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圖書介紹
《中國法學精萃》是一面鏡子
作 者 邱本 欄 目 新知
曾有一位大人物,在讀完《共產黨宣言》以后,認為只要抓住“大機器大工業”就行了。我非常驚嘆他精辟而準確的概括能力,因為只有“大機器大工業”才會有高度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才有共產主義,這也抓住了馬克思主義的精義,即堅持生產力標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共產黨宣言》尚且如此,一般的文章更不可能字字珠璣,句句絕唱,極需精萃。那些精萃知識的人,節約了人們的時間,延長了人們的生命,解放了人們的身心,人們應該銘記他們。
科斯1937年發表的《企業的性質》一文,長期石沉大海,40年以后才被注意。所以他在1991年諾貝爾獲獎演說中,感慨萬千地說:“只要能在有生之年指望最終看到他的正確觀點被接受,那么,他就一定能夠心滿意足了。”幸虧科斯活得足夠長,在81歲時看到自己的觀點被接受,科斯是幸運的,但還有很多人望眼欲穿,抱撼終生。在知識領域里,魚龍混雜需要甄別,塵封珍寶需要揚拂,良莠不齊需要擇取,埋沒金子需要挖掘,學以傳存,學以傳名。那些知識的傳播者,同樣是文化使者,文化功臣。
正當我們翹首以盼知識精萃的時候,我們有幸看到由全國30余位知名學者組成編委,張文顯教授主編的《中國法學精萃》,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了。這些知名學者的努力,正是上述思想的具體貫徹,身體力行,他們從事了一件大事,正如《叢書》總主編序言所說:“法治是治國安邦的大政國是,是全球大勢和時代主題,也是人類智慧聚焦之所在。在步入法治社會的當代中國,法學日益成為一門顯學,每年發表的法學作品數以萬計。法律是時代精神精華的確認,法治是時代精神精華的貫徹,法學是時代精神精華的寫照。法學必須是精華,只有精華才配稱為法學,只有法學精典著作才是供人解讀的真正的法學文本。人們希望快捷地找到其中那些真正有價值、有影響、堪稱精典的作品。編選《中國法學精萃》系列叢書即是出于此種考慮。”所言極是。
《法學精萃》是一面鏡子,反映了法學的整個面貌,一葉知秋,以一當百;是一個窗口,了望法學的高遠角度,旨高意遠,“一覽眾山小”;是一個聚寶盆,把散落的法學珍寶聚集起來,匯成法學的寶庫,思想的淵源;是一雙慧眼,把法學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些精萃法學者,是大海撈針,遍嘗百草,利學利人,功德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