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98174
- 書名:商標共存制度研究
- 作者:倪朱亮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24年11月
- 入庫時間:2024-12-6
- 定價:45
圖書內容簡介
在絕對注冊取得商標權模式下,商標共存制度并無適用空間。然而,一旦商標權的絕對排他性受到限制,商標共存制度便能以一種“限制商標權”的姿態獲得生機。作為一項制度,商標共存不僅需要追求公平、效率與秩序等法律價值,還需要具有適時的功利主義取向,因為商標共存制度的適用或使涉案企業獲得生存機會,反哺社會,最終實現社會福利總體增加。在商標法發展歷程中,有關商標權保護理念與模式的重大變化主要集中在商標財產化理念的貫徹與商標注冊制度的創設。隨著商標權的不斷擴張,商標權受到過多關注,被控侵權人的某些合法利益被忽略,導致商標權人和被控侵權人之間利益失去平衡。基于對商標權權利擴張的質疑與反思,以及對商標共存現象的正視,需要對“客觀形成穩定的市場秩序與格局”進行立法化與規范化,這也是商標法服務市場經濟必然的選擇。
圖書目錄
"目錄
引言
第一章商標共存制度的歷史演進
第一節商標共存制度的起源與形成
一、漢諾威星磨坊案
二、聯合藥品公司案
第二節商標共存制度的發展
一、《蘭哈姆法》的意義
二、唐·多納特案
三、思銳福體租車案
四、維納案
五、普通法商標、商標共存制度與《蘭哈姆法》的交集
第三節商標共存制度的傳播
一、商標共存的中國化
二、其他法域商標共存制度的發展
第二章商標共存的表現形式、制度內涵與價值取向
第一節商標共存的表現形式
一、注冊商標之間的共存
二、在先注冊與在后使用未注冊商標之間的共存
三、在先使用未注冊商標與在后注冊商標之間的共存
四、未注冊商標之間的共存
第二節商標共存制度的內涵與表征
一、商標共存制度的內涵
二、商標共存制度的表征
第三節商標共存制度的價值取向
一、公平價值
二、效率價值
三、秩序價值
第三章商標共存制度的緣由
第一節商標的本質:指示功能
一、商標的產生:無私權屬性的商標指示功能
二、商標的發展:財產化與異化效應
第二節商標權益的產生方式
一、商標使用取得
二、商標權注冊取得制度的歧途與回歸
第四章商標共存制度的構成要件
第一節商標相同或近似
一、商標相同
二、商標近似
第二節商品或服務相同或類似
第三節不同市場格局
一、實際商譽區域
二、自然擴張區域
三、區域標準的內涵與分類
四、區域標準的考量因素
第四節主觀善意
第五節不存在混淆可能性
一、商標共存制度亦遵循商標法保護商標權人且使消費者免于混淆的立法宗旨
二、商標共存前的“混淆”不屬于商標混淆性理論
第五章商標共存制度的基礎
第一節基于意思自治
一、商標共存協議的價值
二、商標共存協議的效力
三、商標共存協議的內容
四、反思:共存協議性質的曲解
第二節基于公權力
一、立法創設
二、司法創設
第六章互聯網環境下商標共存制度的挑戰與回應
第一節互聯網環境的挑戰
一、現有研究文獻的不足
二、區域管轄權理論在互聯網環境下的適用與不足
第二節互聯網環境下商標共存制度存在的可行性
一、“混淆可能性”的個案原則
二、“相關公眾”的彈性維度
三、特定區域管轄權理論:基于互聯網行為的特殊性
第三節不同市場格局的回應
一、實際市場滲透區域
二、聲譽區域
三、自然擴張區域
四、遠程區域
第四節主觀善意的回應
一、含有商標符號之域名的通知效力辨析
二、網絡廣告的通知效力之辨析
三、搜索引擎的局限
第五節互聯網環境下商標共存制度的適用模式
一、“網站申明”(Disclaimer)模式
二、提供鏈接的模式
三、增設關于互聯網商標使用的條款
第七章我國商標共存制度的困境與回應
第一節我國商標共存制度的現狀與不足
一、立法現狀與不足
二、司法現狀與不足
第二節我國商標共存制度的構建
一、立法建議
二、司法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