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62263
- 書名:《WTO協定》與條約解釋:理論與實踐/WTO法與中國研究叢書
- 作者:馮壽波著
- 出版社:知識產權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 入庫時間:2015-1-23
- 定價:48
圖書內容簡介
學界對WTO法的“自足性”問題并無定論,因此,WTO法與國際公法間的關系也并不十分清晰。WTO案例報告中,專家依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31、32條規定的條約解釋規則,試圖來彌補、澄清、消弭《WTO協定》中的漏洞、模糊和沖突。然而,《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31條、第32條本身的規定也存在諸多模糊之處,因此,借助WTO爭端解決機構的裁決報告中對第31條、第32條在諸多個案中的適用及其詮釋,作者試圖通過對這兩條的含義、價值、適用、模糊性、沖突等問題的探究,以達到明晰條約解釋諸要素間的聯系、區別及作用機制。條約解釋問題還涉及其他許多重大的國際法基本理論問題,包括條約對第三方的效力問題、條約解釋對維護國際法體系的作用等。該研究對完善我國國內條約解釋制度也具有積極意義。
圖書目錄
第一篇 條約解釋之通則問題研究
第一章 “通常含義”研究
第一節 “通常含義”的內涵、地位、性質、作用及司法實踐
第二節 “通常含義”實證研究:《WTO協定》中“Shall”/“Should”詞義研究
第二章 “上下文”( Context)研究
第一節 “上下文”含義研究
第二節 條約“序言”研究——兼論TRIPs序言與《WTO協定》及其涵蓋協定之序言間的位階關系
第三節 “嗣后慣例”( subsequent practice)研究
第四節 “嗣后協定”( subsequent agreement)研究
第五節 “有關國際法規則”( relevant rules of international law)研究
第三章 “目的和宗旨”( object and purpose)研究
第一節 依“目的和宗旨”解釋的歷史、含義、作用、問題及局限性
第二節 “目的和宗旨”與VCLT其他解釋因素的比較
第三節 “目的和宗旨”的確定
第四節 結 語
第四章 “善意”( good faith)解釋條約研究
第一節 “in good faith”含義、比較、價值、局限性
第二節 “善意”解釋在國際(準)司法實踐中的應用
第三節 “in good faith”與有效性原則
第四節 結 語
第二篇 解釋之補充資料問題研究
第一章 “締約情況”( circumstances of its conclusion)研究
第一節 概 述
第二節 “締約情況”的含義、范圍、性質及相關問題
第二章 條約之“準備工作”研究
第一節 條約之“準備工作”在條約解釋中的地位、作用
第二節 條約之“準備工作”與國際(準)司法實踐
第三節 與“準備工作”相關問題解決之探討
第三章 概念的比較
第一節 “條約之準備工作”與“締約情況”的比較
第二節 “締約情況”與 “情勢根本變更”之比較
第三節 結 語
第三篇 條約法視角下《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問題研究
第一章 條約法視角下《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海洋科研”條款的含義及效力
第一節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海洋科研的主要規定、含義及分歧
第二節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海洋科研”條款的立法史:以第246條為例
第三節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海洋科研”條款的效力
第四節 中國的海洋科研立法、挑戰與應對
第五節 結 語
第二章 論條約解釋中的國際法體系之構建——兼論VCLT第31.3條“any relevant rules of international law”的含義、作用
第一節 國際法的體系性及基礎之侵蝕
第二節 國際法體系性受到侵蝕的主要原因
第三節 維護國際法體系性的舉措: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與其他相關條約的關系為例
第四節 WTO(準)司法實踐中“國際法規則”的運用
第五節 結 語
第三章 論條約對第三方的法律效力——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專屬經濟區“海洋科研”條款的含義和效力為中心
第一節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第三國權利義務的影響
第二節 維護海洋和平:習慣國際法、強行法 與美國相關主張
第三節 傳統的公海自由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第四節 條約的適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與其他相關條約的關系
第五節 問題的解決
第六節 結 語
第四章 條約的國內解釋及我國條約解釋制度的完善——以完善我國《締結條約程序法》為視角
第一節 條約國內解釋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我國《締結條約程序法》存在的條約解釋缺陷及原因
第三節 “國際法位階比照論”與條約國內解釋主體、效力
第四節 翻譯與條約解釋
第五節 條約的國內有權解釋主體
第六節 中國國內條約解釋主體制度的立法完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