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66541
- 書名:公眾共用物的法律保護/上海市高校法學一流學科環境資源法叢書
- 作者:王文革主編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6年1月
- 入庫時間:2015-12-21
- 定價:36
圖書內容簡介
公眾共用物,是不特定多數人可以非排他性使用的共用物,例如大氣、水流、海洋、森林和荒地等環境和自然資源。公眾共用物既不屬于我國法律規定的私有物,也不屬于我國法律上規定的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財產。目前,我國公眾共用物受到來自各方面和各種形式的污染、破壞、損害、侵犯,面臨著不斷退化、萎縮的危機,急需加強法律保護。公眾共用物保護是我國環境法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法制建設和環境保護事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書的出版對于公眾共用物的保護研究具有重大意義,也彌補了相關領域研究空白。
圖書目錄
第一章公眾共用物概述
第一節公眾共用物的概念和特點
一、公眾共用物的概念
二、公眾共用物的特點
第二節公眾共用物的種類
第三節公眾共用物的保護
第二章遷徙性鳥類的保護
第一節遷徙性鳥類的概念
一、候鳥的概念
二、“候鳥”概念不能適應法律保護的需要
三、本節中遷徙性鳥類的概念
第二節遷徙性鳥類的保護現狀及存在
問題
一、中國遷徙性鳥類的保護現狀
二、中國遷徙性鳥類保護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遷徙性鳥類保護的國外制度
借鑒
一、歐洲
二、亞洲
三、美國
第四節遷徙性鳥類保護的完善對策
一、遷徙性鳥類法律屬性的完善
二、立法理念的完善
三、保護范圍的擴大
四、立法技術的完善
五、專屬制度的建立
六、刑事法律責任制度的完善
七、遷徙性鳥類生態安全格局的構建
八、國際合作機制的完善
第三章氣候資源的保護
第一節氣候資源概述
一、氣候資源的概念
二、我國氣候資源的種類
三、氣候資源的屬性
第二節氣候資源的法律屬性分析
一、是否為法定的“自然資源”
二、是否為法律意義上的“物”
三、對氣候資源國有屬性的質疑
四、公眾共用物屬性的確定
第三節氣候資源保護的完善對策
一、氣候資源保護的必要性
二、氣候資源保護的原則
三、氣候資源的立法保護
第四章生態用地保護
第一節我國土地利用分類現狀及完善
一、土地法律用途角度之土地利用分類及評析
二、法律利益角度之土地利用分類及評析
三、我國土地利用分類之法律完善
第二節生態用地的概念
一、法學上的生態用地概念
二、法學視角下的生態用地屬于“國土”范疇,而非“土地”范疇
三、將生態用地納入公益性用地的范疇
四、耕地、生態退耕地、“未利用土地”是否為生態用地的分析
五、結論
第三節生態用地保護制度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生態用地保護制度現狀
二、生態用地保護制度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生態用地保護制度的完善對策
一、生態用地公產所有權制度
二、生態用地利用規劃制度
三、生態用地用途管制制度
四、生態用地征收制度
五、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制度
第五節生態用地微觀研究――以生態林地和生態草地為視角
一、生態林地和生態草地的性質
二、生態林地和生態草地的“非耕農用地”法律保護地位
三、“生態退耕地”的保護
四、完善我國生態林地和生態草地保護的立法建議
第五章公眾共用物保護的法律救濟
第一節環境公益訴訟制度概述
一、環境公共利益的內涵
二、環境公益訴訟的概念
三、環境公益訴訟的特征
第二節我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我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現狀
二、我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公眾共用物公益訴訟制度的緣起
一、公眾共用物概念及辨析
二、公眾共用物的基本特點
三、公眾共用物保護的緣起
第四節公眾共用物公益訴訟制度的國外制度借鑒
一、國外公眾共用物的法律演進
二、國外公眾共用物公益訴訟理論的發展
三、美國公眾共用物環境公益訴訟制度
第五節公眾共用物公益訴訟制度的完善對策
一、建立公眾共用物公益訴訟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二、構建我國公眾共用物公益訴訟的具體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