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7472
- 書名:國有企業改制法律方法-從傳統形態向現代機制轉變
- 作者:錢衛清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01年12月
- 入庫時間:2002-5-17
- 定價:25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前 言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力度的加
大,國有企業改制成了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體制的一個關鍵環節和重要課題。由于長期以來計
劃經濟體制造成的痼疾,國有企業改革的難度和復
雜性非常之大。正是如此,很多學者、實際工作者都
在孜孜不倦地思考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之路。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關國有企業改革的研究成
果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其中許多文章和論著都
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但是,我們也發現,目前國內
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經濟學界,主要采用
經濟學的范疇和研究方法,法學界對這個論題的研
究卻還不夠系統、深入。不可否認,經濟學的理論和
方法對于研究國有企業改制問題十分重要并卓有成
效,但經濟學不能代替法學,法學的視角同樣是不可
或缺的,兩個學科有著不同的適用背景和研究范圍,
解決不向的問題。比如,經濟學主要關注怎樣能使
國有企業成為市場經濟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主
體,怎樣在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上使我國的國有企
業充滿活力,擴大贏利,減少虧損等等。而企業產權
關系,企業法律形式,企業改制行為效力,企業改制
過程中法律關系的產生、消滅和變更以及糾紛的解
決等很多問題就屬于法學探討的范圍了,必須以法
學知識加以分析和研究。同時,對于我國這樣一個
處于激烈變革過程中的發展中國家而言,大量的立法是不可避免的,
改革的過程及其成果都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障、確認和鞏固;另
外,在改革過程中還出現了大量新的概念、范疇、制度形式等,不可避
免的存在很多不規范的情況,這些都要求法學家和法律工作者從法
律的角度和要求出發、運用最基本的法律語言以及方法對國有企業
改制過程中大量零亂蕪雜的問題進行整理、分析和判斷,并進而為司
法實踐提出對策。這也正是本書在理論運用上的考慮以及希望達到
的社會效果。
從法律工作實踐的角度來看,近幾年來國有企業改制的幅度不
斷加大,采用了很多新的形式和方法進行制度創新,盡管其中很多都
被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確認,但是相對于法律本身所具有的滯后性來
說,顯然,現實與法律之間的張力是巨大的。筆者曾多年從事民事和
經濟審判工作,接觸了大量與國有企業改制有關的案件;在最高人民
法院工作期間,曾經參與關于國有企業改制法律問題的調查研究工
作,先后赴山東、江蘇、福建等省的一些試點地區進行了大量的調研
工作,并與當地改制企業及其主管部門、當地法院審理改制案件的法
官進行了詳細的座談和交流。我發現,國有企業改制的方法、模式可
謂五花八門,甚至十分混亂,不同地區各行其是,沒有統一的依據可
言,不僅影響了改制的成效,也造成了很多糾紛,并給審判實踐帶來
了不小的困難,損害了法律適用的穩定性和普遍性。基于這種狀況,
我希望能寫出這樣—本書,即主要運用氏商法律的基本原理對各種
改制行為、關系、糾紛進行邏輯上的歸類與分析,對抽象出來的民商
法律關系巾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加以判斷,通過對權利義務關系的
確認來最終理清各種改制或與改制相關的行為在法律L:的意義與效
果?傊,如果談到本書希望并且可能帶來的貢獻,那就是以法律機
制的框架分析國有企業改制行為,同時為司法實踐提供理論依據,對
法官和律師都能有所啟示,特別是對審判實踐的科學、統一與規范帶
來促進作用。
在內容上,本書在結論巾首先探討了我國國有企業改制的相關
歷史背景,介紹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經歷的四個階段;
接著,從法律分析和產權分析兩個角度明確了一些相關的、可能引起
爭議的概念;然后對公有制問題和股權性質問題的眾多觀點進行了
評價與論述;最后闡明了國有企業改制的重要意義。從第二章到第
五章,我歸納性地研究了國有企業改制中有重要意義的四類方法,并
做了深入詳盡的論述。首先研究了國有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和
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小型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的方法和相
關問題;接著是第二類,即固有企業的兼并、承包、租賃及托管;第三
類——國有企業產權轉讓;第四類——國有企業的資產剝離。在第
六章到第八審,我先就國有企業改制中的一般法律問題進行了研究,
主要針對國有企業改制的法律依據以及涉及的民事和行政法律關
系,而后對兩個比較突出的特殊法律問題——國有資產評估和債務
處理問題進行廣研究,不是泛泛而談,而是具有相當的針對性和時代
特色。書的最后,我闡述了國有企業改制小的司法對策問題,就是在
前面理論分析的基礎卜對法官和律師在實踐中經常遇到并且認識差
異比較大的兩個突出的司法問題加以分析并提出解決的辦法。首先
說明研究司法對策的意義,然后非常詳細地就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
十類糾紛訴訟主體的認定進行了探討,最后論述了國有企業改制中
的規則沖突與處理問題。
在安排本書的結構方面,我嘗試演繹與歸納相結合的方式,如書
中國有企業的改制方法和國有企業改制的法律問題,都是沿著從一
般到特殊的思路一步步深入下去的。因為必須先明確論述相關的法
理,然后才能就典型的、分門別類的問題加以分析。同時,針對那些
具體的改制方法或法律問題而言,又是歸納的方式,因為這些都是來
自于實踐的經驗,而隨著實踐的發展,還會不斷有新的方法、制度或
是問題出現,不可能在這樣—本書中窮盡,閱此我既希望本書能有清
晰的邏輯結構,又同時盡可能保持本書內容上的開放性,便于以后進
一步深入的研究。
當然,出于我自身理論與實踐功底的局限,本書不可避免地存在
一些錯誤或是引起爭議之處,但真理愈辯愈明,所以真誠歡迎專家學
者、法律工作者以及廣大讀者能對本書提出寶貴的意見。
錢衛清
2001年6月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國有企業改制的歷史回顧
第二節 國有企業改制的概念分析
第三節 國有企業改制的理論背景
第四節 國有企業改制的意義
第二章 國有企業改制方法[一)
——公司化改制及股份合作制改造
第一節 國有企業公司化改制
第一小節 國有企業公司化改制概述
第二小節 國有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
第三小節 國有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小節 國有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后股票發行與上市問題
第五小節 國有企業公司化改制過程中的其他問題
第二節 中小型國有企業股份合作制改造
第三章 國有企業改制方法(二)
——企業兼并、承包、租賃及托管
第一節 企業兼并
第一小節 企業兼并概述
第二小節 企業合并
第三小節 控股公司
第二節 企業承包、租賃
第三節 企業托管
第四章 國有企業改制方法(三)
——企業產權轉讓
第一節 國有企業產權轉讓概證
第二節 國有企業產權轉讓中的法律問題
第三節 國有企業出售合同糾紛典型案例分析
第五章 國有企業改制方法(四)
——企業資產剝離
第一節 國有企業資產剝離概述
第二節 國有企業資產剝離中的資產評估
第三節 國有企業非經營性資產的剝離
第六章 國有企業改制中的一般法律問題
第一節 國有企業改制的法律依據
第二節 國有企業改制中涉及的民事法律關系
第三節 國有企業改制中涉及的行政法律關系
第七章 國有企業改制中的特殊法律問題(一)
——國有資產評估
第一節 國有資產評估概述
第二節 土地使用權的評估
第三節 無形資產的評估
第四節 資產評估中的法律責任
第五節 國有企業股份制改組資產評估典型案例分析
第八章 國有企業改制中的特殊法律問題(二)
——債務處理
第一節 國有企業經營機制轉換過程中的債務處理
第二節 國有企業兼并中的債務處理
第三節 國有企業公司化改制后的債務承擔問題
第九章 國有企業改制中的司法對策
第一節 研究司法對策的意義
第二節 國有企業改制糾紛中訴訟主體的認定
第三節 國有企業改制中的規則沖突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