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67034
- 書名:全球化與本土化互動中的股東派生訴訟/中央民族大學法學文庫
- 作者:朱蕓陽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5年12月
- 入庫時間:2016-1-31
- 定價:35
圖書內容簡介
股東派生訴訟制度并非簡單純粹的技術規則結合,相比“書本上的法律”而言,“行動中的法律”即法律執行更具有研究價值。本書選取了不同的公司股權結構、法律傳統、公司治理環境的典型性國家(包括源起國、移植國家),分別從縱向(股東派生訴訟制度在各個國家中的發展沿革、最新立法動態、實施實效)和橫向(不同國家的公司股權結構、微觀公司治理環境對實施效果的影響)兩個方面,對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中不同國家的最新立法動態和具體規則進行綜合分析論述,力求使本書具有較高的制度研究方面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從而為完善我國股東派生訴訟制度提供發展方向。
圖書目錄
引言1
第一章英國福斯規則的演繹與改革
第一節英國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發展歷程
一、股東派生訴訟規則的產生
二、股東派生訴訟規則的發展
三、股東派生訴訟規則的進一步限制
第二節英國公司法改革
一、股東派生訴訟規則存在的缺陷
二、英國股東派生訴訟規則的改革進程
第三節股東派生訴訟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股東派生訴訟實體規則的變化
二、股東派生訴訟程序規則的變化
第四節對英國新型股東派生訴訟改革的評價
一、延續尊重公司自主經營的傳統理念
二、正確定位派生訴訟在英國公司治理機制中的作用
三、重視派生訴訟與其他法律制度的互動關系
第二章美國股東派生訴訟的盛行和特色
第一節美國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發展歷程
一、1870年之前獨立產生的美國少數股東訴權
二、1870年以后福斯規則的有限繼受與發展
三、1940年以后保證金要求對濫用派生訴訟的限制
四、1980年以后獨立訴訟委員會對派生訴訟的
實質性限制
第二節美國股東派生訴訟規則的特色
一、適格起訴主體的界定
二、傳統的“提起請求”要件及豁免情形
三、全部要求“提起請求”的程序性規則
四、對特別訴訟委員會建議的審查標準
第三節對美國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評價
一、英美兩國的“相互借鑒”與“分道揚鑣”
二、股東派生訴訟在美國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第三章股東派生訴訟的法律移植現象
第一節德國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引入
一、股份公司法改革前的德國公司治理結構
二、德國股東派生訴訟的改革背景與進程
三、德國股東派生訴訟的實體性規則
四、德國股東派生訴訟的程序性規則
五、股東派生訴訟的其他輔助性規定
六、對德國股東派生訴訟的評價
第二節日本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引入與發展
一、日本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產生與發展過程
二、日本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實體性規則
三、日本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程序性規則
四、對日本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評價
第三節對股東派生訴訟移植現象的解讀
一、法律移植的基本理論
二、法律移植的原動力
三、法律移植的重要途徑
第四章股東派生訴訟制度在中國的引入與實踐
第一節公司法改革前我國股東派生訴訟的有限嘗試
一、關于股東派生訴訟的法院立場
二、股東派生訴訟的典型案件研究
三、上市公司股東派生訴訟的特別規定和實踐
四、公司法改革前股東派生訴訟的特點
第二節公司法改革后股東派生訴訟案件的實踐
一、現行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規定及其評價
二、對股東派生訴訟案件的實證研究
三、上市公司股東派生訴訟的實踐
四、我國股東派生訴訟實踐帶來的思考
第五章股東派生訴訟的實現與公司股權結構
第一節股東利益保護與公司股權結構的互動關系
一、分散股權結構下的代理成本問題
二、股東派生訴訟在降低代理成本中的功能
三、股東利益異化帶來公司治理重心的轉移
四、股東保護機制弱化會繼續帶來股權結構集中的后果
五、股東派生訴訟難以解決股權集中的代理成本問題
第二節我國公司股權結構與少數股東利益保護
一、不同類型的股權結構特點及其影響
二、對我國引進股東派生訴訟動因的解讀
第三節集中股權結構下的替代性救濟措施
一、美國股東之間格外的誠信義務
二、我國基于控制股東誠信義務的直接訴訟
三、結論
第六章股東派生訴訟的實現與受信義務的可歸責性
第一節受信義務可歸責性的比較研究
一、美國受信義務的可歸責性
二、日本受信義務的可歸責性
三、英國受信義務的可歸責性
四、我國受信義務的可歸責性
第二節受信義務的可歸責性與股東派生訴訟的實現
一、對受信義務的可歸責性的評價
二、受信義務的可歸責性與股東派生訴訟的互動關系
第七章股東派生訴訟的實現與法院執法
第一節法院執法的基本理論
一、法庭執法的最優法律
二、“法律的不完備性”理論
第二節法院執法在完備法律中的作用
一、法院執法在股東派生訴訟實體規則中的作用
二、法院執法在股東派生訴訟程序規則中的作用
第三節我國法院執法的現狀及其評價
一、有限責任公司中法院執法的案例分析
二、法院執法在上市公司案件中的狀況及其評價
三、法院執法在股東派生訴訟中的作用
第八章股東派生訴訟的實現與私人執法的動力
第一節股東派生訴訟中的“理性經濟人”基本假設
一、“理性經濟人”的基本假設和研究方法
二、股東派生訴訟的“派生”屬性帶來的表象悖論
三、改變成本—收益分析范式平衡的力量
第二節成本—收益分析范式在股東派生訴訟中的應用
一、美國模式下積極的“私人總檢察官”
二、英國模式下中庸之道的“補償指令”
三、法律在資源配置中的效率作用
第三節“非營利組織”主導的激勵機制
一、日本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發展背景
二、“理性經濟人”的基本假設例外嗎?
三、“非營利組織”的“突破”作用
第四節我國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出路
一、訴訟成本分擔規則與激勵機制的作用
二、“非營利組織”主導的新型路徑
第九章結論
一、股東派生訴訟的法律移植
二、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作用
附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