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忠勝 ]——(2012-4-18) / 已閱9561次
注釋:
[1]W. Van Gerven,J. Lever and P. Larouche ed. ,Tort Law: Scope of Protection[M]. Hart,Oxford,1988.
[2][美]D. W. Robertson. 劉慧譯. 義務的新領域: 純粹經濟損害[J]. 侵權法評論,2003,( 1) .
[3]王澤鑒. 挖斷電纜的民事責任: 經濟上損失的賠償[A]. 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 7) [M]. 北京: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77.
[4]楊立新. 侵權法論[M].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382.
[5]鄭瑞琨,馬華駿. 純粹經濟損失的賠償規則及其立法思考[J]. 西部法學評論,2010,( 1) : 101.
[6][德]克雷斯蒂安•馮•巴爾. 張新寶譯. 歐洲比較侵權行為法•上[M]. 法律出版社,2001. 511 -514.
[7][意]毛羅•布薩尼,[美]弗農•瓦倫丁•帕爾默. 張小義,等譯. 歐洲法中的純粹經濟損失[M]. 法律出版社,2005. 9.
[8]張新寶,李倩. 純粹經濟損失賠償規則: 理論、實踐及立法選擇[J]. 法學論壇,2009,( 1) : 9.
[9]盧子亮. 純粹經濟損失初探[J]. 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3,18( 1) : 88.
[10]李敏. 價值取向與歷史演進: 我國侵權法歸責原則立法之選擇[J]. 河北法學,2009,( 5) : 46.
[11]張新寶. 侵權行為構成要件研究[M]. 法律出版社,2007. 347.
[12]郜金泰. 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現狀、內涵及功能分析[J]. 河北法學,2010,( 1) : 132.
[13]葛云松. 純粹經濟損失的賠償與一般侵權行為條款[J]. 中外法學,2009,( 5) : 731 -732.
作者:宋忠勝 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 副教授
出處:河北法學 2011年第7期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