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98350
- 書名:刑法犯罪論核心知識與階層式案例分析
- 作者:王鋼
- 出版社:北大
- 出版時間:2025年1月
- 入庫時間:2024-12-31
- 定價:89
圖書內容簡介
"基于作者在德國留學和回國任教期間共計15 年教授階層式案例分析方法的經驗,結合我國刑法理論與司法實務,本書系統介紹了階層式案例分析方法的要旨,并對刑法犯罪論和財產犯罪中的核心問題進行深入講解。本書意在實現兩方面的效果: 其一,使讀者初步掌握階層式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其二,使讀者能更好地理解犯罪論和財產犯罪中的重要問題。
全書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根據故意的作為犯、過失的作為犯、不作為犯共同犯罪、犯罪未完成形態、罪數理論等主題,體系性地闡釋刑法犯罪論中最為重要的核心知識,并介紹刑法階層式案例分析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讀者可以將該部分內容作為高度精練的刑法總論教科書使用。第二部分通過 6 則案例系統展示階層式案例分析方法的實際適用,同時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對因果關系、認識錯誤、正當防衛、緊急避險、未遂、中止、共同犯罪等犯罪論核心問題和財產犯罪中的搶劫罪、盜竊罪、詐騙罪、侵占罪等基礎罪名進行講授。"
圖書目錄
"導論篇:犯罪論核心知識與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 行為無價值論的階層式犯罪構成體系
(一) 我國傳統四要件體系及其不足
(二) 結果無價值論與行為無價值論
二、 犯罪論核心知識(案例分析檢視清單)
(一) 故意的作為犯
1. 構成要件符合性階層:客觀構成要件
(1)行為主體
(2)構成要件行為
(3)行為對象
(4)構成要件結果
(5)因果關系
2. 構成要件符合性階層:主觀構成要件
(1)犯罪故意:認識因素
(2)犯罪故意:意志因素
(3)非法目的
3. 違法性階層
(1)違法阻卻事由概述
(2)正當防衛
(3)緊急避險
(4)被害人承諾與同意
(5)法令行為
4. 責任階層
(1)責任概述
(2)責任能力
(3)違法性認識
(4)期待可能性
(5)責任故意與容許構成要件錯誤
(6)假想防衛過當的處理
5. 其他犯罪要件
(1)客觀處罰條件
(2)刑罰解除事由
(二)過失的作為犯
1. 過失的定義及其構造
2. 注意義務的體系安排
3. 注意義務的具體認定
4. 過失犯中的因果關系
(1)規范保護目的
(2)義務違反的關聯性
5. 過失犯中的違法阻卻事由
(三)不作為犯
1. 作為與不作為的區分
(1)主流理論
(2)主要類型
2. 真正的與不真正的不作為犯
3. 作為義務的認定
(1)理論概述
(2)保護義務
(3)監管義務
4. 其他犯罪成立要件
(1)作為可能性
(2)近似因果關系
(3)等置性
(4)犯罪故意
(5)違法阻卻事由:義務沖突
(6)責任:期待可能性
(四)共同犯罪
1. 共同犯罪概述
(1)共同犯罪的概念與本質
(2)共同犯罪的二元參與體系
(3)正犯與共犯的區分
(4)共同犯罪與犯罪構成
(5)任意的共犯與必要的共犯
2. 共同正犯
(1)共同正犯的概念與原則
(2)共同正犯的成立要件
(3)過失共同正犯?
3. 間接正犯
(1)間接正犯的概念與原則
(2)間接正犯的成立條件
4. 共犯的處罰根據及其從屬性
5. 教唆犯
(1)正犯主行為
(2)教唆行為
(3)教唆故意
6. 幫助犯
(1)幫助行為
(2)幫助故意
(五)未遂犯、中止犯與預備犯
1. 犯罪形態概述
2. 未遂與中止的體系處理
3. 未遂犯的構成要件
(1)前提要件:未得逞
(2)犯罪決意
(3)著手的認定
(4)未遂犯的其他問題
4. 中止犯的成立條件
(1)在犯罪過程中
(2)中止行為
(3)中止的自動性
(4)共犯的中止
(5)造成損害
5. 預備犯的成立要件
(六)罪數
1. 罪數概述
2. 行為單數
(1)自然意義上的單一行為
(2)法律意義上的單一行為
3. 法條單數
(1)特別法條(法條競合)
(2)吸收關系
(3)補充關系
(4)同種數罪
(5)選擇性罪名
(6)共罰的事后行為
三、 案例分析的基本技巧
(一)準確理解案件事實
(二)確定合適的分析次序
1. 以行為為單位,依次全面考察
2. 以正犯為中心,從正犯到共犯
3. 堅持重罪優先,從重罪到輕罪
(三)妥善處理觀點分歧
實戰篇:階層式案例分析的實例演習
案例1 受虐姐妹案
案件事實
參考答案
案例2 錯上加錯案
案件事實
參考答案
案例3 鄉間小屋案
案件事實
參考答案
案例4 奪命連環案
案件事實
參考答案
案例5 浪子回頭案
案件事實
參考答案
案例6 多行不義案
案件事實
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