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克先 ]——(2014-11-2) / 已閱19327次
6、強制執行申請書
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應當提交強制執行申請書。強制執行申請書應附有生效的行政判決書或行政裁定書以及責令限期搬遷決定書。
此外,強制執行申請書還應具備一定的形式要件,比如: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由申請機關負責人簽名,加蓋申請機關印章,并注明日期。
7、強制執行申請受理法院
作出責令限期搬遷決定的人民政府或者其移民管理機構即行政訴訟中的被告向第一審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8、法院受理和裁定
人民法院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可以作出準予強制執行的裁定,并應明確強制執行的內容。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應當裁定不予受理。
對于生效裁判的執行審查,注重于審查執行內容是否與生效裁判相一致,不一致的不予執行。不一致的情形主要包括:生效裁判認為被訴責令限期搬遷決定存在合理性問題,在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同時明確要求行政機關予以糾正,人民政府或者其移民管理機構未糾正,直接申請執行被訴責令限期搬遷決定的;因維持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判決所依據的法律規范被修改、廢止或者發生情勢變更,被訴責令限期搬遷決定不宜執行的等。
對生效裁判的執行審查不同于對非訴執行程序中對責令限期搬遷決定的審查,而是注重于審查責令限期搬遷決定與生效裁判的一致性,不能按照《行政強制法》規定的非訴審查標準進行審查。
9、強制執行實施主體
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
六、責令限期搬遷決定的先予執行和立即執行
1、行政訴訟中的先予執行
行政訴訟中的先予執行,是指人民法院在終局判決之前,為避免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依法裁定義務人先行履行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義務。
《行政訴訟法》沒有先予執行的規定,《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九十四條規定,在訴訟過程中,被告或者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人民法院不予執行,但不及時執行可能給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先予執行。后者申請強制執行的,應當提供相應的財產擔保。
先予執行提是在訴訟過程中,行政訴訟的提起是先予執行的前提,一般情況下,在訴訟期間,法院不強制執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只有為避免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才依法裁定義務人先行履行義務。
2、非訴行政先予執行
非訴行政先予執行,是指在沒有訴訟的情形下,因情況緊急,為保障公共安全,人民法院根據行政機關的申請依法裁定義務人先行履行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義務。
《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九十四條規定的先予執行前提是在訴訟過程中,行政訴訟的提起是先予執行的前提,而非訴行政行為不適用此條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當前形勢下做好行政審判工作的若干意見》(法發〔2009〕38號)五、改進和加強非訴行政案件審查執行,確保各項應對措施落到實處。高度重視與“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密切相關的行政行為的非訴執行工作,對于行政機關和權利人依法提出的非訴執行申請,人民法院要盡可能縮短審查期間,及時審查,及時執行。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可以依法先予執行。
該規定無論是從字面和本意分析,先予執行時間必須是在救濟程序法定期限屆滿,行政機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后,而不是有人所說的具體行政行為一經作出,法定期限屆滿前,即可提出先予執行申請。《行政強制法》實施后,法定期限屆滿前,先予執行徹底失去依據。
3、立即執行
立即執行是指因情況緊急,為保障公共安全,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立即執行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強制法》第五十九條明確規定,因情況緊急,為保障公共安全,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立即執行。經人民法院院長批準,人民法院應當自作出執行裁定之日起五日內執行。
根據《行政強制法》第五十九條規定,行政機關立即申請強制執行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情況緊急;二是為了保障公共安全。只要符合上述條件,即可申請人民法院立即執行,而不受第五十六條、第五十七條、第五十八條的限制。人民法院收到行政機關的申請后,應當對立即執行的申請進行審查,審查程序包括形式審查、書面審查和實質審查,審查的內容除了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外,還要審查相對人拒不履行行政義務是否會影響公共安全和情況是否緊急等。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申請成立的,應由本院院長批準,做出立即執行的裁定,并自做出執行裁定之日起5日內執行。
從條文的排列順序分析,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立即執行具體行政行為也應當是在救濟程序法定期限屆滿之后。
對照上述法律規定,作出責令限期搬遷決定的人民政府或者其移民管理機構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申請人民法院采取下列執行方式:
①被責令限期搬遷人提起行政訴訟,可以申請行政訴訟中的先予執行;
②被責令限期搬遷人收到責令限期搬遷決定后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或行政復議維持責令限期搬遷決定未起訴,又不履行責令限期搬遷決定,經催告仍未履行義務的,可以申請非訴行政先予執行;
③被責令限期搬遷人收到責令限期搬遷決定后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責令限期搬遷決定,經催告仍未履行義務的,可以申請立即執行。
但是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為了防洪、避災等,應適用《行政強制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發生或者即將發生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或者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行政機關采取應急措施或者臨時措施,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參考文獻
[0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1989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修改)
[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86年6月25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一次修正,1998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修訂,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第二次修正)
[0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于2011年6月30日通過,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04]《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06年3月29日國務院第130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05]《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1998年12月27日國務院令第256號發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令第588號《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正)
[06]《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2011年1月19日國務院第141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11年1月21日起施行)
[0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1999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088次會議通過,自2000年3月10日起施行)
[0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案件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2007年12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41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0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當前形勢下做好行政審判工作的若干意見》(法發〔2009〕38號,2009年6月26日)
[1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堅決防止土地征收、房屋拆遷強制執行引發惡性事件的緊急通知(2011年5月6日)
[1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1〕20號,2011年5月9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2次會議通過,自2011年9月5日起施行)
[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2]4號,2012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43次會議通過,自2012年4月10日起施行)
[13]《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推進和規范全省非訴行政執行案件“裁執分離”工作的紀要(試行)》(浙高法[2014]18號,2013年12月31日由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2504次會議通過,2014年1月16日起施行)
[14]胡建淼:《行政強制措施與行政強制執行的邊界劃定》,《法學的歷史(第7卷):憲法、行政法卷(1981年-2011年)》,童之偉等主編,法律出版社,2012年9月第1版。
[15]趙大光、楊臨萍、馬永欣:《〈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的理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報》2011年09月07日第06版
[16]趙大光、馬永欣、王曉濱:《〈關于辦理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的理解與適用》,《人民司法》2012年第11期
總共4頁 [1] [2] [3] 4
上一頁