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63125
- 書名:清代的故意殺人罪/法史論叢
- 作者:閔冬芳著
- 出版社:北大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 入庫時間:2015-4-7
- 定價:35元
![](http://img.alipay.com/img/apcgp/logo/92x15.png)
- 特價:29.75元,85折,省5.25元!
圖書內容簡介
《清代的故意殺人罪》選擇以刑法領域中最古老的罪名之一--殺人罪作為研究對象,對清代故意殺人罪做了全面的梳理,通過作者的研究,我們既可以了解我國傳統法典中有關故意殺人的立法以及律學家的相應解釋,同時通過該書中古今中外有關理論的對比,我們也可以審視現行立法的優劣之處。
圖書目錄
緒言
第一章 清代法律中的“謀殺”
第一節 清代法律中“謀殺”的概念
一、唐代之前“謀殺”的概念
二、唐律中的“謀殺”
三、明律中的“謀殺”以及明代律學家對“謀”和“謀殺”的解釋
四、清律中的“謀殺”以及清代律學家對“謀”和“謀殺”的解釋
五、小結
第二節 清代對謀殺罪造意者和各種從犯的認定
一、清律和清代律學家對造意者即首犯和各種從犯的認定和區分
二、清代司法實踐中對共同謀殺的造意者和各種從犯的認定
三、幾點補充
第二章 清律中謀殺人的幾種特殊情形
第一節 關于“謀殺人”律之“謀殺人因而得財”一節
一、關于“謀殺人因而得財”一節的解釋和相關條例
二、清代司法實踐中官員們對“謀殺人因而得財”一節的理解
三、小結
第二節 謀殺“幼孩”
一、乾隆四十二年條例——僧尼“慘殺”十二歲以下幼孩加重處罰的特別條例
二、乾隆五十一年及五十三年諭旨條例——普通人謀殺十歲以下幼孩加重處罰的一般性規定
三、嘉慶十四年對謀殺幼孩加擬梟示的新規定及嘉慶十七年對幼孩年紀的修訂
四、嘉慶年間關于幼孩年齡計算標準的爭議
五、小結
第三節 關于清代的自殺參與與同意殺人行為
一、關于清代的自殺參與案件
二、同意殺人
三、共同自殺
四、小結
第三章 清代法律中的故殺
第一節 清代法律中“故殺”的概念
一、早期的“故”
二、“賊”的含義
三、西晉張斐對“賊”的解釋和“故殺”的出現
四、唐代的“故殺”
五、明代的“故殺”
六、清代的“故殺”
七、小結
第二節 清代律例規定的其他以故殺論的情形
一、“斗毆及故殺人”律所附條例對鳥槍竹銃殺人的規定
二、清律其他條款中以故殺論的幾種情形
三、小結
第四章 特殊殺人罪——“不道”
第一節 清律中“不道”罪名的淵源
一、漢代至唐代之前的“不道”
二、唐律中的“不道”
三、宋元時期的“不道”
四、明清律中的“不道”
第二節 清代對“不道”中各具體犯罪的處罰
一、“殺一家非死罪三人”處罰的變化
二、“支解人”
三、“采生折割人”
四、“造畜蠱毒”、“造魘魅”、“造符書咒詛”殺人
五、清末法律改革過程中對“不道”各條的修改
第五章 復仇殺人
第一節 清代以前歷代關于復仇的態度及規定
第二節 清律對復仇殺人的規定
一、擅殺行兇之人——為親屬復仇而殺死未經國法制裁之罪人
二、為親屬復仇而殺死已受國法制裁之罪人
三、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一、內閣刑科題本
二、內閣黃冊·刑部匯題各省題結斬絞命盜等案數目清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