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貴州省司法鑒定條例

    1. 【頒布時間】2024-3-26
    2. 【標題】貴州省司法鑒定條例
    3. 【發文號】
    4. 【失效時間】
    5. 【頒布單位】貴州省人大常委會
    6. 【法規來源】https://www.gzrd.gov.cn/gzdt/lfgz/lfgs/202403/t20240326_83998338.html

    7. 【法規全文】

     

    貴州省司法鑒定條例

    貴州省司法鑒定條例

    貴州省人大常委會


    貴州省司法鑒定條例


    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公  告

    (2024第2號)



    《貴州省司法鑒定條例》已于2024年3月26日經貴州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修訂通過,現予公布,自2024年7月10日起施行。





    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24年3月26日



    貴州省司法鑒定條例

    (2005年11月25日貴州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 根據2011年11月23日貴州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的《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個別條款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2年9月27日貴州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的《貴州省司法鑒定條例修正案》第二次修正  2024年3月26日貴州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修訂)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

    第三章  司法鑒定程序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司法鑒定活動,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司法鑒定人、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活動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并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

    本條例所稱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是指經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審核登記或者備案登記,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人員和機構。

    第四條  司法鑒定遵循科學、客觀、公正、合法的原則,依法獨立進行,實行鑒定人負責制。

    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依法獨立開展司法鑒定活動,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干預。

    第五條  省和市州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司法鑒定管理工作的領導,將司法鑒定管理經費納入預算并予以保障。

    第六條  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全省司法鑒定人、司法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以及對司法鑒定活動的指導和監督;按照年度編制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名冊,并予以公告。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可以依法委托市州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協助辦理其行政區域內司法鑒定管理的有關工作。

    市州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司法鑒定人、司法鑒定機構以及司法鑒定活動的日常監督管理。

    公安、發展改革、民政、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司法鑒定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七條  偵查機關根據偵查工作需要設立的司法鑒定機構及其司法鑒定人,由其設立機關進行資格審核并負責監督管理,按照有關規定向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備案登記、編入名冊,不得面向社會接受委托從事司法鑒定業務。

    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不得設立司法鑒定機構。

    第八條  省和市州可以設立司法鑒定行業協會,司法鑒定行業協會在司法行政部門的指導監督下,依照協會章程開展活動,對會員加強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等自律管理。

    第九條  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會同辦案機關以及相關部門、司法鑒定行業協會建立健全司法鑒定工作銜接機制,加強司法鑒定管理與鑒定意見使用情況的溝通協調,規范和保障司法鑒定活動。

    第二章  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

    第十條  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依法對從事下列司法鑒定事項的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進行登記管理:

    (一)法醫類鑒定;

    (二)物證類鑒定;

    (三)聲像資料鑒定;

    (四)環境損害鑒定;

    (五)根據訴訟需要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的其他應當對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實行登記管理的鑒定事項。

    法律對前款規定事項的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一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自己的名稱、住所和符合規定數額的資金;

    (二)有明確的司法鑒定業務范圍;

    (三)有在業務范圍內進行司法鑒定所必需的儀器、設備;

    (四)從事法醫物證、法醫毒物、微量物證、聲像資料和環境損害等司法鑒定業務的,應當有相應的通過資質認定或者實驗室認可的檢測實驗室;

    (五)每項司法鑒定業務有三名以上司法鑒定人;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司法鑒定機構設立分支機構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  個人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品行良好的公民;

    (二)符合下列執業能力條件之一:

    1.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務相關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2.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務相關的專業執業資格或者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從事相關工作五年以上;

    3.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務相關工作十年以上經歷,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

    (三)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務,行業有特殊規定的,應當符合行業規定;

    (四)擬執業機構已經取得或者正在申請司法鑒定許可證;

    (五)身體健康,能夠適應司法鑒定工作需要;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司法鑒定人應當按照核定的業務范圍,在一個司法鑒定機構中執業。

    個人申請兼職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并提供所在單位同意其兼職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書面意見。

    第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不予登記:

    (一)因故意犯罪或者職務過失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受過開除公職處分的;

    (三)被司法行政機關撤銷司法鑒定人登記的;

    (四)所申請執業的司法鑒定機構受到停業處罰,處罰期未滿的;

    (五)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條  市州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的委托,依法協助辦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書面申請,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審核。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受理申請后,應當按照規定在受理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組織符合條件的專家對申請人工作場所和環境、檢測實驗室、儀器、設備等進行評審,對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人員掌握的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和專業技術能力等進行考核;必要時,可以與其他相關主管部門進行聯合評審。評審、考核結束后五個工作日內,對符合法定條件的,頒發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或者司法鑒定許可證;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作出不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并說明理由。

    評審、考核所需時間不計入審核時限。

    第十五條  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國家規定的司法鑒定執業分類,依法制定相應的登記規范,并向社會公布。

    第十六條  司法鑒定人執業證、司法鑒定許可證自頒發之日起五年內有效。有效期屆滿需要延續的,應當在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提出延續申請。

    延續有效期、變更登記的申請條件和辦理程序按照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和本條例申請登記的有關條件和程序執行。

    第十七條  司法鑒定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依法辦理注銷登記手續:

    (一)依法申請終止司法鑒定活動的;

    (二)自愿解散或者停業的;

    (三)登記事項發生變化,不符合設立條件的;

    (四)司法鑒定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未申請延續或者未通過延續審核的;

    (五)被依法撤銷登記的;

    (六)設立司法鑒定機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終止的;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條  司法鑒定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依法辦理注銷登記手續:

    (一)依法申請終止司法鑒定活動的;

    (二)所在司法鑒定機構注銷或者被撤銷的;

    (三)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有效期屆滿未申請延續或者未通過延續審核的;

    (四)申請執業必備的專業執業資格終止或者被撤銷的;

    (五)受到開除公職處分的;

    (六)因故意犯罪或者職務過失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

    (七)司法鑒定人因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死亡等原因無法繼續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條  司法鑒定人執業享有下列權利:

    (一)了解、查閱與司法鑒定事項有關的情況和資料,詢問與司法鑒定事項有關的當事人、證人等;

    (二)要求委托人無償提供和補充司法鑒定所需鑒定材料;

    (三)進行司法鑒定所必需的檢驗、檢查和模擬實驗;

    (四)拒絕接受不合法、不具備司法鑒定條件或者超出核定業務范圍的鑒定委托;

    (五)拒絕解決、回答與鑒定無關的問題;

    (六)與其他司法鑒定人意見不一致時,可以保留不同意見;

    (七)參加司法鑒定教育培訓;

    (八)獲得合法報酬和出庭費用等保障;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二十條  司法鑒定人執業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執業紀律和行業技術規范;

    (二)按照約定或者規定時限作出司法鑒定意見,制作司法鑒定文書;

    (三)妥善保管送鑒的鑒定材料;

    (四)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秘密和個人隱私;

    (五)依法出庭作證,回答與司法鑒定有關的問題;

    (六)接受司法行政部門和所在司法鑒定機構的監督管理;

    (七)接受司法鑒定教育培訓;

    (八)按照規定承辦司法鑒定援助案件;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二十一條  司法鑒定人或者司法鑒定機構其他人員對于下列干預司法鑒定活動情形,應當如實記錄,并及時向所在司法鑒定機構報告;對于司法鑒定機構負責人有干預司法鑒定活動情形的,可以直接向司法行政部門報告:

    (一)為當事人請托說情的;

    (二)邀請司法鑒定人或者司法鑒定機構其他人員私下會見司法鑒定委托人、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以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的;

    (三)明示、暗示、強迫司法鑒定人或者司法鑒定機構其他人員違規受理案件、出具特定鑒定意見、終止鑒定的;

    (四)其他影響司法鑒定人獨立進行鑒定的情形。

    司法鑒定機構其他人員有干預司法鑒定活動情形,造成嚴重后果的,司法鑒定人或者司法鑒定機構可以直接向司法行政部門報告。

    第二十二條  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根據鑒定業務需要聘用司法鑒定人助理。司法鑒定人助理應當在司法鑒定人的帶領、指導下實施輔助性鑒定活動,但是不得實施法律、法規、規章、技術規范等規定必須由司法鑒定人實施的鑒定工作。

    司法鑒定人助理管理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制定。

    第二十三條  司法鑒定人、司法鑒定機構依法開展的執業活動受法律保護。

    當事人或者其他人員采用侮辱、毆打、恐嚇、損毀財物等方式威脅、傷害司法鑒定人,破壞司法鑒定機構正常工作秩序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公安機關應當依法處理。

    司法鑒定人及其近親屬因司法鑒定執業活動受到人身安全威脅的,辦案機關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及時采取相關措施,保護司法鑒定人及其近親屬不受傷害。

    第三章  司法鑒定程序

    第二十四條  辦案機關需要對本條例第十條規定的鑒定事項進行司法鑒定的,應當依法委托司法鑒定機構。

    鑒定人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由所在的司法鑒定機構統一接受委托。

    第二十五條  委托人委托司法鑒定的,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并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鑒定材料包括生物檢材和非生物檢材、比對樣本材料以及其他與鑒定事項有關的鑒定資料。

    當事人對鑒定材料有異議的,應當向委托人提出。

    委托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按照其意圖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鑒定意見。

    第二十六條  司法鑒定機構自收到委托和鑒定材料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確定是否接受委托。對于復雜、疑難或者特殊鑒定事項的委托,司法鑒定機構可以與委托人協商接受委托的時間。

    司法鑒定機構決定接受委托的,應當與委托人簽訂司法鑒定委托書;不接受委托的,應當向委托人書面說明理由,退還鑒定材料。

    第二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不得接受委托:

    (一)委托鑒定事項超出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的;

    (二)發現鑒定材料不真實、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鑒定用途不合法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

    (四)鑒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鑒定執業規則或者相關鑒定行業技術規范的;

    (五)鑒定要求超出本機構技術條件或者鑒定能力的;

    (六)委托人就同一鑒定事項同時委托其他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的;

    (七)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情形。

    第二十八條  司法鑒定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回避:

    (一)本人系案件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

    (三)曾參加過同一鑒定事項鑒定的,或者曾作為專家提供過咨詢意見的;

    (四)曾被聘為有專門知識的人參與過同一鑒定事項法庭質證的;

    (五)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回避的其他情形。

    司法鑒定機構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書面告知委托人另行選擇司法鑒定機構。

    司法鑒定人自行提出回避的,由其所屬的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委托人要求司法鑒定人回避的,應當向其所屬的司法鑒定機構提出,由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委托人對司法鑒定機構作出的回避決定有異議的,可以撤銷委托。

    第二十九條  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應當依照下列順序遵守和采用該專業領域的技術標準、技術規范和技術方法:

    (一)國家標準;

    (二)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

    (三)該專業領域多數專家認可的技術方法。

    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需要采用專業領域多數專家認可的技術方法的,實施鑒定前應當書面告知委托人相關原理、風險等情況,并征得其書面同意。

    第三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中止鑒定,并書面告知委托人:

    (一)被鑒定人或者鑒定材料處于不穩定狀態,可能影響鑒定意見的;

    (二)被鑒定人不能在規定時間、地點接受檢驗的;

    (三)因特殊檢驗需預約時間或者等待檢驗結果的;

    (四)須補充鑒定材料的;

    (五)無故逾期不支付鑒定費用的;

    (六)司法鑒定機構與辦案機關書面約定的其他中止鑒定的情形;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中止鑒定的情形。

    司法鑒定機構中止鑒定的,在前款規定情形消失后,應當及時恢復鑒定,并書面告知委托人。

    中止鑒定的時間不計算在鑒定時限內。

    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終止鑒定:

    (一)發現有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至第七項規定情形的;

    (二)鑒定材料發生耗損,委托人不能補充提供的;

    (三)委托人拒不履行司法鑒定委托書規定的義務、被鑒定人拒不配合或者鑒定活動受到嚴重干擾,致使鑒定無法繼續進行的;

    (四)委托人主動撤銷鑒定委托,或者委托人、訴訟當事人拒絕支付鑒定費用的;

    (五)因不可抗力致使鑒定無法繼續進行的;

    (六)司法鑒定委托書約定的其他終止鑒定的情形;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需要終止鑒定的情形。

    終止鑒定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書面告知委托人,說明理由并按照委托約定退還鑒定材料及鑒定費用。

    第三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根據委托人的要求進行補充鑒定:

    (一)原委托鑒定事項有遺漏的;

    (二)委托人就原委托鑒定事項提供新的鑒定材料的;

    (三)其他需要補充鑒定的情形。

    補充鑒定是原委托鑒定的組成部分,應當由原司法鑒定人進行。原司法鑒定人被注銷登記或者變更執業機構、無法取得聯系的,由司法鑒定機構書面說明情況,并另行指定符合條件的其他司法鑒定人進行。

    第三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辦案機關委托進行重新鑒定:

    (一)原司法鑒定人不具有從事委托鑒定事項執業資格的;

    (二)原司法鑒定機構超出登記的業務范圍組織鑒定的;

    (三)原司法鑒定人應當回避沒有回避的;

    (四)辦案機關認為需要重新鑒定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重新鑒定應當委托原司法鑒定機構以外的其他司法鑒定機構進行;因特殊原因,委托人也可以委托原司法鑒定機構進行,但是原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指定原司法鑒定人以外的其他符合條件的司法鑒定人進行。

    接受重新鑒定委托的司法鑒定機構的資質條件應當不低于原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重新鑒定的司法鑒定人中應當至少有一名具有相關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第三十四條  訴訟活動中,當事人對司法鑒定意見有異議的,可以向辦案機關申請重新鑒定,辦案機關不同意重新鑒定的,應當出具書面意見并說明理由。

    第三十五條  委托人與司法鑒定機構約定鑒定時限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在約定的時限內完成鑒定;未約定時限的應當在受理鑒定委托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作出鑒定意見;復雜疑難的應當在六十個工作日內作出鑒定意見。

    第三十六條  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完成鑒定后,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文書格式制作和出具司法鑒定意見書。司法鑒定意見書實行全國統一的賦碼管理。

    司法鑒定意見書應當由司法鑒定人親筆簽名,并加蓋司法鑒定專用章;多人參加的鑒定,對鑒定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應當注明。

    第三十七條  司法鑒定意見書出具后,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進行補正:

    (一)圖像、譜圖、表格不清晰的;

    (二)簽名、蓋章或者編號不符合制作要求的;

    (三)文字表達有瑕疵或者錯別字,但是不影響司法鑒定意見的。

    補正應當在原司法鑒定意見書上進行,由至少一名司法鑒定人在補正處簽名。必要時,可以出具補正書。

    對司法鑒定意見書進行補正,不得改變司法鑒定意見的原意。

    第三十八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司法鑒定中所涉及的各類鑒定資料、形成的鑒定記錄以及司法鑒定文書等,立卷歸檔。

    司法鑒定檔案具體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檔案管理部門制定。

    第三十九條  司法鑒定中對女性的身體進行檢查,應當有女性工作人員在場。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身體進行檢查,應當通知其監護人或者近親屬到場見證;必要時,可以通知委托人到場見證。

    第四十條  司法鑒定收費標準由省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制定,向社會公布,并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情況實行動態調整。

    法律援助案件受援人申請辦理與法律援助案件相關的司法鑒定事項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至少減半收取鑒定費,具體減免幅度由鑒定機構自行確定。

    對符合政府購買服務條件的司法鑒定服務依法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實施部門采取招標或者其他競爭性方式選擇司法鑒定機構的,對符合政府購買服務條件的潛在投標人,不得實行歧視待遇或者其他不公平競爭。

    第四十一條  人民法院應當為司法鑒定人出庭設置專用席位,提供便利通道,加強對司法鑒定人出庭的人身安全保護。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視聽傳輸技術等,為司法鑒定人遠程出庭作證提供便利。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四十二條  年度國家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名冊編制完成后,發生司法鑒定人或者司法鑒定機構新增、變更、撤銷、注銷等情形的,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公告并更新電子版名冊。

    第四十三條  省和市州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完善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檢查人員工作機制,依法對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下列事項進行監督、檢查,并向社會公開檢查結果:

    (一)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司法鑒定程序、技術標準、技術規范情況;

    (二)司法鑒定人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情況;

    (三)業務開展和鑒定質量情況;

    (四)司法鑒定機構管理、收費等制度建立以及執行情況;

    (五)司法鑒定機構的人員、場地、儀器設備等設置和配備情況;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四十四條  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司法鑒定機構資質評估、司法鑒定質量評估以及司法鑒定人、司法鑒定機構誠信評估制度并組織實施。評估結果向社會公開。

    第四十五條  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完善司法鑒定信息化管理平臺,對司法鑒定人、司法鑒定機構的登記事項和執業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第四十六條  司法行政部門和辦案機關應當完善情況通報制度。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將司法鑒定人、司法鑒定機構變更登記、考核評價和行政處罰等情況,及時通報辦案機關;辦案機關應當將鑒定意見的采信情況、司法鑒定人出庭情況、鑒定文書的質量問題和司法鑒定人、司法鑒定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及時通報司法行政部門。

    第四十七條  司法鑒定行業協會應當加強對司法鑒定人、司法鑒定機構執業活動的行業監督,制定行業規范,對違反行業自律規范的行為實施行業懲戒。

    司法鑒定行業協會應當監督、指導會員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為會員提供業務交流和教育培訓服務,建立健全行業投訴處理和糾紛調解機制。

    第四十八條  與司法鑒定事項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司法鑒定人、司法鑒定機構在執業活動中有違法違規行為的,可以向司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投訴。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九條  司法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司法鑒定管理工作中,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利用職權或者工作之便收受賄賂的;

    (二)無正當理由拒絕向符合條件的司法鑒定人或者司法鑒定機構發放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或者司法鑒定許可證的;

    (三)向不具備條件的司法鑒定人或者司法鑒定機構發放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或者司法鑒定許可證的;

    (四)干預司法鑒定人、司法鑒定機構依法獨立開展司法鑒定活動的;

    (五)違法向司法鑒定人或者司法鑒定機構收取費用的;

    (六)收到投訴舉報或者發現違法行為線索,不及時履行調查處理和監督職責的;

    (七)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

    其他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工作人員干預、阻撓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依法開展司法鑒定活動,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處分或者處理。

    第五十條  未依法取得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或者司法鑒定許可證,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責令其停止司法鑒定活動,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罰款總額最高不得超過三萬元。

    第五十一條  司法鑒定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或者市州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依法給予警告,并責令其改正:

    (一)超出登記的司法鑒定業務范圍開展司法鑒定活動的;

    (二)未經依法登記擅自設立分支機構的;

    (三)未依法辦理變更登記的;

    (四)出借司法鑒定許可證的;

    (五)組織未取得司法鑒定人執業證的人員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

    (六)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司法鑒定委托的;

    (七)違反司法鑒定收費管理辦法的;

    (八)支付回扣、介紹費,進行虛假宣傳等不正當行為的;

    (九)拒絕接受司法行政機關監督、檢查或者向其提供虛假材料的;

    (十)接受委托后轉委托的;

    (十一)接受辦案機關辦案人個人委托,進行司法鑒定的;

    (十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司法鑒定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依法給予停止從事司法鑒定業務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處罰;情節嚴重的,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撤銷登記:

    (一)因嚴重不負責任給當事人合法權益造成重大損失的;

    (二)具有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之一,并造成嚴重后果的;

    (三)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騙取登記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十二條  司法鑒定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或者市州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依法給予警告,并責令其改正:

    (一)同時在兩個以上司法鑒定機構執業的;

    (二)超出登記的執業類別執業的;

    (三)私自接受司法鑒定委托的;

    貴州省司法鑒定條例
    不分頁顯示   總共2頁  1 [2]

      下一頁

    ====================================
    免責聲明:
    本站(law-lib.com)法規文件均轉載自:
    政府網、政報、媒體等公開出版物
    對本文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
    請核對正式出版物、原件和來源
    客服:0571-88312697更多聯系
    ====================================

    中央頒布單位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免费视频网站 | 成人免费在线视频网 |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国产情趣免费视频 |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不卡一 |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 |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精品欧美视频 | 欧美+日本+国产+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欧美影院 | 办公室紧身裙丝袜av在线 | 日本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 2020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 欧美成人高清视频 | 韩国毛片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高清 | 草久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综合网 | 精品国产美女福利到在线不卡 | 免费一级a毛片在线播 | 三级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三级香港三韩国三级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一区 | 67id人成国产在线 | 成 人 黄 色 视频播放16 | 97人摸人人澡人人人超一碰 | 亚洲国产精品网 | 国内在线精品 | 国产无套视频在线观看香蕉 | 在线一区免费播放 | 日本a v 黄| 免费看成人 | 在线视频第一页 | 俺来也欧美亚洲a∨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黄网站在线播放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在线资源 | 成人午夜影视全部免费看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