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9894
- 書名:法治與政治權威(清華法學文庫.法治研究系列)
- 作者:程燎原、江山
- 出版社:清華
- 出版時間:2002年12月
- 入庫時間:2002-12-25
- 定價:23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清華法學文庫”總序
“清華法學文庫”是一套大型叢書,入選書目主要是清華大學法
學院教師的專著、譯著、教材及以清華大學法學院教師為合作者的著
作。本文庫的編輯宗旨是,提升科研水平,促進法學各學科的建設,
為依法治國和我國法學的繁榮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清華大學法學院復建,正逢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不斷加強,
“依法治國”成為治國方略,現代中國法學走向繁榮,法學教育空前發
展。并且,經濟的“全球化”,高科技的迅速發展,將使現代中國法學
的發展和法學教育改革進入一個新的時期。清華大學法學院必須抓
住這一極好的發展機遇,積極組織和推動科學研究工作,創造學術著
作出版的優良環境,持續提升科研成果水平,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為
中國法學和法學教育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基于此,清華大學法
學院決定編輯并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清華法學文庫”。
本文庫包括三個系列,即“傳著系列”、“教材系列”和“譯著系
列”。根據“清華法學文庫”編輯工作規剛的現定,本文庫收入的著作
須具備三個條件:(一)學術水平應屬同專業上乘;(二)符合學術規
范;(三)符合出版要求。文庫收入的譯著應具備三個條件:(一)原著
應是具有較高學術水準的著作;(二)譯著符合信、達、雅的要求;(三)
符合出版要求。為了保證文庫的質量,文庫設編委會,負責文庫的選
題,承擔下列職責:(一)接受作者或譯著的申請;(二)審查文稿質量,
提出修改意見;(三)根據需要,匿名送審稿件;(四)安排出版。
“清華法學文庫”是一個長期的學術出版計劃,它不以編輯出版
固定的冊數為目標,而是隨著清華大學法學院的發展一直延續下去。
它不采取命題作文的方式,也不采取事先支持或事先確定選題的做
法,而是選用已經成熟的符合條件的作品。我相信,經過法學院全體
教師和出版社的共同努力,“清華法學文庫”將貢獻于社會一批有影
響的著作,并以此感謝所有支持和關心清華大學法學院發展的人士。
王保樹 謹識
2001年5月于清華園
目錄
引言“以人為本”的法治理論
一、法治起源中的“以人為本”
二、現代法治理論中的“以人為本”
上篇
第一章古希臘的城邦法治及其理論與政治權威的法律約束
一、雅典城邦:法治下的政治權威
二、柏拉圖:“哲學家統治”與“法律統治”
三、亞里土多德:“法律統治”論
第二章古羅馬:從“以法為限”到“皇帝不受法律約束”
一、王政時代:“王”的法律制約
二、共和國時代:政治權威的憲制約束
三、西塞羅:自然法和共和國政體與法律下的政治權威
四、帝國時代:“皇帝不受法律約束”
第三章英國“正在法下”法治傳統的成長
一“王在法下”傳統的生長
二“王在法下”與“王在法上”的沖突
三、“法律即王”:洛克、休漠對英國革命進行詮釋的
法治理論
第四章“法律至上”的衍生:中世紀和近代早期的西歐大陸
一、中世紀早期:“法律下的國王”
二、中世紀后期的爭論:“法律至上”還是“君主至上”
三、君主專制主義:“聯意即法律”
四、法國啟蒙思想家論限制政治權威的法治學說
五、法國大革命:“法律至上”原則的確立
第五章“法治政府”:美國開國前后的追求
一、殖民地時期的遺產
二、潘思:“法律就是國王”
三、杰斐遜:控制政治權威的“法治共和國”
四、《聯邦黨人文集》:“法治政府”的基本原則和架構
第六章法治約束政治權威形成史的簡要總結
一、政治權威及其權力的結構化發展
二、思想、理論與制度架構之間的錯綜雜陳
三、從理念到常識
四、自然法和實證他制度的雙重約束
下篇
第七章法治約束政治權威的制度框架
一、政治權力的來源:人民授權的法律制度
二、政治權力的時間限度:任期制的約束
三、政治權力的空間范圍:有限的政治權力
四、政治權力的行使過程:程序性約束
五、政治權力的制衡機制
第八章政治權威對法治的推動作用
一、政治權威;法治創設和維系的主體力量
二、開立新制新律和調適法度
三、循章守法和監督法律施行
第九章法治:政治累的法律專業景
一、有關政治家的法律專業背景的明細表
二、簡要的分析(主要以美國為例)
第十章法治與政治權威的幾個基本問題
一、法治與政治權威的合法性
二、法律至上與政治權威的威信
三、法治國家與政治權威體制
四、法律制約與政治權威的作為
五、法治與政治權威的互動和緊張關系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