狀”案簡介/
122.對“操字狀”的處理一錯再錯/
123.測試結果可作為民事定案的依據/
124.法官如此銬律師,成立非法拘禁/
十二、認真對待私權利125.應當厘清“公交一卡通”押金中的糊涂賬/
126.藏獒致人傷亡事件涉及的法律責任/
127.對“世奢會”這樣的“山寨組織”要嚴查/
128.打砸公民住宅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129.“神貼藥膏”是欺詐,更是犯罪/
130.莫讓“白衣天使”變成“冷面殺手”/
131.房產證寫誰的名,房子就是誰的嗎?/
132.“航空黑名單”合理合法?/
133.權利往往需要斗爭才能實現/
134.取消話費有效期是消費權利的回歸/
135. ATM機咋就取不了零錢/
136.女子搶劫求入刑拷問反家暴機制/
137.壞人的門檻怎么越來越高/
138.存款被冒領,儲戶不應擔責/
139.業主被搶,物業難卸其責/
140.開博為父辯護不如上庭辯護/
141.自焚拆遷戶求助人大代表維權/
142.“家長禁看孩子短信”的立法不超前/
143.王寶強應為代言涉嫌欺詐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