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61387
- 書名:經濟法視角下的地方政府融資問題研究/明德經濟法學文庫
- 作者:陳驍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 入庫時間:2014-11-10
- 定價:36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致力于在“分權自治—地方政府競爭—地方政府融資失序—融資行為的供給約束和需求約束”的分析框架下,探尋我國地方政府融資問題的根源及解決之道,這是經濟法學研究的一個前沿性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作者認為,導致地方政府債務迅猛增長的成因并不完全在于地方政府“缺錢花”,而在于地方政府渴望“找錢花”,“找錢花”背后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分稅制在政府之間塑造了多個競爭主體,以GDP為主要指標的考核機制誘發了地方政府官員發展經濟的動力,以投資帶動經濟增長的路徑依賴刺激了地方政府的投資欲望。我國現行法律對地方政府融資進行了限制,但在經濟刺激政策的影響下,地方政府的融資沖動被變本加厲釋放了出來,債務規模與償債能力不匹配的矛盾凸顯。對地方政府融資行為的規范需要從需求控制和供給控制兩個維度進行,需求控制體現了對地方政府權力的限制,供給控制則體現了資本市場對政府融資行為的約束。本書理論闡述清晰,分析問題客觀,對策建議可操作性強。
圖書目錄
前言
一、選題的背景與意義
二、文獻綜述暨研究現狀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創新之處
第一章地方政府融資的基本原理
一、問題原點:政府為什么需要融資
(一)政府職能與政府融資
(二)政府融資理論的演進與變遷
(三)地方政府競爭:我國地方政府融資行為的另一種解釋
二、地方政府融資的表現
(一)領域的選擇
(二)行為的類型
(三)債務的分類
三、地方政府融資的經濟法解析
(一)政府融資的經濟法屬性
(二)政府失靈的法律規制
第二章地方政府融資的歷史與現狀
一、地方政府融資的歷史沿革
(一)發軔階段
(二)探索階段
(三)高速發展階段
(四)調整控制階段
二、地方政府融資的文本與實踐
(一)地方政府融資的法律環境
(二)地方政府債務的全景
(三)地方政府債務的結構
(四)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之辯
三、誤區與反思:以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為中心
(一)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法律屬性
(二)微觀視角: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信貸風險
(三)宏觀視角: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負面效應
第三章地方政府融資困境的癥結與出路
一、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體制成因
(一)經濟體制:經濟增長對于投資的依賴
(二)財政體制:分稅制的不完善
(三)政治體制:官員考核機制的激勵
(四)地方政府競爭:一個新的分析框架
二、完善地方政府融資的整體思路
(一)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二)公共產品的私人供給
(三)加強需求控制與供給控制
第四章地方政府融資的需求控制
——以權力限制為視角
一、將地方政府債務納入預算框架
(一)地方政府債務預算管理的功能與作用
(二)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預算的探索
(三)地方政府債務預算管理的模式選擇
二、建立地方政府融資的行政控制
(一)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債務的管理模式
(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弱動力”和中央政府的作用
(三)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融資的監管
三、完善地方政府融資問責制度
(一)強化地方政府的償債責任
(二)問責制的引入
第五章地方政府融資的市場約束
——以信貸市場為視角
一、商業銀行與地方政府關系探析
(一)商業銀行的改革脈絡
(二)商業銀行與地方政府的博弈
二、強化信貸市場紀律
(一)對商業銀行信貸行為的監管
(二)信貸行為的規范化
(三)規范政府擔保行為
第六章地方政府融資的市場約束
——以債券市場為視角
一、地方政府能否擁有發債權的相關爭論
(一)地方政府債券的一般原理
(二)否認地方政府發債權的觀點
(三)地方政府發債的必要性
(四)延伸討論:地方政府融資的模式選擇
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的國際經驗
(一)美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經驗
(二)日本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經驗
(三)國際經驗評述
三、地方政府發債的現實與未來
(一)我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嘗試
(二)城投債的發展:新的契機
(三)地方政府發債的制度設計
(四)債券產品的設計——以廉租房建設融資為例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表格索引‖
表格索引
表1-1政府債務的分類34
表1-2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的分類35
表2-1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情況表51
表2-2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變化情況表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