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国产v片大片线观看网站-国产v视频-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片-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大另类-这里只有精品首页-真不卡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虛假訴訟與惡意訴訟的識別與防治

    [ 馬賢興 ]——(2013-6-17) / 已閱20152次

      民事訴訟本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等平等主體間依靠司法強制力解決民事糾紛、維護權益的一種方式。近幾年,開始有人充分利用訴訟的“游戲規則”或者法律的空白與漏洞,用虛構的事實或者不真實的證據,利用合法訴訟形式謀取不正當利益,這種訴訟就是虛假訴訟。此類訴訟并非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善意,意在損害相對方或者他人的合法利益,或者為了獲得不當利益,從此意義上講,也從屬于寬泛意義上惡意訴訟。廣義惡意訴訟是指當事人不是基于自認的正當理由和良善的目的參與訴訟,明知自己缺乏合法的訴訟理由,期望通過訴訟或者訴訟中的具體行為使他人處于不利司法境地的行為。它既包括串通型與欺詐型的兩種虛假訴訟,也包括訴訟權利的濫用。狹義上的惡意訴訟僅指訴訟權利的濫用(本文在沒有特別標明的時候,所指的惡意訴訟僅為狹義惡意訴訟)。2012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對民事訴訟法有了新的修改內容(以下簡稱新民訴法)。新民訴法對虛假訴訟的懲治有了第一次立法回應,其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被執行人與他人惡意串通,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除了新民訴法對串通型虛假訴訟有單獨條文明確規定外,其他立法或有權解釋尚沒有對于欺詐型虛假訴訟和濫用訴訟權利(狹義惡意訴訟)予以規制,但鑒于其對司法權威與公信的嚴重危害性,同樣需要研究并加以防治。

      一、虛假訴訟的識別

      所謂虛假訴訟,是指當事人為獲取非法利益,偽造證據、捏造案件事實,虛構民事法律關系等方式提起訴訟,或者利用仲裁、調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行為。常見的虛假訴訟有兩種:一是無事實爭議,虛構法律關系和法律事實,通過法院的司法行為而損害訴訟相對人以外第三人合法權益的民事訴訟。二是有事實爭議,但虛構法律關系和法律事實,通過法院的裁判行為,不當獲得訴訟相對人合法利益的民事訴訟。前者是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本文將其稱之為“串通型虛假訴訟”,后者是通過欺詐獲取訴訟相對人的直接利益,本文將其稱之為“欺詐型虛假訴訟”。

      (一)串通型虛假訴訟的特征與易出現領域

      串通型虛假訴訟,是指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虛構民事法律關系和案件事實,虛構民事糾紛,提供虛假證據,騙取法院裁判文書,損害他人合法利益或者不履行執行義務的行為。串通型虛假訴訟屬于雙方當事人之間的串通合意,當事人之間既不存在基礎的實體上的民事法律關系也不存在真實的糾紛,直接被害人不是作為串通方的原被告人,損害的利益是訴訟向對方之外他人的預期利益(間接利益)。

      1、串通型虛假訴訟的特征

      第一,形式要件合法性。因為雙方當事人的惡意串通,作為案外的被害人對案件的訴訟情況往往不知情,而法院對其虛假性一時難以察覺與確定。一般情況下,虛假訴訟與正常訴訟形式要件趨同,具有高度表象合法性。

      第二,當事人關系特殊性。行為人為了減少風險,既要使得虛假訴訟行為“合法、趨真”,又要使虛假訴訟結果“可控、有效”,所以虛假訴訟行為人選擇的合作對象只能是關系密切的親戚朋友。

      第三,抗辯程度弱化性。雙方當事人惡意串通后,基于一個預定的共同故意結果,沒有通過抗辯獲取最大利益必要,一般不會存在實質對抗。抗辯嚴重弱化的具體體現,一是自認多,二是鑒定和異議少。

      第四,訴訟程序簡便性。行為人出于及時、安全地取得特定訴訟結果,以及降低法官在復雜訴訟程序中查偽甄別的概率,都會充分利用調解制度和證據自認規則,盡量簡化程序。所以,選擇督促程序、簡易和速裁程序多,調解方式結案多,基本上不存在反訴、上訴情形。

      1、串通型虛假訴訟易出現的訴訟領域

      第一,為稀釋財產而虛構債務(物權)糾紛的訴訟。財產所有人(共有人),為了使真實債務落空,或者為取得更多共同財產,而虛構債務(物權)關系:如,夫妻一方為了離婚時獲得更多共同財產而虛構共同債務;合伙體、合伙企業中合伙人或其他共有財產權人為獲得更多共有財產而虛構共同債務;為規避債務而虛構抵押等擔保物權或者工資薪酬等享有優先受償權的債務、物權;為使無財產可供執行而虛構債務。

      第二,規避行政管理和限制的訴訟。對于交易受限或者有稅費規定的交易,為了消除限制或者減除稅費義務的虛假訴訟。比如,為了確保經濟適用房、車牌號能順利交易的虛假訴訟。

      (二)欺詐型虛假訴訟的特點與易出現的訴訟領域

      欺詐型虛假訴訟,是指行為人虛構民事法律關系和案件事實,提供虛假證據,將被害人作為被告騙取法院裁判文書,以合法形式從被告處獲取本屬被告權益的行為。欺詐型虛假訴訟除了欺騙法院外,還欺詐另一方當事人,而串通型虛假欺騙法院時,與另一方當事人是虛假訴訟的共同合意人。

      欺詐型虛假訴訟的特點有:當事人之間雖然不存在基礎的實體上的民事法律關系,但存在真實的糾紛;被告人是被害人;被告人受損利益是直接現實利益;不在新民訴法第112條、第113條規制范圍內;行為人獲得不當利益并非只是財產性權益。

      欺詐型虛假訴訟易出現的訴訟領域:第一,代理人利用代理權或者表見代理權與他人串通虛構債務,損害委托人合法利益的訴訟。如,有掛靠關系項目部的經理或者其他管理人員為了獲得不當利益,以承包商的名義對外進行市場行為時利用表見代理權制度,與他人串通虛構工程材料款或者勞動者工資報酬拖欠糾紛等虛假債務關系,意圖損害的名義承包商利益的虛假訴訟。第二,職務行為人利用職務便利,通過內外勾結的方式虛構侵權之債或者違約之債等債務關系,不當獲取單位、組織財產性權益的訴訟。第三,將非法債務包裝成合法債務進行的訴訟。比如,對于因賭博或者在賭場進行放貸形成的債務。

      (三)虛假訴訟的案件類型及可疑表象

      虛假訴訟集中體現的案件類型:1、民間借貸案件;2、以設立建筑施工項目部的建筑施工企業為被告的借貸、買賣、租賃等財產糾紛案件;3、涉及認定、處理夫妻共同債務的離婚、財產糾紛案件;4、存在法律或政策限制的房地產權屬糾紛案件;5、以資不抵債的企業或其他組織為被告的勞務、財產糾紛案件;6、以改制中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為被告的財產糾紛案件;7、以涉及拆遷安置補償的自然人作為訴訟主體的分家析產、繼承、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8、保險合同糾紛案件;9、大標的的支付令申請案件;10存在執行異議的執行案件。

      虛假訴訟的可疑表象:1、原告起訴所依據的事實與理由不合常理,證據的真實性難以確認,存在偽造的可能;2、當事人之間為親屬、朋友、關聯單位或上下級關系,在訴訟中不存在實質性的對方;3、原、被告配合默契,一方對另一方訴請的事實與理由不合常理的自認,雙方之間不存在實質性的訴辯對抗;4、據以進行訴訟的民事法律關系不完全真實,存在虛構部分事實;5、當事人從不到庭參加訴訟,委托代理人的委托代理手續存在偽造可能;6、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委托代理人對案件事實陳述不清;7、調解協議的達成、案件的執行異常容易;8、人民法院不確認雙方達成的和解協議原告即表示撤訴。

      二、虛假訴訟的防治

      (一)民事程序制約

      所謂串通型、欺詐型虛假民事訴訟的民事程序防范,是指在民事訴訟程序中,法院在行使司法特權時,用以阻卻當事人訴訟程序的啟動和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進而妨礙其虛假訴訟結果愿望的實現的各種措施。

      1、案件受理與起訴狀送達階段的防范措施。當事人為使虛假訴訟能得以順利進行,需要隱藏案件真實情況,尤其是實際被害人的情況,使得法官處于信息盲點或者信息失真。為了使當事人“被主動曝光”和“知難而退”,根據民訴誠實信用原則,第一步要解決好訴訟資格問題。對于屬于上述易于出現虛假訴訟的案件類型,應該要求:(1)特別授權代理人需要面簽或經公證;(2)要求原告或特別授權代理人簽署《訴訟正當性承諾書》。(3)立案及起訴狀送達階段要求當事人或特別授權代理人簽署《案件關聯信息披露承諾書》。對于當事人不履行上述義務的,其訴訟正當性值得懷疑,立案法官應該啟動虛假訴訟嫌疑警示機制。

      2、審理階段的程序性防治措施。(1)要求當事人出庭。虛假訴訟嫌疑當事人參與庭審活動,既有利于法官查清真偽,也可嚇阻嫌疑當事人;(2)通知利害關系人作為證人或者第三人參與訴訟;(3)增加嫌疑當事人舉證責任。對參與訴訟但可能因虛假訴訟而受到利益損害的被告或者第三人,法官可充分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條之規定,必要時可以根據公平和誠實信用原則,減輕期舉證責任而適當增加虛假訴訟嫌疑當事人的舉證責任;(4)對不符合常理、輕易達成調解的,嚴格審查調解協議的合法性,不在事實不清、責任不明的情況下出具調解書。必要時,可以召開聽證會;(5)法官依職權主動調查取證。必要時,法官仍然需要調查取證,尋求有利于查清真偽的證據;(6)適度放緩案件辦理速度與進程。對于不合常理自認而輕易達成調解協議的,適度放緩調解書等法律文書的出具時間。虛假訴訟當事人一般都有時間要求,超過一定期限的虛假訴訟結果沒有意義,必然選擇撤訴。

    總共3頁  1 [2] [3]

      下一頁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做a爰片在线看免费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天堂亚洲网 | 国产精品高清全国免费观看 | 久久精品爱国产免费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 | 日韩午夜片 | 欧美成 人h版在线观看 | 久久人| 91高清免费国产自产 | 欧美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网站精品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 三级黄色在线播放 | 草草在线免费视频 |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 成人免费福利片在线观看 | 久久九九免费视频 | 97国产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 手机看片1024欧美日韩你懂的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 国产在线小视频 |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老司机午夜在线视频免费观 | 九九99久久精品国产 |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国产又色又爽黄的网站免费 | 99精品国产兔费观看久久99 | 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91亚洲成人 | 日本在线亚州精品视频在线 | 国产亚洲精品yxsp | 中国美女乱淫免费看视频 | 国产伦理久久精品久久久久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成 人色 网 站 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