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96900
- 書名:合同法(第七版)
- 作者:李永軍
- 出版社:中國人大
- 出版時間:2024年5月
- 入庫時間:2024-7-26
- 定價:85
圖書內容簡介
本教材是一部系統講授合同法理論和法律制度的教材,按照《民法典》合同編的體例設計教材內容,共分為三十章,主要內容包括合同與合同法概述、合同的成立及其程式、合同的無效與可撤銷、契約解釋規則、買賣合同、融資租賃合同、倉儲合同、行紀合同與居間合同等。每章包括提要、重點問題、正文論述、法律適用和課后復習等幾個部分。第七版根據2023年最新的民法典合同編通則司法解釋進行修訂,對合同法的基本知識、主要制度、重要理論作了系統闡述。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民法典體系中的合同與合同法 1
第一節 我國民法典下合同法的基本構造 1
一、我國民法典下合同法的構造 1
二、合同法的概念 2
第二節 合同的概念 3
一、我國民法典上合同的概念 3
二、合同與相關概念的區別 4
三、合同概念的邊緣界定 5
第三節 比較法上的合同概念 7
一、羅馬法上的契約概念 7
二、法國法上的合同概念 7
三、德國法上的合同概念 8
四、英美法系中關于契約的一般概念 9
第四節 合同制度在私法體系中的地位 10
一、比較法上的合同制度的私法地位 10
二、合同制度在我國私法體系中的地位 11
第五節 合同在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11
一、契約是產生私法上權利義務的最重要的依據 12
二、保護交易進而促進實現私法上的目標 12
三、最大限度地增加經濟價值和資源的有效利用 14
四、契約可以使私法主體依照自己的意志對私人事務作出合理的安排 15 第六節 合同的分類 15
一、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 15
二、物權合同和債權合同 16
三、諾成合同和要物合同 17
四、有名合同與無名合同 19
五、有償契約與無償契約 20
六、要式契約與不要式契約 21
七、即時清結的合同和不即時清結的合同 22
八、民事契約、商事契約和行政契約 22
九、本約與預約 24 2
十、涉他合同與非涉他合同 26
十一、射幸合同與實定合同 26
十二、主合同與從合同 27
第二章 契約自由及其在現代合同法上的地位 29
第一節 契約自由的含義 29
一、契約自由的一般含義 29
二、契約自由原則的理論依據 32
三、契約自由與契約正義 33
第二節 契約自由原則的衰落以及其在現代合同法上的地位 34
一、契約自由原則衰落的顯著表現 34
二、契約自由原則衰落的根本原因 40
三、對契約自由進行限制的問題與思考 43
四、契約自由原則在現代契約法上的地位 44
第三章 合同的成立及其程式 48
第一節 合同的成立及其程式概述 48
第二節 合同成立的第一步———要約 49
一、要約的一般含義 49
二、有效要約的法律構成 50
三、要約與要約邀請 53
四、要約的形式 60
五、要約的生效及效力 60
六、要約的撤回 63
七、要約的撤銷 63
八、要約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對要約效力的影響 64
九、向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發出的要約之效力 65
十、要約效力的終止 65
第三節 契約成立的決定性階段———承諾 66
一、承諾的概念 66
二、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諾應具備的條件 66
三、逾期承諾與遲到承諾的法律效力 68
四、沉默在何種情況下構成承諾 69
五、受要約人死亡的,其繼承人能否有效承諾 69
六、承諾生效的時間 70
七、合同成立的時間與地點 70
八、合同訂立中第三人的責任 72
九、承諾的撤回 74
十、合同確認書及其法律效力 74
第四節 契約成立的性質和要件 75
一、契約成立的性質 75
二、契約成立的要件 76
第五節 締約過失責任 76
一、締約過失責任的概念 76
二、締約過失責任的制度基礎與理論基礎 77
三、締約過失責任制度的核心問題 79
四、我國民法典上的締約過失責任 81
第四章 契約的生效 84
第一節 契約生效概述 84
一、合同生效的時間———成立與生效之關聯 84
二、契約生效的本質 85
三、意思表示真實對合同生效的影響之特別說明 85
第二節 當事人的締約能力 86
一、締約能力在契約法中的價值 86
二、對行為能力的補充性說明 87
第三節 合同形式應符合法律的規定或當事人的約定 88
一、合同形式與契約自由原則的對立和統一 88
二、形式的意義與分類 88
三、關于契約形式問題的學理和立法 91
四、違反法定形式的后果 92
五、違反約定形式的后果 93
第四節 合同不違反公序良俗且標的合法 94
一、合同不違反公序良俗 94
二、合同之標的的概念 94
三、標的對合同生效的影響 95
四、標的合法 95
第五節 影響合同效力的其他因素 95
一、經批準才能生效的合同之報批義務 95
二、越權訂立的合同之效力 96
三、商事主體超越經營范圍訂立的合同的效力 97
四、無權處分人訂立合同的效力 97
第五章 合同的無效與可撤銷及效力待定 100
第一節 民法典中關于合同效力瑕疵的救濟制度構造 100
一、制度構造 100
二、合同效力瑕疵的類型及各自的原因 101
第二節 無效與可撤銷的基本概述 101
一、無效與可撤銷的概念 101
二、無效制度與可撤銷制度的基本區別 102
第三節 可撤銷合同的原因分析 104
一、重大誤解 104
二、脅迫 115
三、欺詐 121
四、顯失公平 127
第四節 無效合同的原因分析 133
一、合同因違反善良風俗與公共秩序而無效 133
二、合同因違反法律和行政性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 142
三、因虛假意思表示訂立的合同無效 146
四、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及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利益的合同無效 151 第五節 對無效與可撤銷合同的法律救濟 152
一、關于合同無效之主張權利的歸屬 152
二、關于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及行使 153
三、合同的部分無效 154
四、合同無效與可撤銷的法律后果 154
第六節 效力待定的合同 157
一、效力待定的合同概述 157
二、無權代理人以他人名義訂立的合同 158
三、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的與其行為能力不相符合的非純獲利益的合同 158
四、附停止條件的合同 158
五、債務承擔合同 158
第六章 合同債權的保全 161
第一節 合同債權保全概述 161
一、合同債權保全的概念及意義 161
二、合同債權保全在我國《民法典》中的地位 162
第二節 債權人的代位權 162
一、代位權的概念、種類與性質 162
二、代位權的制度價值質疑———代位權存廢之爭 164
三、債權人代位權的構成要件 166
四、代位權的行使 167
五、代位權訴訟中的具體問題 169
第三節 債權人的撤銷權 171
一、撤銷權的概念 171
二、債權人撤銷權的構成要件 171
三、撤銷權的行使 172
四、撤銷權行使的效力 173
第七章 定式合同(格式條款)及其規制 175
第一節 定式合同概述 175
一、定式合同的概念 175
二、定式合同的特征 176
三、定式合同的適用對象 176
第二節 定式合同產生與存在的基礎 177
一、定式合同的經濟基礎 177
二、定式合同的理論基礎 178
三、定式合同的法律基礎 181
四、追索成本對定式合同的影響 182
第三節 對定式合同規制的法理基礎 182
一、定式合同對契約自由的背離 182
二、定式合同與契約正義的沖突 183
三、不公平條款的表現形式 185
第四節 對定式合同的規制 186
一、對定式合同的立法規制 186
二、對定式合同的司法規制 186
三、對定式合同的預防性規制 187
四、我國對定式合同的規制體系 188
五、小結 193
第八章 合同解釋規則 195
第一節 契約解釋概述 195
一、我國民法上的合同解釋的依據 195
二、契約解釋的客觀必要性 196
三、契約解釋的性質 198
四、合同解釋的目的和對象、方式 199
五、合同解釋與法律解釋的區別 199
第二節 合同解釋的基本原則概述———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的歷史與現在 200
一、主觀解釋規則 200
二、客觀解釋規則 201
三、合同解釋原則的現在———主觀與客觀的統一 204
四、我國民法典上的解釋原則 204
第三節 客觀主義兼主觀主義原則下的解釋規則 205
一、整體解釋規則 205
二、目的解釋規則 206
三、公平解釋規則 206
四、交易習慣與交易前例解釋規則 208
五、誠信解釋規則 211
六、有效解釋與過程解釋規則 211
第四節 補充性解釋 211
一、概 述 211
二、依補充性法律規定的補充解釋 212
三、法官用自己制定的規則加以解釋 214
第九章 合同權利與義務的移轉 217
第一節 合同權利與義務移轉概述 217
一、契約權利與義務的可移轉性 217
二、合同權利義務移轉的根據及無因性 218
第二節 合同債權的讓與 219
一、債權讓與的限制 219
二、債權讓與的效力 222
三、債權讓與的通知及其效力 227
四、債權的部分讓與問題 229
五、債權讓與是否經債務人同意的問題 229
第三節 債務承擔 230
一、債務承擔的含義 230
二、免責的債務承擔 231
三、并存的債務承擔 232
第四節 合同權利義務的概括承受 233
一、概述 233
二、合同權利義務概括承受的法律效力 234
第十章 合同的履行 238
第一節 合同的履行概述 238
第二節 合同履行中的基本原則和具體規則 239
一、合同履行中的基本原則 239
二、提前履行與部分履行的限制規則 240
三、不完全合同的履行補正規則 240
四、選擇之債的履行規則 241
五、按份之債的履行規則 242
六、連帶之債的履行規則 242
七、合同當事人及相關人員的變化對合同履行的影響 244
八、涉他合同的履行規則 244
第三節 利他合同 246
一、利他合同概述 246
二、利他合同的法律依據(規范基礎) 247
三、利他合同中各方之間的法律關系 247
四、債權人的特殊地位 248
五、利他合同中第三人的地位 248
第四節 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 249
一、同時履行抗辯權 249
二、先履行抗辯權 255
三、不安抗辯權 256
四、情事變更抗辯權 259
第五節 合同履行的定金擔保 266
一、定金的概念和種類 266
二、定金的性質 267
三、定金合同成立的特則 267
四、定金與違約金、預付款的關系 268
五、定金與賠償損失的關系 268
六、定金是否有必要參照違約金的規則酌情減少或者增加 269
七、定金的適用規則 269
第十一章 違約責任 271
第一節 違約及違約形態概述 271
一、違約的一般概述 271
二、違約形態的比較法觀察 272
三、我國學理及立法關于違約形態的觀點 273
第二節 幾種特別的違約形態 274
一、違反預約合同 274
二、預期違約 277
三、加害給付 282
四、第三人原因導致的違約 284
第三節 違約責任 285
一、實際履行 285
二、賠償損失 288
三、違約金 297
四、其他責任方式 300
五、違約責任的免責事由 300
第十二章 合同權利、義務的終止 303
第一節 合同權利、義務終止概述 303
一、合同權利與義務終止的原因 303
二、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的效力 303
第二節 合同權利、義務因解除而終止 304
一、契約解除概述 304
二、合同法定解除的原因 305
三、解除權的行使 309
四、解除權的消滅 312
五、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312
第三節 合同權利、義務因其他原因而終止 315
一、合同權利、義務因履行而終止 315
二、合同權利、義務因提存而終止 315
三、合同權利、義務因抵銷而終止 318
四、合同權利、義務因免除而終止 322
五、合同權利、義務因混同而終止 323
六、以物抵債合同及其效力 324
第十三章 買賣合同 328
第一節 買賣合同概述 328
一、買賣合同的概念與特征 328
二、買賣合同的分類 330
三、買賣合同的條款 331
四、買賣合同的當事人及標的物 331
第二節 買賣合同的法律效力 332
一、買賣合同對于出賣人的法律效力 332
二、買受人的主要義務 335
第三節 風險負擔 337
一、風險負擔的一般理論 337
二、我國法對風險負擔問題的規定 340
第四節 瑕疵擔保責任 341
一、傳統的瑕疵擔保理論 341
二、對瑕疵擔保制度存在的必要性的討論 343
三、我國法上的瑕疵擔保制度 345
第五節 特殊買賣合同 346
一、試用買賣合同 346
二、樣品買賣合同 347
三、分期付款買賣合同 347
四、分批交貨的買賣合同與標的物為數物的買賣合同 349
五、互易合同 350
第六節 關于“一物數賣”的說明 350
一、“一物數賣”的概念 350
二、我國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對“一物數賣”的處理規則 350
第十四章 贈與合同 353
第一節 贈與合同概述 353
一、贈與合同的概念 353
二、贈與合同的性質之立法模式考察 354
三、贈與合同的特征 355
四、贈與合同的種類 355
第二節 贈與合同的法律效力 356
一、贈與人的撤銷權 356
二、贈與人的瑕疵擔保責任 359
三、窮困抗辯權 360
四、贈與人的違約責任 361
五、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損害贈與物的賠償責任 361
第十五章 借款合同 363
第一節 借款合同概述 363
一、借款合同的概念 363
二、借款合同的特征 364
第二節 借款合同的效力 367
一、貸款人的權利、義務 367
二、借款人的義務 368
第十六章 保證合同 370
第一節 保證合同概述 370
一、保證合同的概念與特征 370
二、保證合同在我國《民法典》體系下的結構 371
三、保證的性質 371
四、保證的分類、種類的認定規則 372
第二節 保證的成立 372
一、保證合同當事人應當適格 372
二、保證合同的成立 374
第三節 保證合同的效力 375
一、保證的范圍 375
二、保證期間 375
三、債權讓與、債務承擔或者債的變更對保證的影響 377
四、保證在當事人之間的具體效力 377 10
五、保證與物權擔保并存的追償規則 379
六、新貸還舊貸對保證的影響 379
七、債務人破產對保證的影響 379
八、主合同與擔保合同的效力關系 380
第四節 保證的其他實踐規則———主要根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 381
一、訴訟規則 381
二、具有強制執行力的公證債權文書與保證責任的關系 381
三、債權人對多個保證人的權利行使規則 381
四、撤回訴訟或者仲裁申請對保證責任的影響 382
五、保證期間屆滿后保證人的責任 382
第十七章 租賃合同 383
第一節 租賃合同概述 383
一、租賃合同的概念與特征 383
二、租賃合同的性質 384
三、租賃合同的種類 385
第二節 租賃合同的法律效力 385
一、出租人的權利、義務 385
二、承租人的權利、義務 387
三、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負擔 389
第三節 房屋租賃合同的特別問題 390
一、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 390
二、裝飾裝修的費用負擔 393
三、房屋擴建的費用分擔規則 394
四、一物數租的問題 394
五、房屋出租合同無效的特殊原因及后果 395
第十八章 融資租賃合同 397
第一節 融資租賃合同概述 397
一、融資租賃合同的概念 397
二、融資租賃合同的特征 398
三、融資租賃合同與租賃合同的區別 399
四、融資租賃合同的成立 399
第二節 融資租賃合同的法律效力 400
一、出租人的權利、義務 400
二、承租人的權利、義務 401
第三節 融資租賃合同的終止及后果 402
一、融資租賃合同因解除而終止 402
二、合同終止后的租賃物歸屬 403
第十九章 保理合同 405
第一節 保理合同概述 405
一、保理合同的概念 405
二、保理合同的價值 406
三、保理與債權轉讓的關系 406
四、保理合同的特征 407
五、保理合同的分類 407
第二節 保理合同的基本效力 408
一、保理人與債權人的法律關系 408
二、保理人與債務人的關系 408
三、法律規則的適用 409
第二十章 承攬合同 410
第一節 承攬合同概述 410
一、承攬合同的概念 410
二、承攬合同的特征 410
三、承攬合同的種類 411
第二節 承攬合同的法律效力 412
一、承攬人的主要權利與義務 412
二、定作人的主要權利與義務 413
三、承攬合同中的風險負擔 414
第二十一章 建設工程合同 416
第一節 建設工程合同概述 416
一、建設工程合同的概念 416
二、建設工程合同的特征 416
三、建設工程合同的種類 417
第二節 建設工程合同的法律效力 418
一、承包人的權利、義務 418
二、發包人的權利、義務 419
三、建設工程合同無效的特殊原因 419
第三節 建設工程合同的其他問題 420
一、承包人的優先受償權 420
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的后果 423
三、招標投標方式訂立的建設工程合同的特別規則 423
第二十二章 運輸合同 426
第一節 運輸合同概述 426
一、運輸合同的概念與特征 426
二、運輸合同的種類 427
第二節 運輸合同的法律效力 428
一、運輸合同的一般效力 428
二、旅客運輸合同的效力 428
三、貨物運輸合同的效力 430
四、多式聯運合同的效力 432
第二十三章 技術合同 434
第一節 技術合同概述 434
一、技術合同的概念與特征 434
二、技術合同的種類 435
三、技術合同的訂立 435
第二節 技術開發合同 436
一、委托開發合同 436
二、合作開發合同 437
三、技術開發合同的風險負擔 437
四、技術開發合同中專利申請權的歸屬 437
五、技術秘密權利歸屬及利益分配 438
第三節 技術轉讓合同與技術許可合同 438
一、技術轉讓合同與技術許可合同的概念 438
二、技術轉讓合同的效力 438
三、技術許可合同的效力 439
四、后續技術改進成果的歸屬 440
第四節 技術咨詢合同與技術服務合同 440
一、技術咨詢合同與技術服務合同的概念 440
二、技術咨詢合同的效力 440
三、技術服務合同的效力 441
四、合同履行過程中新技術成果的歸屬 441
五、正常工作費用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分擔規則 442
第二十四章 保管合同 443
第一節 保管合同概述 443
一、保管合同的概念 443
二、保管合同的特征 444
第二節 保管合同的法律效力 445
一、保管人的權利、義務 445
二、寄存人的權利、義務 446
第二十五章 倉儲合同 448
第一節 倉儲合同概述 448
一、倉儲合同的概念 448
二、倉儲合同的特征 448
第二節 倉儲合同的法律效力 449
一、保管人的權利、義務 449
二、存貨人的權利、義務 449
第二十六章 委托合同 451
第一節 委托合同概述 451
一、委托合同的概念與特征 451
二、委托合同與類似概念的區別 452
第二節 委托合同的效力 453
一、受托人的主要權利、義務 453
二、委托人的主要權利、義務 454
第三節 委托合同的終止 455
第四節 委托合同與代理 455
一、委托合同與代理權授予的相互獨立性 455
二、本人、代理人與第三人的關系———直接代理與間接代理 456
第二十七章 物業服務合同 459
第一節 物業服務合同概述 459
一、物業服務合同的概念 459
二、物業服務合同成為我國《民法典》上有名合同的原因 459
三、物業服務合同的特征 460
四、前期物業服務合同 461
第二節 物業服務合同的效力 461
一、合同對物業服務人的效力 461
二、業主的權利、義務 462
第三節 物業服務合同的終止和物業服務人的解聘 462
第二十八章 行紀合同與中介合同(居間合同) 464
第一節 行紀合同 464
一、行紀合同概述 464
二、行紀合同的法律效力 466 14
第二節 中介合同(居間合同) 468
一、中介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468
二、居間合同與委托合同、行紀合同的區別 469
三、居間合同的法律效力 469
第二十九章 合伙合同 471
第一節 合伙合同概述 471
一、合伙合同的概念 471
二、合伙合同的特征 472
第二節 合伙合同的內部與外部關系 472
一、合伙合同當事人的出資義務 472
二、合伙事務的執行 473
三、利潤分配和虧損負擔 473
四、對第三人的債務責任 473
五、共有財產的份額轉讓 473
六、合伙合同的期限 473
七、合伙合同的終止和財產分割 473
第三十章 準合同 475
第一節 無因管理 475
一、無因管理的概念 475
二、無因管理的性質 476
三、無因管理的分類 476
四、真正無因管理的特征 477
五、真正無因管理的社會價值 478
六、真正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 479
七、適法的無因管理及其構成要件 481
八、無因管理的法律后果 482
第二節 不當得利 485
一、不當得利概述 485
二、不當得利的一般構成要件 487
三、給付不當得利請求權 488
四、第三人的返還責任 492
五、非給付不當得利請求權 492
六、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與其他請求權的關系 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