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以來,在“絲綢之路”沿線發現了許多古代各時期、各民族的法律文書,這些法律文書的發現,為深入探究中國古代的法律制度提供了重要的
文獻資料。2018年11月17日,“絲綢之路沿線新發現的漢唐時期的法律文書研究”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師范大學順利召開。本次研討會論文集共收錄論文二十余篇,討
論的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其一,關于先秦秦漢時期的法律文書研究。其二,對敦煌吐魯番新發現的古代法律文書研究。其三,對中國古代后期的法律文書研究。
論文集旨在對絲綢之路沿線新發現的漢唐時期的法律文書及相關法律制度進行梳理和討論,在此基礎上促進法學界與歷史學界的交流與溝通。
目 錄
王沛:霸姬盤小考
呂利:《曶鼎銘》第二段再探討
黃海:笞刑源流考——東周秦漢時期的“笞”與“笞刑”
李勤通:“丞”相、“丞相”還是“丞相史”——析岳麓秦簡“譊、妘刑殺人等案”的審理者
彭麗華:從“奴以庶人以上為妻”到“良賤不婚”——秦唐奴婢婚配對象的演變研究
楊振紅:秦漢時期“符”的尺寸及其演變——兼論嶽麓秦簡肆《奔警律》的年代
張傳璽:秦及漢初律上的“減罪”和刑罰減等排序試說
李雪梅:早期公文碑的體式特征及意義
韓樹偉:西北諸民族習慣法比較研究——以絲路沿線出土契約文書為中心
侯文昌:佉盧文買賣契約之格式研究——兼與漢文、拉丁文契約比較
曹旅寧:玉門花海《晉律注》補述
陳璽:五代錢貨法律淵源考
顧成瑞:唐代“勛官充雜任”考
何君:唐律“比類相引”立法技藝探析——以“詐欺官私財物”律為例
彭炳金:墓志所見唐代薦舉中的清白科
趙貞:唐代“身死”考——以敦煌吐魯番文書為中心
張雨:吐魯番文書所見唐前期贓贖錢物管理中的地方政務運行——以府州法曹與功曹、倉曹為中心
鄭顯文:從敦煌吐魯番判文看唐代司法審判的效率和質量
王斐弘:晚唐敦煌疑難土地糾紛解決的法律智慧——以索懷義土地返還糾紛案為例
李云龍:《天圣令》與唐宋死刑奏報制度中的幾個問題
張小也:時過境遷:從《吳興金石記》中的《胡文昭公墓據碑》說開去
邱澎生:平衡商業與政治風險:十八、十九世紀重慶的商業訴訟
蔣鐵初:供招已符與清代的冤獄防治"
沒有圖書目錄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