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95480
- 書名:我國刑法立法的合理限定
- 作者:劉霜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24年1月
- 入庫時間:2024-2-29
- 定價:68
圖書內容簡介
"當今世界各國刑法立法觀都在悄然發生著變化,由形而上學的理性思考轉向更為現實的具體考量,以行為導向取代結果導向;由傳統犯罪轉向新興犯罪;從報應主義刑罰觀轉向積極的一般預防等。與此同時,我國刑法立法呈現日益擴張的趨勢,立法觀由“消極”向“積極”轉變;刑事法網由“厲而不嚴”向“嚴而不厲”轉變;刑事政策由“懲辦與寬大相結合”向“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轉變。
刑法立法擴張表現為增設新罪、擴大既有罪名范圍、刑法介入早期化以及刑罰制度的擴張等。其原因體現為社會治理和社會控制的客觀需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立法回應;“厲而不嚴”刑法結構缺陷的補足。刑法立法過度擴張可能導致國家刑罰權的濫用、刑法公眾認同度的降低、社會治理創新發展的阻滯、國家司法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后果。基于此,本書主張,我國刑法立法應當適度擴張,并分別從刑法立法的指導原則、認定條件以及具體路徑等三個方面加以限定。
本書持積極刑法立法觀立場,以立法建構論為基礎,提倡刑法應主動承擔調整社會關系的功能,順應社會情勢變化,及時增設新的罪名來調整社會關系。與此同時,也應把握積極刑法立法觀的適用限度,避免刑法過度擴張引發刑法萬能主義或工具主義的不良傾向,以實現刑法的能動立法、理性立法與科學立法。"
圖書目錄
"目 錄
緒 論
第一章 刑法立法擴張的背景分析
第一節 國際背景
一、國際刑事立法觀念的趨同化
二、國際刑事立法制度的一體化
第二節 社會現實背景
一、風險社會給刑法帶來的新挑戰
二、社會轉型期司法價值觀的改變
三、廢除勞教制度的規范需求
第三節 刑事立法背景
一、刑法立法觀:消極刑法觀向積極刑法觀轉變
二、刑事法網:“厲而不嚴”向“嚴而不厲”轉變
三、刑事政策:“懲辦與寬大相結合”向“寬嚴相濟”轉變
第二章 刑法立法擴張的實現路徑
第一節 增設新罪
一、刑法修改增設大量新罪
二、新罪涉及的重點領域
第二節 擴大既有罪名適用范圍
一、增加行為方式
二、降低入罪門檻
三、擴大犯罪對象
第三節 刑法介入早期化
一、幫助行為正犯化
二、預備行為實行化
三、增設危險犯
第四節 刑罰的擴張
一、刑罰擴張的表現形式
二、刑罰擴張的立法省思
第三章 刑法立法擴張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治理與社會控制的客觀需要
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立法回應
三、“厲而不嚴”刑法結構缺陷的補足
第四章 刑法立法過度擴張的風險預判
一、導致國家刑罰權的濫用
二、降低刑法的公眾認同
三、阻礙社會治理的創新發展
四、導致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失衡
第五章 刑法立法擴張的合理限定
第一節 刑法立法適度擴張的指導原則
一、大陸法系:法益保護原則
二、英美法系:傷害原則
三、我國限制刑法立法擴張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刑法立法適度擴張的限定條件
一、增設新罪的限定條件
二、既有罪名立法擴張的限定條件
三、刑法提前介入的限定條件
第三節 刑法立法適度擴張的具體路徑
一、應當適度擴大犯罪圈
二、刑法立法應當具有前瞻性
三、應當警惕情緒性立法
四、應當避免刑法過度政策化
五、刑法立法自身的調整完善
結 語
參考文獻
后 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