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98154
- 書名:刑法歸責體系
- 作者:京特·雅克布斯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24年11月
- 入庫時間:2024-12-6
- 定價:88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將刑法歸責理解為確定行為的犯罪意義:作為對規范的對抗,行為的意義溝通了規范的意義與刑罰的意義。犯罪是對有責承擔損害規范效力的表達,而刑罰是國家為維護規范的有效性對這種表達的“回應”。規范、規范破壞與刑罰之間表現出交流上的順序性。但是,這不排除規范違反與刑罰默無聲息的一面,以及規范默然參與刑罰的威脅。歸責就是通過人的行為,使規范的有效性能夠得到確定和證明。對于本書所呈現的對刑法知識和體系的思考過程,多年來作者在自己相當多的作品中已經闡述了其中某些部分,這些內容理應成為以刑罰目的為導向這一歸責體系中的一部分。
圖書目錄
"目錄
Ⅰ.導論
A.刑罰理論概述
B.“體系”
C.基本點
1.祛魅的世界
2.規范和行為的意義
3.“整體歸責構成要件”
Ⅱ.違反消極義務的歸責
A.作為與不作為的意義確定
B.行為人不被容許的行為
1.行為的內涵:保證人
2.行為的意義:客觀方面
a.本身不被容許的行為
b.預測基礎
c.不作為
d.再次回到作為
e.風險競合
f.承諾
3.正當化事由
a.原則
b.引致原則
c.公共利益優先原則,尤其是攻擊性緊急避險
d.附帶損害中的正當性
4.行為的意義:主觀方面
a.故意和過失
b.責任
c.特別的歸責?
5.犯罪結果與責任
6.未遂
a.可能性
b.未遂的開始
c.中止
C.參與
1.界分:間接正犯
a.行為意義
b.客觀可歸責性
c.混合形式
2.狹義的參與
a.預備行為
b.參與與“客觀歸責”(概述)
c.通過不作為實施的參與
Ⅲ.積極義務的特殊性
A.積極義務與消極義務的界限
B.積極義務概述
C.積極承擔義務人的正犯性
D.不積極承擔義務人的參與
Ⅳ.總結
A.行為意義與規范意義
B.消極義務的細節
C.積極義務
內容索引
譯者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