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88495
- 書名:人工智能的法律回應:從權利法理到致害責任
- 作者:韓旭至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21年4月
- 入庫時間:2021-8-30
- 定價:56元
![](http://img.alipay.com/img/apcgp/logo/92x15.png)
- 特價:44.8元,80折,省11.2元!
圖書內容簡介
“未來已來”,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這些詞匯已越來越為法學研究者所熟知。與傳統的法律問題相比,人工智能的法律問題在形成機制、內在邏輯、法律機理上均有所不同。本書結合域內外相關制度,初步回應了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信息權利的基本范疇、數據確權的基本邏輯、司法區塊鏈的制度構建、自動駕駛的侵權責任、搜索引擎的致害責任等智慧社會變革中的重要法律問題。
圖書目錄
"目 錄
導 論
上 編 人工智能的法律屬性與規制路徑
第一章 人工智能的“非人”法律屬性
第一節 “人工智能也是人”的迷思
第二節 人是法律人格的中心
第三節 人工智能無法挑戰法律人格
第四節 人工智能法律主體無法合理構建
本章小結
第二章 人工智能的代碼規制路徑
第一節 “法律代碼化”:以代碼重塑法律制度
第二節 “代碼法律化”:以法律與倫理規范代碼
本章小結
中 編 信息數據的確權困境與破解之道
第三章 信息權利范疇的模糊性使用
第一節 信息權利范疇的模糊性使用類型
第二節 模糊性使用的成因:信息與數據的多重面孔
第三節 模糊性使用的后果:理論與實踐的雙層危險
第四節 厘清信息權利范疇的策略選擇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數據確權的困境及其成因
第一節 既有規范適用的類型及缺陷
第二節 新型權利理論的模型及困境
第三節 困境成因:傳統權利理論的失效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算法維度下數據確權的反向實現
第一節 算法構成數據價值的中心
第二節 算法奠定數據權利的基礎
第三節 算法確立數據權利的規制框架
本章小結
下 編 智能應用的法律風險與致害責任
第六章 司法區塊鏈的可能與限度
第一節 司法區塊鏈的應用圖景
第二節 司法區塊鏈的復合風險
第三節 司法區塊鏈的雙層規制
本章小結
第七章 自動駕駛的侵權責任
第一節 自動駕駛類型及其侵權責任模式
第二節 自動駕駛的產品責任適用
第三節 自動駕駛交通事故責任構建
第四節 自動駕駛汽車保險的三層結構
本章小結
第八章 搜索引擎算法致害的侵權責任
第一節 搜索引擎的屬性及責任
第二節 侵擾性內容的判斷及“被遺忘權”的影響
本章小結
代結語 人工智能法學研究的批判與回應
附錄 域外人工智能規制的典型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