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盤明 ]——(2010-1-11) / 已閱15151次
兩級法院“四位一體”人民法院信息化發展的架構戰略研究
王盤明
前言
自1999年人民法院開始實施信息化發展戰略至今,作為信息化發展的首批實施法院的實施者,對人民法院的信息化方面發展突飛猛進感到震驚與欣慰,從最初的以法院局域網為核心的單一化數值型以司法統計為管理目標的網絡管理系統,再發展到網絡化、融合文字與法律裁判文書制作與管理的綜合管理系統,一直發展到現在的集成數字化檔案、數字化法庭、法院案件流程管理的多部門、三級法院、跨部門協同辦公辦案的內外網結合的網絡一體化綜合信息處理平臺,法院案件流程管理系統的功能更加強大,多媒體化、跨平臺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以CS和BS其架構平臺的架構模式優劣開始凸現,基于BS架構的以廣域專 網為紐帶的“多點一核心”兩級法院“四位一體”的信息發推進發展戰略將成為法院信息化發展的必由之路,為解決各法院技術人員在架構平臺選擇中的疑惑與不解,僅以此文作初淺探討。
第一部分 法院網絡信息化的內涵
隨著信息化科學技術的發展,法院網絡信息化的內涵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由原來的單一的數值化數值統計、文書管理與分析變成了多媒體化、多種形式并存的數字化信息綜合管理平臺。
一般認為法院網絡信息化的三個核心分別是:法院案件流程與文書管理系統、數字化法庭與審判系統、數字化檔案系統。
1)法院案件流程與文書管理系統
案件流程系統主要涉及法院案件的流程管理,案件審理流轉與審理過程的全流程監督、案件審判質量綜合評價系統,人事信息綜合管理系統,業績考評系統,訴訟費用管理系統,網上公文系統,網內信息發布系統。
文書管理系統主要是指案件的法律文書制做與檔案管理,包括裁判文書自動化生成功能與判決裁定的法律法規智能提供與適用。
2)數字化法庭與審判系統
數字化法庭與審判系統主要系統包括,數字化視頻錄制設備,智能筆錄與審判效對,自動發言跟蹤系統,數字證據展示系統,遠程庭審系統,遠程聹訊系統,智能筆錄制作系統幾大部分。
3)數字化檔案系統
卷宗檔案是法院案件的核心載體,卷宗檔案的數字化能有效的提高法院案件審判的效率,減少卷宗材料在流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丟失情況,同時也為當事人和律師查詢檔案提供了便利,也有利于法院的案件質量綜合管理,也只有在實現紙質檔案的數字化后,案件信息化網絡流轉才能真正得以實現。
第二部分 信息化發展的BS與CS架構
1)BS與CS的基本架構
關于信息發展中的BS與CS架構問題是一個相對復雜而且技術性較強的問題,雖然難以理解但必須認真的加以說明,這是一個無法逃避的現實問題。
2)基于CS架構各類法院網絡管理系統的缺陷及其分析
以廣西為例,目前在廣西大量運用的兩套法院系統管理軟件分別是清華紫光的法院網絡管理系統、廣東銳新法院網絡管理系統,在此之前的系統還存在有廣西火炬高科的火炬法院網絡管理系統,以上三個系統的架構均屬于CS結構,即Client/Server(客戶機/服務器)結構,這種架構的特點在于對服務器要求低,大量的軟件功能都是通過本地計算機實現的,由于上述的管理系統都是采用了客戶端加數據庫的形式,使得數據庫的選擇就決定了軟件的具體性能。
C/S的優點是能充分發揮客戶端PC的處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戶端處理后再提交給服務器。對應的優點就是客戶端響應速度快,在之前PC性能相對低下,服務器處理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這種架構模式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的,而在當前服務器信息處理能力強大,網絡傳輸能力與流量已經不是技術瓶頸的時候,這種模式已經不再是技術的主流了。
C/S架構的技術缺點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
1)采用Intranet技術,適用于局域網環境可連接用戶數有限,當用戶數量增多時,性能會明顯下降客戶端都要安裝應用程序系統擴展維護復雜、代碼可重用性差 、開發費用較低,開發周期較短。
2)只適用于局域網。而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移動辦公和分布式辦公越來越普及,這需要我們的系統具有擴展性。這種方式遠程訪問需要專門的技術,同時要對系統進行專門的設計來處理分布式的數據。
3)技術維護難度大。客戶端需要安裝專用的客戶端軟件。首先涉及到安裝的工作量,其次任何一臺電腦出問題,如病毒、硬件損壞,都需要進行安裝或維護。特別是有很多分部或專賣店的情況,不是工作量的問題,而是路程的問題。還有,系統軟件升級時,每一臺客戶機需要重新安裝,其維護和升級成本非常高,維護難度大。
比如,火炬高科和紫光的法院網絡管理系統采用了SYBASE的數據庫,其軟件編程完全基本SYBASE的數據庫語言,而SYBASE數據庫是一個側重于數值計算的數據庫,對于語言文字、視頻無法進行歸類處理。廣東銳新法院網絡管理系統則采用了美國蓮花公司的Lotus數據庫,該數據庫語言側重于語言文字的處理,而對數字的計算與統計分析存在先天的不足,綜上所述,上述三種基于CS結構的數據庫加客戶端形式的法院網絡管理系統均存在嚴重的先天不足,面對法院現在以文字、視頻、數據三位一體的多樣化信息模式的處理力不從心,不能勝任,不能成為法院網絡管理軟件的發展方向。
3)BS架構的分析
B/S結構,即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結構,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興起,對C/S結構的一種變化或者改進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下,客戶機上只要安裝一個瀏覽器(Browser),如Netscape 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服務器安裝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等數據庫。瀏覽器通過Web Server 同數據庫進行數據交互。用戶界面完全通過WWW瀏覽器實現,一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實現,但是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實現,形成所謂3-tier結構。B/S結構,主要是利用了不斷成熟的WWW瀏覽器技術,結合瀏覽器的多種Script語言(VBScript、JavaScript…)和ActiveX技術,用通用瀏覽器就實現了原來需要復雜專用軟件才能實現的強大功能,并節約了開發成本,是一種全新的軟件系統構造技術。隨著Windows 98/Windows 2000將瀏覽器技術植入操作系統內部,這種結構更成為當今應用軟件的首選體系結構。
B/S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操作而不用安裝任何專門的軟件。只要有一臺能上網的電腦就能使用,客戶端零維護。系統的擴展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網,再由系統管理員分配一個用戶名和密碼,就可以使用了。甚至可以在線申請,通過公司內部的安全認證(如CA證書)后,不需要人的參與,系統可以自動分配給用戶一個賬號進入系統。
總共2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